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次全國無籽西瓜科研與生產協作會于2007年8月23-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園藝學會西瓜甜瓜專業委員會、全國無籽西瓜科研與生產協作組、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主辦。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承辦,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協辦。來自全國19個省市51個單位逾80位代表出席了會議。在24日上午的開幕式上,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王書忠站長代表承辦單位講話,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許勇博士代表中國園藝學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出席開幕式的領導還有北京市大興區農委王書云副主任,北京市大興區種植業服務中心劉國棟總農藝師等,開幕式由中國園藝學會西瓜甜瓜專業委員會馬躍秘書長主持。
全國無籽西瓜科研與生產協作組組長劉文革博士代表協作組做了“加強國內外市場與科技信息交流,促進無籽西瓜產業協調發展”的發言。大會組織了專題報告,劉文革博士做了“西瓜多倍體研究與美國西瓜科研進展”,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鴻平研究員做了“美國加州甜瓜西瓜生產”,山西金鼎生物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黃學森研究員做了“多倍體西瓜的抗病毒育種進展”的專題報告: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曾雄副主任做了“北京市無籽西瓜科研生產推廣的現狀與展望”的報告。上述報告使大家了解了國內外無籽西瓜最新學術動態和研究進展,受到了代表們的歡迎。
湖北省農科院戴照義、河南大學李國申、山東省東明縣西瓜辦公室劉孝禮、海南省西瓜專業技術協會林尤勝等逾30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校與生產單位的代表就當地無籽西瓜科研、生產、推廣、市場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交流。與會代表圍繞會議主題“加強國內外市場與科技信息交流,促進無籽西瓜產業協調發展”,對無籽西瓜科研和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諸如核心四倍體西瓜種質的突破、無籽西瓜在三北地區的推廣、小果型無籽西瓜品種的選育、無籽西瓜育種與抗病育種結合、病毒病和BFB等病害的預防、無籽西瓜栽培的行業及企業標準、各地無籽西瓜協會的作用、國際合作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會議組織代表考察參觀了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小湯山特菜大觀園、北京市大興區老宋瓜園、中國西瓜博物館、國家蔬菜工程中心、西瓜深加工企業北京健力藥業有限公司、龐各莊西瓜產銷聯合會,并聽取了健力藥業關于西瓜深加工進展的介紹。通過西瓜綜合加工利用,提取對人類有益的天然瓜氨酸、番茄紅素、西瓜纖維、維生素C、西瓜水等保健成分,將提升西瓜的檔次,通過藥用加工西瓜專用品種選育、種植基地建立等,促進無籽西瓜產業發展。這也是中國農科院和北京市大興區合作的成果,北京市大興區農委汪寶國主任對此表示贊賞,并對院區進一步合作提出了建議,
全國無籽西瓜科研與生產協作組組長劉文革博士做了大會總結。根據會議研討情況,大會確定了以后的協作內容:(1)加強科研與生產的協作,促進無籽西瓜產業發展。近年來全國無籽西瓜種植面積持續增長,已經突破20萬hm,通過全國無籽西瓜科研與生產協作組的龍頭科研單位、企業、推廣部門,積極開展科研與生產協作,促進無籽西瓜產業的良性發展。(2)科研育種協作創新,加快四倍體西瓜種質選育。在高配合力優良四倍體西瓜選育、小果型無籽西瓜選育、西瓜多倍體的抗病育種等方面協作攻關,打破西瓜多倍體育種的瓶頸。(3)選育高番茄紅素、高瓜氨酸、高維生素C含量等功能性無籽西瓜新品種,促進西瓜深加工的發展。(4)利用協作組單位成員的優勢,進行無籽西瓜品種的區域試驗協作。(5)加強國際合作。通過優異西瓜種質資源引進,在國外推廣我國新品種,提高我國無籽西瓜育種水平。(6)發揮各基層無籽西瓜協會的優勢,推動新區無籽西瓜的發展。(7)制定評選優質無籽西瓜基地標準,積極申報全國無籽西瓜優質基地。(8)《中國瓜菜》將在2007年第6期側重報道此次會議的研究論文與成果。(9)加強信息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中國無籽西瓜網(www.wuzixigua.net)的交流平臺,使全國無籽西瓜科研與生產協作組成員、種植者、消費者能夠通過網絡互動起來,做強無籽西瓜產業。
會議初步確定第12次全國無籽西瓜科研與生產協作會議由湖北省西瓜甜瓜協會承辦,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中國園藝學會西瓜甜瓜專業委員會
全國無籽西瓜科研與生產協作組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中國瓜菜》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