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商想要A股上市,必須先拿到3G牌照;而想要拿到牌照,必須先進行重組。
近半年來,國內股市牛氣哄哄,股指已經翻了一番,引得中行、工行、國航以及人壽等國企航母紛紛搶灘國內資本市場。這番光景著實讓其他國企兄弟們眼紅,據稱等候上市的大型國企已經排成了長隊,這其中就包括國內電信業三巨頭中國移動、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目前都或明或暗地表態對國內資本市場有所圖謀,而國內資本市場也早已對電信運營商這種“賺中國人的錢、給外國人分紅”的做法看不過去,催促他們趕緊讓國內投資者也嘗嘗分錢的滋味。對于手握熱錢的機構們來說,運營商的國內上市意味著多了一種優良的選擇。而三家公司擁有多年海外上市資歷,證監會對公司的治理相對信任,可以放寬對其的審核。運營商們國內上市似乎是順天意應民聲的事。
不過,運營商到國內上市并不那么簡單。由于三大運營商都已在海外上市,它們可通過CDR(中國預托憑證,中國內地公司在中國內地上市集資的一種方式,投資者購買CDR就相當于購買境外公司的股票)或者發行A股兩種方式在國內上市。目前來看,CDR在國內沒有先例,技術處理難度較大,國內投資者在短時間內也難以接受,運營商們更傾向于后者。根據中國內地現行的規定,像中國移動這種在海外注冊的紅籌公司,不能直接到中國內地A股上市,中國移動可以在中國內地成立一間新公司,收購相關現行資產,以回避政策上的障礙。但無論是哪種方式,國內上市都會牽扯到國外投資者的利益,很多技術細節的處理將拖延三大運營商國內上市的時間。
不論運營商以何種形式上市,有一點可以肯定,三大運營商不出手則已,一出手絕對會是大手筆。三家運營商打出的招牌都是為3G做資金準備,據稱共將融資達千億元人民幣之多。既然融資是為了3G,就不得不考慮到3G牌照的發放時間問題,如果3G的牌照都沒著落,要想通過中國證監會那一關恐怕不太可能。最近傳得較盛的是中國移動將獲得建TD-SCDMA的牌照,但TD是否成熟還在討論之中,何時能達到商用全得看各方的努力。相比較之下,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的3G之門以何種方式打開目前更是未知。
由于3G的投資需要數百億元人民幣之巨,目前在移動通信市場,無論從資金實力還是從經驗的角度來看,中國移動都被公認為最強者。市場擔心的是讓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各自獨建完整的3G網絡會力不從心。如果是這樣,兩家公司的3G一起跑便落后于中國移動。信產部也不會坐視這一事實,所以電信業的重組成為一件十分緊迫的事情。摩根大通最近預計,中國內地電信業的重組最快會在今年第一季度發生,方式是中國聯通被分拆,由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分別消化。該版本的重組方案在業內相傳甚多。而且最近有媒體透露,自2007年1月1日起,中國網通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旗下廣東和上海兩地的資產已退出上市公司,這將有利于網通今年融資及為上馬3G移動業務做好準備。看來,電信業的再次重組真的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不管運營商之間以何種方式重組,可以預計的是,獲得牌照前必然要進行重組,否則難以獲得牌照(主要指網通和電信),而運營商只有獲得牌照后才能得以A股上市,否則上市便名不正言不順。但幾大運營商的重組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加減法,運營商資產的分割、股東利益的協調,以及諸多技術細節的處理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要在國內資本市場見到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三足鼎立的局面,我們還需要更多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