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是我國主要的西瓜生產(chǎn)基地,具有進行西瓜生產(chǎn)優(yōu)越的土壤及氣候條件,首先其擁有以黃河泛濫而形成的沙壤為主的深厚土壤分布;其次是冬春晴天多光照、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氣象資料顯示,其冬春平均氣溫較周邊省份高,豐富的光照資源為西瓜保護地生產(chǎn)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因此開封周圍的中牟、通許等縣為河南省最主要的無籽西瓜生產(chǎn)基地,且保護地栽培面積日益增大,發(fā)展勢頭強勁。菊城無籽3號是開封市農(nóng)林科學研究所培育的無籽西瓜新品種,具有易坐果,果實發(fā)育快,成熟期較早,果形周正,外觀美,含糖量高,瓤色紅,品質(zhì)優(yōu),果個大而均勻(單果重6~7kg)等優(yōu)點,推廣以來受到瓜農(nóng)、瓜商和消費者的歡迎。優(yōu)質(zhì)無籽西瓜品種加上配套成熟的設施栽培技術是瓜農(nóng)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西瓜,應對千變?nèi)f化的市場,獲取較高效益的最佳途徑。近年來,當?shù)毓限r(nóng)利用塑料大棚種植菊城無籽3號西瓜,667m2純收入達5000元、獲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因此栽培面積逐年擴大。
1 播前準備
1.1 搭建大棚
采用竹木結構簡易大棚,因其比較牢固,抗風性能好,便于取材和降低生產(chǎn)成本。大棚以南北走向為宜,跨度12m左右,長100~150m。以跨度12m大棚為例,需設5道立柱。立柱間距3m,棚高1.8~2.2 m。覆3幅農(nóng)膜。應在移栽前10d(天)將大棚建好并蓋棚膜,以提高地溫。
1.2 整地施肥與做畦
冬季建大棚前進行1次深耕,耕而不耙,以促進土壤風化。定植前7~10d整地,在每2道立柱間挖寬70cm、深30cm的瓜溝,每667m2在溝內(nèi)集中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5000kg,三元復合肥50kg,硫酸鉀20kg,施肥前撒施辛硫磷3~4kg,將溝土與糞、肥、藥混勻并回填入溝中,修成低于地面10cm的定植溝。施肥整地后澆水、造墑、鋪地膜。提早鋪膜對預熱地溫十分重要,可縮短緩苗期。在大棚內(nèi)全覆蓋1.5m寬地膜,兩膜交界處為西瓜定植溝或立柱。交界處可先用土塊等壓牢,增溫并防水分散失。
1.3 建造育苗床
有條件的可在大棚內(nèi)建電熱溫床育苗。也可另選背風、向陽、近水源、土壤肥沃處建簡易日光溫室育苗。667m2大棚需8~10m2育苗床,營養(yǎng)土用未種過瓜菜的過篩田土,按70%田園土、30%農(nóng)家肥配制,每m3可加入50%多菌靈100g,悶3~5d后裝缽。
作者簡介:劉宏,女,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西瓜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工作。
2 早播種,育壯苗
培育壯苗,及早定植是高效栽培成功的第1步。菊城無籽3號大棚種植育苗期可選擇在12月下旬。種子經(jīng)過挑選、晾曬后,用55℃溫水浸種8h(小時),破殼后催芽??捎么哐肯浠螂姛崽?,溫度保持在33℃左右,24h后芽長0.5~1.0cm即可播種。為提高效益,應采用嫁接栽培。本地多采用靠接法,葫蘆種子較菊城無籽3號晚7~10d播種,也可先用55℃溫水浸種24h后催芽。播種后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30~33℃,夜間18~20℃。當西瓜苗子葉展開真葉顯露時,即可嫁接。授粉品種和無籽西瓜品種同時催芽、播種,應注意選擇長勢較強、雌花較多的早熟品種。
嫁接苗管理主要有遮光、溫度濕度調(diào)節(jié)、除萌等環(huán)節(jié)。嫁接后前3d完全遮光,密封不換氣;3d后,可在傍晚或早晨掀起部分遮陽物,接受少量散射光,同時適當揭起小拱棚邊膜換氣,時間掌握在0.5~1h;7d后按正常育苗方法管理。注意及時除萌,移栽前可將砧木子葉去除,以免對西瓜品質(zhì)造成影響。
3 移栽及前期管理
3.1 移栽
移栽期可選擇在2月上中旬。當嫁接苗3~4片真葉時,可選冷尾暖頭晴天9:00~15:00及時移栽。移栽時按先插好小棚拱架,再移植瓜苗,最后扣棚膜的順序進行。移植深度以嫁接苗接口高于畦面為宜,栽后用1%的三元復合肥液加20%甲基立枯靈600倍液灌根,然后用細土封住地膜孔。定植密度行距3m,株距30cm,667m2栽800株左右。授粉品種集中種植在大棚兩頭,便于以后授粉。
3.2 定植后的管理
