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晶瑞無籽是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最新選育的無籽西瓜品種。晶瑞無籽植株長勢穩健,易坐果;中熟,全生育期100d左右,果實發育期34d;花皮,圓果,黃瓤,質細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無籽性好,口感上佳;單果重6kg左右,667m2產量3500kg;果皮厚度1.3cm,皮硬韌,耐貯運。
關鍵詞:無籽西瓜;新品種;晶瑞無籽;黃瓤
1 育種目標
我國是世界第1大西瓜生產國,年栽培面積一般在120~130萬hm2。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于無籽西瓜具有優質、高產、耐貯運、食用方便等優點,因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生產和栽培面積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06年全國無籽西瓜栽培面積約20萬hm2。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無籽西瓜存在品種類型單一,栽培上主要是黑皮紅瓤類型和花皮紅瓤類型、產量性狀不穩定、商品果率偏低等缺點,制約了我國無籽西瓜的快速發展。為了改變這種市場局面,筆者提出了選育黃瓤優質、高產而穩產的無籽西瓜新品種的目標。
2 親本的選育和組配
2.1 母本的選育
2000年春季,用0.3%的秋水仙堿對黃瓤二倍體材料進行誘導加倍,然后經過3年8代的定向選擇,于2003年選育出3個穩定的黃瓤四倍體自交系8-4-11、8-4-12和8-4-13。其中8-4-11生長勢穩健,抗病性強,坐果性良好;果實高圓形,淺綠皮覆中細齒條。大果,單果重6~8kg,黃瓤,瓤質緊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左右:種子中等大小,產籽量高(平均單瓜產籽量在120粒左右)。
2.2 父本的選擇
2001-2003年,針對育種目標,種植觀察了12份黃瓤二倍體材料,選出4份來源不同,親緣關系相差較遠。長勢穩健,抗性中強,坐果容易,果實圓整,單果重5~6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以上的花皮圓果材料02引-5、YH-7、YH-12和F01-3為父本。其中YH-12生長勢穩健,抗病性強,坐果性良好;果實高圓形,綠皮覆中細齒條,單果重5kg;黃瓤,瓤質細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5%左右,皮薄。
2.3 配制組合
2003年秋,以8-4-11、8-4-12和8-4-13作母本,用02引-5、YH-7、YH-12和F01-3為父本試配了8個組合:8-4-11x02引-5、8-4-11xYH-7、8-4-llxYH-12、8-4-11xP01-3、8-4-12x02引-5、8-4-12xYH-7、8-4-13xYH-12和8-4-13xF01-3。
3 試驗結果
3.1 組合篩選試驗
2003年冬在海南進行組合篩選,不設重復,每組合定植20株,株行距0.5m×2.6m,3蔓整枝,選留1果。綜合田間表現和考種結果,初選出3個表現較為突出的組合8-4-11x02引-5、8-4-11xYH-12和8-4-11xF01-3,詳見表1。

3.2 品種比較試驗
2004年春以黑蜜2號、豐樂無籽1號作對照在合肥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參試組合為在初選中表現突出的8-4-11x02引-5、8-4-11xYH-12和8-4-11xF01-3。3月上旬開始育苗,4月中旬定植,地膜覆蓋栽培。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每小區30株,株行距0.5m×2.8m,小區面積42m2,3蔓整枝,人工輔助授粉。試驗結果表明:8-4-1lxYH-12組合生長勢穩健偏強,坐果性好,坐果率高,果實圓整,商品果率高,品質優,無籽性狀好,綜合性狀超過對照品種。2005年春,繼續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參試品種、栽培管理基本同2004年春季,試驗結果與2004年春季基本相同。綜合2004和2005年的試驗結果,8-4-11xYHl2組合在坐果性、品質、產量等重要經濟指標方面超過對照品種,隨定名為晶瑞無籽。詳見表2。

3.3 生產示范試驗
2006、2007年2年的春季,在安徽肥西和長豐、山東等地進行生產示范試驗。結果表明:晶瑞無籽長勢穩健,抗性好,易坐果,果實圓整,單果重6~8kg,667m2產量3260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12%,口感細脆,很受生產者和消費者歡迎。
4 品種特征特性
晶瑞無籽為中熟黃瓤無籽西瓜品種。全生育期100d左右。果實發育期34d。植株生長勢穩健,坐果習性好,第1雌花一般著生于主蔓7~9節位,以后每隔5~7節出現1朵雌花。果實為圓球形,淺綠皮帶墨綠齒條,外觀圓整、亮麗:瓜瓤晶黃,瓤質脆嫩,無著色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左右:果實整齊度好,商品果率高,果皮厚度1.3cm,果皮硬度好,耐貯運性佳。單果重6kg左右,667m2產量3200~3500kg,高產可達4000kg。
5 適應地區和栽培技術
該品種適應性廣,適宜在各地瓜區栽培,
5.1 瓜地的選擇與準備
瓜地應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地塊,3~5年未種過其他瓜類。
5.2 適時播種,營養缽育苗
浸種前1周先充分曬種:溫水浸種4~6h后洗凈,磕開種臍后保溫保濕催芽:撿芽播于澆透水的營養缽內:瓜芽出土后及時脫殼。
5.3 移栽、整枝、留果
外界溫度穩定在15℃以上,瓜苗2葉1心時定植,選擇晴天進行。株行距0.6 m×2.8~3.0 m。按1/10比例栽種普通有籽西瓜作為授粉源,并注意兩者的花期相遇。采用3~4蔓整枝,坐果前嚴格整枝,去除多余的側蔓及孫蔓。坐果后放任生長。采用人工輔助授粉。連續坐果習性好,以15~25節雌花的果實最好,離主根太近或太遠果實商品性差。疏果可在坐果后5~10d進行,每株留果1~2個,并在選留的果實下面墊草。坐果后25d左右,注意及時翻果。
5.4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以前促、中控、后促為原則。前促即幼苗定植成活后,加強肥水供應,以速效肥為主,促其早發。中控即雄花開放、雌花現蕾時,加強對肥水的控制,以防植株旺長,促其早坐果。后促即坐果后7—10d開始,及時追肥,保證肥水供給,促進果實迅速膨大。施肥可分期分批進行,并輔以灌水,膨果高峰期視天氣情況增加灌水次數,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減少空心畸形果的發生,切勿忽千忽濕。
5.5 病蟲害防治
對病蟲的防治應采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禁用劇毒或高殘留農藥。
5.6 適時采收
坐果后34d左右果實可充分成熟。外運果實八成熟采收,就近銷售九至十成熟采收為宜。
作者簡介:王鳳辰,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西瓜甜瓜的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