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籽西瓜自1996年引入本縣種植以來,因其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耐濕能力,適應性廣,品質優良,市場競爭力強等優點,因而得到迅速發展。目前黃平縣已是貴州省內最大的無籽西瓜生產基地,黃平縣為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區,不同的海拔高度與地形形成了不同的光、熱、水、氣和土壤條件,由于晝夜溫差大,土壤腐殖質含量高,生產出的西瓜品質優良,特別是利用丘陵盆地發展早熟無籽西瓜、利用高海拔山區夏季溫度不高的條件進行延后栽培,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途徑,筆者自1999年承擔了無籽西瓜引種及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示范推廣等項目,均獲得了較好的示范效果。
1 種植類型、方式
黃平縣西瓜生產以丘陵旱地、荒坡種植為主,丘陵盆地稻田種植為輔,丘陵旱地具有夏季垂直氣候差異顯著,晝夜溫差大,不易受澇的特點。因地制宜,實行西瓜上山種植,不論單作或與幼林果茶、桑園等經濟林間作,與玉米、豆類等早糧作物旱坡地間套作,均應采用水平條帶種植,利用水平畦溝積水自然灌溉,同時必須應用地膜覆蓋,改善西瓜栽培環境,起到保肥、保水、保溫、控草的作用。必須保質保量蓋好地膜,土要整細,瓜廂要平,將地膜拉緊并緊貼廂面,地膜要清潔不漏氣,這樣才能起到增溫保水的效果。
2 選擇適宜地塊及優良品種
丘陵山區多利用緩坡旱地或梯田、梯土、荒坡土種植西瓜,應選擇排灌方便、土層肥沃深厚、有機質豐富、無污染、未種過西瓜的地塊。按1.8~2m行距開溝、施肥、起壟,做成西瓜種植帶,壟面寬40~50cm,壟高20cm,瓜苗單行定植于壟中間。
無籽西瓜生長開花坐果期容易遇到連續低溫陰雨和倒春寒氣候,根據當地土質和氣候條件,必須選擇抗病耐濕性強,并在連綿陰雨氣候條件下能正常坐果的品種,經引種栽培試驗,雪峰花皮無籽、雪峰全新花皮無籽、黑馬王子、鄭抗無籽1號、鄭抗無籽3號等中大果型無籽西瓜品種耐濕性強,坐果率高,抗病耐旱,適應本地種植,尤其是雪峰花皮無籽、雪峰全新花皮無籽已成為本縣無籽西瓜主栽品種。
3 適期播種
必須充分應用山區氣候回升的有利時期,適時播種,以防止爛種僵苗。在海拔700m以下,年均溫15.5℃以上,7月均溫25℃以上的丘陵地區,播種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海拔700~1050m,年均溫15.5℃以下,7月均溫在25℃以下的高海拔丘陵地區,播種期應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用營養塊(缽)育苗移栽,應盡量避免采用大田直播,要盡量合理排開播種期,避免西瓜過于集中上市銷售。
4 培育壯苗
育苗床應選擇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光照充足的地方。采用營養塊或營養缽育苗,要求營養土土質疏松肥沃,無病蟲雜草。種子要做好消毒和破殼催芽。在種芽1cm左右于晴天播種為好,播種前用0.1%甲基托布津溶液將營養土淋透,播種后立即蓋1cm厚干細土,搭蓋好小拱膜,可提高出苗率與成苗率。用小拱棚或大中棚育苗,出苗前苗床管理重點是保溫、防鼠。晴天中午揭開苗床兩頭農膜通風,以防床溫超過40℃燒壞種子,當出苗50%~70%時,應在清晨種殼濕潤時及時脫殼,脫殼要避免在高溫日光強烈的中午和低于15℃的清晨進行,要避免損傷子葉,以免導致幼苗生長發育慢而弱小。
