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兼CFO的中鐵二局CIO曾永林已習慣用“斤斤計較”的眼光來看信息化。
時間回溯到2006年年底。對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曾永林的采訪進行了一個半小時,中間被電話打斷了好幾次,每次接到電話,曾永林都歉意地笑笑,然后以最簡短的語言結束電話,恢復到采訪中來。曾永林的身份是公司CFO,不過這一次他談論的,卻是信息化話題。去年,由于成功實施了集團財務信息化項目,中鐵二局得到了鐵道部的贊許,同時中國總會計師協會“2006年度杰出CFO”評選中,曾永林也名列其中?!皬哪撤N角度來講,我也是公司的CIO?!痹懒终f。
這種雙重身份正是曾永林吸引外界目光的原因所在。曾永林1986年便加入了中鐵二局,從財務處見習生、助理會計師一路做起,先后擔任副科長、科長、部長,一直到現在的總會計師,曾永林可謂對中鐵二局的成長脈絡了如指掌。憑借對財務系統的熟悉,曾永林對于企業信息化有著自己的理解,“財務是信息化最能見成效的環節?!?/p>
提起中鐵二局,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是一支建筑行業的“鐵軍”。中鐵二局最早成立于1950年,幾十年間,公司承建了無數的大型建設項目,去年竣工的青藏鐵路,中鐵二局便承擔了其中拉薩到羊八井段的施工任務。公司的規模也越做越大,2005年,公司年收入達到84億元人民幣,2006年的總收入有望突破100億元。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痹懒终f,“從財務角度看,這一行業同樣很艱辛,項目分布廣,資金占用量大,管理成本高,墊支、拖欠現象普遍存在,利潤率較低。因此,凡是都要精打細算,斤斤計較?!?/p>
中鐵二局信息化的瓶頸首先在財務方面凸現出來。中鐵二局的業務遍布全國,有四級核算,監控難度比較大。2006年以前,中鐵二局的財務部門使用的是自行開發的單機版軟件,功能比較簡單,不適應公司龐大的業務規模發展需要。中鐵二局準備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加強財務管理能力,浪潮通軟成為了中鐵二局的合作伙伴。
2005年7月,項目實施工作正式啟動,曾永林親任項目組長,“集團對于此次信息化的目標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項目啟動的力度很大,公司共有113個會計主體合計254人參加了系統培訓。三個月后,開始系統并行;2006年1月1日系統正式上線。
在2006年7月系統驗收時,由專家組成的評委在仔細考察了中鐵二局的財務系統之后,做出結論:“國外先進企業的集團財務系統,大致上也是做到了這個程度?!边@番話無疑對曾永林是最大的鼓勵。
目前,該系統已成功應用到集團公司、股份公司本部、分公司、指揮部、事業部、直管項目部及子公司本部等110多個單位,效果明顯:公司建立了統一的基礎數據和標準,統一了財會政策,實現了財務集中管理;優化了財務報告流程,實現實時并賬、并表;實現了異地實時動態查詢與分析,發揮集團總部的遠程事前預測、事中監控職能?!耙灶A算環節為例,以前公司是3月份才能出上一財年的業績報表,5月份才能做出新的預算,現在能實時出報表,給預算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痹懒终f。
曾永林對新系統中的“管理駕駛艙”尤其贊賞。它其實是一個電腦屏幕上的監視窗,里面各種數據處于實時變化中,如果在任何地方、任何環節出現了差錯,公司領導可以立刻知道,其情形就仿佛現代艦船的指揮艙?!皬能浖夹g角度而言,這個功能實現起來難度不大,但是非常直觀和人性化,比較適用。”曾永林說。
有了這個功能齊全的信息化架構之后,曾永林感覺相對輕松了不少。不過,曾永林認為公司的信息化系統還遠遠沒有到達完善的地步,“財務只是中鐵二局整個信息化規劃的一小部分,接下來,我們正在規劃上人力資源系統、資金管理系統等模塊?!痹懒终f,“有了現在的這個財務信息化系統,對于將來其他環節的信息化的實現會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