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湖北荊州采用靠接法和頂插接法對鄭抗無籽5號、鄭抗無籽6號、黑元帥、黑將軍等4個無籽西瓜品種進行了嫁接育苗與栽培效應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嫁接栽培的西瓜顯著降低了枯萎病的發病率、病情指數及病死株率,產量顯著提高;采用靠接法的嫁接苗成活率和單果重顯著高于頂插接法:采用頂插接果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提高的趨勢;嫁接西瓜口感與自根西瓜無明顯差異。鄭抗無籽5號、6號的綜合表現較優。
關鍵詞:無籽西瓜;嫁接;枯萎病;果實品質;產量
西瓜(Cztrotllzu lanatus Mansfeld)汁多味甜,性涼爽口,是城鄉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夏季水果。然而,西瓜抗枯萎病能力差,枯萎病是威脅我國西瓜生產的主要病害。對于枯萎病的防治,除了采取傳統的輪作倒茬、藥劑防治、選用抗病品種等方法外,還可采用嫁接育苗栽培。實踐證明,西瓜嫁接育苗栽培不僅是克服連作障礙、防止枯萎病發生的有效技術措施,還可增強植株吸肥吸水功能和抗逆性,節省肥料,增加產量和改進果實品質。
西瓜嫁接育苗在生產上已廣泛應用,但荊州地區對嫁接育苗的研究和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本試驗旨在通過采用不同嫁接方法對無籽西瓜嫁接苗成活率、幼苗生長、果實品質與產量及品種適應性進行研究,遴選嫁接后綜合效果較好的嫁接方法與品種,促進本地無籽西瓜嫁接育苗的應用和發展,為無籽西瓜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鄭抗無籽5號、鄭抗無籽6號、黑元帥、黑將軍等4個無籽西瓜品種,以授粉3號為授粉品種,皖砧1號葫蘆為砧木。無籽西瓜品種和砧木種子均由荊楚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方法
1.2.1 田間試驗設計 試驗于2006年3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荊楚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試驗基地進行。采用兩因素田間試驗設計,見表1。
1.2.1.1 嫁接苗成活率試驗 田間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設8個處理組合(表2),3次重復,共24個小區,小區容量為100株。
1.2.1.2 生長結果試驗 嫁接苗田間定植采取隨機區組排列,12個處理組合,其中8個處理組合同前,為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無籽西瓜品種的組合,其余4個為各品種不嫁接作對照,分別為對照1、2、3、4.3次重復,共設36個小區,小區面積20m2,定植6株:5蔓整枝,單株留果3~4個。
1.2.2 幼苗嫁接與大田定植 幼苗3月19日嫁接,4月18、19日移栽,移栽前調查成活率。栽培園土質為壤土,疏松,肥力一般。栽植株行距0.9m×3m。
1.2.3 田間調查與果實品質測定 各小區植株每隔7d觀察1次枯萎病發病狀況,并于發病高峰期5月10日調查發病率、病情指數及病死株率。果實成熟時,每小區隨機采果3個,在長江大學園藝植物品質分析室進行果實品質測定。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糖度測量計測定:含水量采用烘干法測定:風味采用品嘗法。
1.3 數據統計與分析
試驗數據應用DP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SR法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組合嫁接苗成活率比較
表2結果表明,4個品種的嫁接成活率靠接法均顯著高于頂插接法;在嫁接方法相同時,不同品種間的成活率無顯著差異。

2.2 各處理組合枯萎病抗性比較
移栽后瓜苗生長正常,生長至4片葉左右時,發現自根苗開始有植株發生枯萎病死亡。從表3可知,4個無籽西瓜品種嫁接苗枯萎病發病率、病情指數及病死株率均顯著低于自根西瓜,尤其是嫁接苗病死株率均為0。2種嫁接法中,存在靠接法發病率和病情指數顯著高于頂插接法的趨勢。

2.3 各處理組合果實性狀比較
2.3.1 果實外觀性狀 由表4可看出,鄭抗無籽6號的單果重靠接法與頂插接法均顯著高于其余處理組合,且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這是由其自身單果重顯著高于其他3個品種所致。各處理組合靠接法與頂插接法、嫁接與不嫁接間無規律可循,表明嫁接與嫁接方法對果實單果重影響不明顯。各處理組合的果形指數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嫁接與否并未影響其果形。4個品種、2種嫁接方法間果皮硬度無明顯差異。
2.3.2 果實內在品質 表5結果表明,鄭抗無籽6號可食率頂插接法與靠接法無顯著差異,但顯著高于其余10個處理組合;兩者可食率分別為:59.31%和58.36%。同1個品種的嫁接西瓜可食率,2種嫁接方法間差異不顯著。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頂插接法的處理組合黑將軍與鄭抗無籽5號2個品種最高,分別為11.51%和11.33%,且均顯著高于其余處理組合:除了黑元帥采用頂插接法與靠接法、不嫁接的處理組合無顯著差異外,其他3個品種采用頂插接法均顯著高于采用靠接法和不嫁接的處理組合:而采用靠接法與不嫁接的處理組合間無顯著差異。各處理組合間果實的含水量無顯著差異。無論是采用頂插接還是采用靠接,其果實口感與不嫁接的果實無明顯差異。

2.4 各處理組合產量比較

表6結果顯示,鄭抗無籽6號采用靠接法與頂插接法的處理組合667m2平均產量無顯著差異,分別為5836.25、5671.72kg,兩者顯著高于其余處理組合:靠接法和頂插接法比較,采用靠接法的處理組合的產量普遍比頂插接法的處理組合高,其中鄭抗無籽5號、黑元帥靠接法顯著高于頂插接法,鄭抗無籽6號、黑將軍則無顯著差異:采用相同嫁接方法的處理組合,鄭抗無籽6號的產量顯著高于其他3個品種。667m2產量以靠接法的鄭抗無籽6號最高,達5836.25kg;相同品種,采用靠接法與頂插接法的處理組合產量均高于自根西瓜:采用相同的嫁接方法,鄭抗無籽6號的產量均顯著高于其他3個品種。

3 結 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1)采用靠接法的嫁接苗,成活率顯著高于頂插接法,黑元帥最高,達90.3%:不同品種、不同嫁接方法間無顯著差異。(2)4個無籽西瓜品種采用靠接法和頂插接法的嫁接苗,枯萎病發病率、病情指數及病死株率均顯著低于自根西瓜,嫁接苗病死株率均為0。(3)4個品種采用不同嫁接法,對單果重和果形指數無明顯影響。采用頂插接法可顯著提高果實可食率,并有提高果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趨勢。相同品種嫁接栽培的產量顯著高于自根西瓜,采用靠接法的產量高于頂插接法。(4)參試的4個無籽西瓜品種中嫁接效應和綜合品質以鄭抗無籽5號最好,產量以鄭抗無籽6號最高。鄭抗無籽5號、6號采用靠接法和頂插接法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本試驗的個別結論與以往的報道存在一定的差異,有待于進一步的試驗證明。
作者簡介:孫緒剛,男,高級農藝師,從事瓜菜栽培生理研究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