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本書既有對《守靈》的敘述方式和藝術思想的詳細分析,還附有較為詳細的《芬尼根的守靈》作品縮"/>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華東師大出版社
《自由之書——<芬尼根的守靈>解讀》本書既有對《守靈》的敘述方式和藝術思想的詳細分析,還附有較為詳細的《芬尼根的守靈》作品縮寫和其他重要研究文獻,可謂迄今為止國內學界解讀喬伊斯“天書”的最佳學術成果。(戴從容著,2007年1月版,34.80元)
《荷馬史詩導讀》本書闡述了荷馬本人在思想史中的形象及其史詩的歷史,詳細分析了荷馬的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內容結構、文本的主題與其中蘊涵的古典政治哲學思想。(程志敏著,2007年1月版,26.00元)
《心靈簡札》這是一本心理學專業出身的作家寫的心理隨筆,涉及心理現象與行為的各個方面,如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商業心理學、普通心理學、人際關系心理學等。全書由100篇小文章組成,各篇文章相互獨立。(鄭軍主著,2007年1月版,39.80元)
《麗娃河畔論思想(第二輯)》理查德·羅蒂、托馬斯·班德、鄧正來等海內外著名學者,受華東師范大學思想所邀請,齊聚麗娃河畔,本書為他們所做的有關人文思想方面的講演錄。(許紀霖、劉擎主編,2007年1月版,34.80元)
江蘇人民出版社
《自相矛盾的民族:美國文化的起源》(美國的歷史與文明譯叢) 本書曾獲1973年普利策獎,其揭示的主題為:不穩定的多元化是美國文明的主要特點。本書以在美國文化領域中出現的種種矛盾現象為基礎,尤其對美國殖民地社會中的種種矛盾現象做了詳細的研究,試圖從這段特殊歷史時期來尋找美國文明的根源。并認為在以后的文化發展的各個階段,這些矛盾同樣存在,并且給美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美】邁克爾·卡門著,王晶譯,2006年12月版,18.00元)
《哲學俱樂部:美國觀念的故事》(美國的歷史與文明譯叢)本書曾獲2002年普利策獎,它講述了對美國社會具有重要影響的實用主義哲學在美國產生與發展的故事。本書的前四部分是對四位實用主義哲學始祖的傳記描寫:家庭生活,脾氣秉性,教育和文化背景等。書的最后一部分介紹了與他們相關的二十世紀的重要理論和觀點。這是一部講述改變了美國人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觀念和價值觀的書。(【美】路易斯·梅南德著,肖凡、魯帆譯,2006年12月版,25.00元)
《構建美國:美國的社會與文化》(美國的歷史與文明譯叢) 本書對美國進行了一次批評性、歷史性的評述,它從自然、歷史、社會、政治等方面論述了美國當前社會是怎樣產生的,文化將把美國帶向何方,是誰為美國制定了發展方向等問題。討論范圍從歷史到文化到社會學再到批判性的哲學,不僅評述了大量社會和文化領域的問題,也涉及伴隨美國發展歷程而成長起來的一些特殊制度、行為模式和信仰。(【美】盧瑟·S·路德克主編,王波等譯,2006年12月版,32.00元)
(本譯叢同期推出的其他書籍還有:《美國生活的希望:政府在實現國家目標中的作用》和《憲法的原始涵義:美國制憲中的政治與理念》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南腔北調——科學與文化之關系的對話》本書以新世紀以來問世的書籍為引導,內容落實在文化思想評論上,關注的焦點是當代科學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憑《南腔北調》一書,兩位作者劉兵和江曉原京滬聯手,南北互動,激揚文字,談笑風生,以對話形式寫就當代學術時評。正可謂:亦莊亦諧談學術,南腔北調話科學。(劉兵、江曉原著,2007年1月版)
《唐宋詞十七講》《唐宋詞十七講》為葉嘉瑩教授1987年應輔仁大學校友會之邀所做唐宋詞系列講座的紀錄稿。這一系列講座,涉及到唐宋詞研究諸多重要問題,且將其中重要作家盡數囊括,可以看作一部完整的唐宋詞史。(葉嘉瑩著,2007年1月版)
“范曾系列”這是我社第一次集中推出當代著名畫家、學者范曾先生的作品,即《尊賢畫集——范曾與八大山人》《神會》《吟賞江山勝境》《吟賞靈異瑞祥》《吟賞神契萬類》《大丈夫之詞一范曾論文新作》《范曾畫傳》。這套書總體采用亦文亦圖的形式,把范曾的文字和他的畫作有機地統一起來,達到互相闡釋的效果,彰顯了作者的藝術水準、學術魅力和人格力量。(范曾著,2007年1月版)
商務印書館
《象征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之一)全書圍繞中非恩登布人的儀式和象征意義系統的多個方面展開討論。在作者看來,儀式是恩登布人調整其基本社會沖突的一種手段,具有多種社會功能。書中有關象征的多義性、“通過儀式”的閾限階段以及儀式在社會情境中的動態進程等的論述,一直是被相關領域研究者廣為引用的重要文獻。(【英】雛克多·特納著,趙玉燕等譯,2006年11月版,38.00元)
《美國平等的歷程》 自《獨立宣言》以來,“平等”就一直是美國最重要的道義上的承諾。但平等是什么,為什么要平等?對這些問題,美國歷史上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甚至是沖突的答案。《美國平等的歷程》一書認為,平等有六種類型:政治的平等、宗教的平等、法律的平等、機會的平等、性別的平等和受尊重的平等。這些類型時常是重疊的,而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它們有時相得益彰,有時又互相沖突。時至今日,這些平等的不同類型的界線已經模糊,但平等的精神仍對美國社會有著強大的吸引力。(【英】J.R.波爾著,張聚國譯,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