冬季,是大霧多發期。在我國,每年秋冬時節常有很多地區會連續多日出現大霧天氣,重慶就曾是我國有名的霧都。大霧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特別是對交通的影響更大。比如,很多地區的大霧,多次延誤進出港航班,各條高速公路也因能見度太低而多次發生車禍(致多人死亡),甚至不得不將高速公路完全關閉。霧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的影響在逐年增大,這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霧造成的損失就會越大。
霧是近地層中的一種自然界常見天氣現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空氣中的水汽在懸浮于空氣中的懸浮物上凝結成水滴。空氣污染較嚴重時,懸浮顆粒物增加,一些污染物粒子有吸濕性,可以作為凝結核,更利于霧的形成,并使霧滴成為濃度很大的污染物溶液滴。這些凝結成霧的小水珠中往往溶解或附有來自煤煙微塵、機動車尾氣和超標排放污染物的工業微粒,這些微粒中含有酸、堿、鹽、胺、苯、酚,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各種對人體極為有害的成分。特別是在城市市區,霧珠的污染物濃度較污染較少的郊區高出數十倍到數百倍。如果大霧持續數日,空氣中污染物迅速增加,有害物質被人體吸入或接觸過多,就會對人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常會誘發多種疾病。
大霧誘發的疾病以呼吸道疾病為主,如鼻炎、氣管炎、喉炎、肺炎。如果原來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的患者病情會加重,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進而危及人的生命。此外,還常誘發眼結膜炎和過敏性疾病等。為此,醫學專家建議,冬天有霧的早晨最好不要去室外活動,特別是有健身習慣的中老年人。因為,在晨練運動時,由于體內耗氧量增加,呼吸加深加快,加之肌肉和骨骼的活動加強,使得體內的熱量增加,為了維持熱平衡,需要排汗來散發體熱。但是在大霧時,氣壓低,空氣濕度大,汗液不易蒸發,不利于皮膚的散熱,并有礙肺泡的氣體交換,以致出現胸悶、憋氣、疲勞、頭昏、全身不適等供氧不足的情況,很容易引發傷風感冒,誘發高血壓、冠心病,使呼吸系統疾病發作、加重和導致腦溢血的發生。同時,冬日霧大,能見度低,人來車往,若在馬路上鍛煉,很容易發生意外。因此,對于城市居民來說,在大霧天氣應特別注意做到以下防范措施。
(1)不要在霧天進行室外鍛煉。特別是患有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年老體弱者更應注意。可改在室內做操,或者推遲時間待霧散盡后再出去鍛煉。
(2)在大霧彌漫的室外行走和勞作應盡量戴口罩。
(3)如果在大霧天感到身體不適,特別是有呼吸道或心血管病史的人,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4)不要在霧中說笑或吃東西,也不要把蔬菜、食品等吃的東西放在霧中,以免被污染。
(5)要特別注意交通安全,駕車時要放慢速度。
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徹底治理,我國城市的天空將會變得清新迷人。
(編輯 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