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女士在沐浴時,無意間發現左側乳房內有一個腫塊,觸摸時不痛。次日,她即到醫院檢查。醫師檢查后告訴鄒女士,她患的是乳腺纖維腺瘤。這是一種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手術切除后還會復發,建議先采取服藥消瘤,若沒有效果,或腫瘤不縮小反而長大時,再手術切除也不遲。醫師要求鄒女士至少服藥半年以上才會有效果。鄒女士怕開刀,所以覺得醫師講的正符合自己的想法。于是,根據醫師的要求,她連續不間斷地服用“某某丹”長達7個月。但是,乳房內的包塊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有所增大。鄒女士感到情況不妙,立即到另一家醫院進行檢查。該院接診醫師在了解鄒女士藥物治療無效的經歷后,給其做了乳房腫塊切除術,術后病理檢查報告為乳腺癌,隨后,鄒女士又接受了乳腺癌根治術,術后又接受了化療。
女性的乳房是一個“是非”較多的器官,不僅乳腺的良性腫塊的發生率較高,如乳腺小葉增生、乳腺纖維腺瘤等,都是女性十分常見的乳腺腫塊。這些腫塊基本上是良性的,因此,對這些乳腺腫塊大多采取藥物保守治療,患者常因顧慮手術帶來的創傷和痛苦,也都選擇非手術的藥物治療,鄒女士的病例就是一個典型。
但是,乳腺腫塊并不總是良性的。正確的做法是,一旦發現乳房腫塊,首先應明確其良惡性。可以先選擇乳房超聲檢查、X線檢查等項目,以明確乳房內確有腫瘤,此時,即使認為是乳腺纖維腺瘤等良性腫瘤,也應該進一步進行手術摘除,標本送做病理檢查,以確診其良惡性。如果因為多種原因,病人不愿意或暫不適合做腫瘤摘除術,至少也需進行乳房腫塊穿刺術,穿刺得到的組織應送做細胞學檢查。乳房腫塊穿刺細胞學檢查排除了惡性腫瘤后,再放心地采取藥物保守治療。撇開藥物治療是否有效的話題,至少不會發生像鄒女士那樣令人遺憾的延誤診斷的后果。
乳房內的腫塊,即使確實是乳腺纖維腺瘤也以手術摘除為宜,因為,乳腺纖維腺瘤中約有5%的惡變率。今天這個腫瘤是良性的,不等于這個腫瘤永遠不會惡性變,讓腫瘤長期在體內留存終非上策。所以,從預防良性腫瘤發生惡性變來說,手術摘除也不失為明智之舉。有人可能會顧慮對乳房內腫塊進行穿刺細胞學檢查,萬一腫塊是惡性腫瘤會不會因穿刺而引起癌瘤擴散?有這種顧慮并不奇怪,但大量臨床實踐證實,乳房腫瘤穿刺細胞學檢查并不會引起癌瘤擴散。乳房腫瘤穿刺細胞學檢查是一種快捷、安全、微創的檢查方法,其診斷正確率可達80%一90%,而且不必住院,費用又少。尤為重要的是為選擇藥物保守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也許有人怕乳腺纖維腺瘤等良性腫瘤摘除后會復發,認為如果手術后又復發了,不是這次手術白做了嗎?作為乳腺纖維腺瘤,一旦手術切除后,腫瘤已不復存在,怎么會復發呢?所謂的手術后復發,大致由以下情況造成。一是由于乳腺纖維腺瘤與子宮肌瘤相似,具有多發性的特點,可能乳腺纖維腺瘤手術摘除時,乳房內另有體積較小、未被發現的瘤子,以后逐漸長大而被發現;二是可能腫瘤是新發生的。不論哪種可能,新發現的腫瘤,并非是原先被手術摘除的腫瘤又復發了,更何況,并非每一位切除腫瘤的患者都會出現“復發”。但術后定期復查還是必要的,以便能及時發現和處理新出現的腫瘤。
總之,發現乳房內腫塊后,應先進行必要的檢查,包括腫塊穿刺或摘除術,只有在排除惡性腫瘤的前提下,才可考慮采取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應關注腫瘤消長的情況,若治療無效或反而增大者,應及時更改治療措施,宜采取手術方式切除腫瘤。只要確診是乳腺腫瘤,最穩妥的做法還是及時手術切除。(編輯 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