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威爾卡斯(Joe Wilcox)/文
李紫微/編譯
Office2003之前,基本的設計理念大致沒有變過。但是現在,設計的優先權從產品“延續性”轉到了使用者“自主權”上。
用戶界面設計是一個棘手的活兒,沒什么技術,需要一點兒藝術和很多的想像推斷,微軟在設計自己的Office2007的Ribbon界面時便是如此。
上個星期,我和茱莉·拉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聊了聊,她1993年加入微軟并一直在那從事界面設計工作。拉森·格林在新的Office用戶界面設計中擔當了關鍵角色,這個新界面最關鍵之處就在于“Ribbon界面”?,F在作為Windows體驗項目管理副總裁的她,負責將應用于Office2007中的某些理念帶到Windows中來。
設計優先權的改變
當三年前Office2003誕生之時,重新打造Office的外形和感覺的工作就開始了。Office的團隊面臨兩個不斷發生的問題:用戶不時地要求一些其實已經在軟件中存在多年的功能,且他們對一個版本到下一個版本沒有實質性變化這點越來越抗拒。在尋求以用戶界面設計作為以上問題的解決之道時,微軟必須重新考慮基本的設計理念。
基礎結構中要考慮“延續性”,拉森·格林說。在以前的版本中,連貫性是首要的設計原則。微軟在Office的應用軟件及其各種版本中都追求著延續性。當Office的用戶界面從Windows 3.1的老傳統發展到Office2003之前,基本的設計理念大致沒有變過。
在Office的團隊中,拉森·格林主張變化。微軟用了幾個月進行各種研究,闡述一個全新的用戶界面背后的理念。設計的優先權從“延續性”變成了“自主權”。“我們希望用戶在使用Office時有種駕馭的感覺,并且對完成相關工作感到自信。” 拉森·格林說。
試驗與糾錯
微軟發現,對已有功能的要求,反映了用戶在使用Office時的挫敗感。比方說,在一些以前的Office版本中,當用戶在Word文檔中插入一個圖片時,一個圖像處理工具條會彈出。在測試中,微軟發現大部分人會關掉這個工具條,使它別礙眼。但之后他們卻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圖像而感覺手足無措。相似地,用戶常常會插入一張圖片后又刪掉它,因為其不滿意這個插入位置。他們不斷重復這種插入和刪除的工作—就像倉鼠沿著輪子不斷跑來跑去一般。
5個月的測試過后,“他們一致想保留Beta版本”,拉森·格林說,“早期的反饋使主要的管理者相信,這種全新的改變是可行的?!?/p>
一些在研發中被認為有意義的想法,在測試中遭到炮轟,比如說“剪切-復制-粘貼是每個人都習慣的順序”,但研究發現,用戶使用“粘貼”功能是使用“剪切”和“復制”功能的兩倍。微軟于是把它們的順序調整為“粘貼-復制-剪切”。測試者不喜歡這種改變,于是微軟最終把其調整回我們熟悉的順序。
出乎意料地,微軟一些主管人員很快給予Ribbon界面支持。比爾·蓋茨為Office 2007的許多菜單表揚了Office團隊,但其贊賞的很多功能其實在Office以前的版本中早就存在了,只是這些功能被舊的文件目錄隱藏了,而今Ribbon界面將其展示出來。拉森·格林認為,蓋茨的反應正說明Ribbon界面完成了“自主權”,釋放了隱藏的功能。
沒有回頭路
Office 2007的Ribbon界面沒有回頭路,微軟沒有提供轉回老的用戶界面的途徑。“我決定,讓我們把用戶拉向前。” 拉森·格林說道。現在的問題是:微軟怎樣把Windows拉向前呢?拉森·格林認為這個過程已經在進行了,Windows Vista的用戶界面改變了。她說,Office和Windows都變得不那么像以前的版本,兩套產品中仍然有一些相同的原則。
隨著Windows Vista的問世,其續版本也在計劃之中了,拉森·格林暫不會討論未來的用戶界面如何,但她承認,許多應用于Office的設計理念,將影響Vista的后繼者。
(博客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