3.2.1 溫度 定植緩苗期主要是增溫、保溫。要密閉大棚和小拱棚,不通風換氣,以提高地溫,促進緩苗。一般小拱棚內(nèi)溫度在35℃以下可不揭膜放風,嫁接苗新葉發(fā)出,表明已度過緩苗期,小拱棚內(nèi)溫度白天以30~35℃,夜間15℃以上為宜。前期若遇氣溫突變,應及時在小拱棚上加蓋草苫、紙被等保溫,使地溫不低于12℃。開花授粉期主要是調(diào)節(jié)溫度,使溫度適宜,以促進植株提早開花、結果。通過通風換氣,使溫度保持在白天25~30t、夜間15℃以上。隨著天氣轉(zhuǎn)暖,應逐漸增加通風量,以利西瓜穩(wěn)健生長。生長后期的溫度管理主要是通過多種途徑達到降溫效果,當外界溫度不低于15℃時,應晝夜通風,促進植株正常生長,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以30℃左右為宜。需要通風降溫時,先小拱棚通風,當溫度仍較高時,可在大棚“腰部”兩膜交界處開縫通風。4月上旬天氣轉(zhuǎn)暖,氣溫穩(wěn)定時,應及時撤掉小拱棚。
3.2.2 濕度 大棚內(nèi)濕度過大,會引起植株莖蔓生長過快、嫩弱,易發(fā)病。當空氣濕度超過80%時,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與蔓延。前期因外界氣溫低,通風時間短,大棚經(jīng)常處于密閉狀態(tài),所以棚內(nèi)濕度較高,應注意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在外界溫度“稍高”的中午前后打開通風口排濕。4月上旬終霜期已過,也可在夜間打開通風口排濕。通風時間長短、風口大小應視棚內(nèi)濕度大小和棚外天氣狀況而定。在生長后期的高溫季節(jié)可晝夜通風。
3.2.3 水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應適當控制前期的施肥量。苗期應少施或不施,防止莖蔓生長過旺。如需少量追肥,每667m2施2~3kR三元復合肥,或用3%磷酸二氫鉀和2%尿素混合液于晴天穴施,每穴500mL左右。瓜雞蛋大時施膨瓜肥,每667m2施三元復合肥20~23kg,加硫酸鉀或氯化鉀5~8kg,一般間隔10d再施1次肥料,每667m2施三元復合肥15~20kg。
苗期因植株根系分布較淺,吸水能力弱,土壤應保持一定的濕度,發(fā)現(xiàn)缺水時及時補充。以后,隨著植株根系不斷向下伸長,所需水分主要從土層下部得到補充。因此,大棚西瓜的生長后期,土壤應保持相對干燥,要及時中耕,降低地下水位。幼瓜拳頭大時澆1次水;瓜小碗大時一般4~5d澆1次水(依土壤墑情而定),保持土壤濕潤,促進果實生長。
3.2.4 整枝和留瓜 天氣晴好時結合揭膜放風整枝,一般采用3蔓整枝。撤棚后應立即理蔓和整枝。先將瓜蔓引出棚外,按間距15~20cm均勻排開,同時壓蔓。使2條側(cè)蔓與主蔓向不同方向行間延伸,每2行瓜苗的主蔓在同1行間對爬,以利于授粉和果實管理。整枝應在晴天午后進行,以減少對葉蔓的折損,同時有利于傷口的愈合,減少病菌浸染的機會。大棚西瓜必須配合人工授粉,在上午9:00前后進行,此時棚內(nèi)濕度較高,授粉效果好。重點做好主蔓第2、3朵雌花的授粉。幼瓜雞蛋大時,每株選留1個果柄粗、果形圓整、發(fā)育快的幼瓜,一般選留主蔓第3朵雌花結的瓜,其余摘除,試驗證明,菊城無籽3號幼瓜1kg左右時,主蔓留15片葉打頂,可顯著提高產(chǎn)量。
4 后期管理
4.1 膨瓜期
膨瓜期主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及果實管理,保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提高。病害防治要堅持以防為主的原則:一是盡量降低棚內(nèi)濕度,保持相對干燥的環(huán)境,減少發(fā)病機會:二是培育健壯的植株,莖葉生長過旺或過弱及脫肥都會加重病害。因此,做到合理施肥、搞好溫度濕度調(diào)節(jié)、及時整枝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做到適時提前進行藥劑防治。膨瓜后期,應注意翻瓜、轉(zhuǎn)瓜,可使西瓜果形端正,著色均勻,皮色鮮亮,品質(zhì)上乘。
4.2 促進第2批瓜形成
菊城無籽3號長勢較壯,病害少,只要管理得當,可多次結果,提高經(jīng)濟效益。頭批瓜采收前7d左右,將2條側(cè)蔓保留5~6片葉打頂,選留1~2條較壯的新生側(cè)蔓,以利于結第2批瓜。頭批瓜采收后,及時追施三元復合肥,每667m2施30~40kg,并用0.2%磷酸二氫鉀、0.5%尿素溶液根外噴施2~3次,以促進第2批瓜的生長和產(chǎn)量形成。當側(cè)蔓坐果節(jié)位雌花開放時,應按見花就授的原則授粉,授粉結束后再選瓜和留瓜。
4.3 采收
根據(jù)市場需求合理采收,遠距離銷售果實八成熟采收,就地銷售九至十成熟采收。切忌過熟或過早采收,以免影響西瓜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降低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