無籽西瓜出苗前床溫以30~35℃為宜:低于25℃時,出苗時間延長,苗弱,成苗率低。出苗后到第1片真葉出現前,要及時通風換氣,以防高溫高濕形成高腳苗:以后保持白天25~30℃,晚上20℃以上,并加強通風、澆水、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管理。苗床要控制澆水,當發現營養塊(缽)土表發白、變硬、幼苗萎蔫時,可少量澆水。正常澆水應1次澆透。在幼苗長出第1片真葉后。結合澆水,用0.2%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或稀薄人糞尿追施1~2次。煉苗3~5d(天)后移栽,以培育健壯瓜苗。
5 適時定植覆膜、整枝、授粉和留果
根據無籽西瓜幼苗生長發育要求較高溫度、不耐低溫的特點,一般在終霜后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應抓緊時間定植,選擇葉片健全無病蟲具2~3片真葉的健壯苗定植,并及時澆定根水和覆膜。只覆蓋定植行,先定植后蓋膜或先蓋膜后定植均可。丘陵山地種植無籽西瓜必須應用地膜覆蓋,才能確保其生長前期遇低溫陰雨和后期高溫干旱所需的增溫、保濕效果,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和產量。雪峰花皮無籽、雪峰全新花皮無籽、黑馬王子、鄭抗無籽1號、鄭抗無籽3號等均為中大果型品種,以667m2定植500株左右、三蔓整枝為宜,單產及單瓜重均較理想。若以培育大瓜為目的,則以667m2定植400株左右為宜。
整枝在主蔓長0.8~1m時進行,留主蔓和主蔓基部2條健壯側蔓,主、側蔓要按一定順序擺放。并應與瓜行成垂直方向,使其莖尖位置盡量在同一條線上,以利于授粉和減少植株感病率。坐果節位以側蔓第2、主蔓第3雌花為好,當這些雌花開放時,應及時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一般在上午10:00前授粉,果實雞蛋至拳頭大小時及時疏果,選留形正、色鮮、坐果節位在主蔓第20~25節、側蔓15~20節的幼果,1株留1個。以大果蜜桂、西農9號作授粉品種較好,采用昆蟲自然授粉按3~4:1、人工授粉則按8~10:1的比例配授粉品種。
6 科學合理施肥、灌溉
旱坡地種瓜,土壤保水肥能力較差,遇到干旱則果小、產量低,因此,重施基肥十分重要。按1.8~2m行距開挖瓜溝,施入基肥,一般667m2施入1500~2000kg肥料(豬、牛糞),再加餅肥50-75 kC,復合肥20-30 LR。如大面積栽培缺乏有機肥源,則667m2施三元復合肥75~100kg,或尿素15~20kg加硫酸鉀20~25kg,磷肥50kg。要求肥土混合均勻。
無籽西瓜追肥應采取前期促苗,后期促果,坐果前控制速效氮肥的方法。一般在定植后倒蔓前用0.2%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30%人糞尿加0.5%尿素追施2~3次:當蔓長60cm時,可視瓜苗長勢施1次壯苗肥,667m2施復合肥25kg,此次追肥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倒蔓后瓜苗生長加快,如瓜苗生長正常應暫停追肥,以防植株瘋長,開花授粉期要控水控肥:當西瓜雞蛋大、坐果率在80%以上時施膨瓜肥,一般667m2施復合肥20kg或硫酸鉀20kg加尿素10kR,采用溝施或結合抗旱澆施??购当9麑灯鹿系責o籽西瓜十分重要,有條件的應盡量在瓜地易積雨水的位置建簡易蓄水池,以盡量保障西瓜生長及果實發育對水分的要求。此外,在果實發育中后期,可于晴天下午或陰天噴施0.2%磷酸二氫鉀液,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
7 搞好瓜期護理
瓜坐穩后,盡量用草墊瓜,以防蟲害,坐果15d左右開始翻瓜,使果形圓整、色澤一致,增強果實外觀品質。
8 適時采收
無籽西瓜一般在授粉后30d左右成熟,采收時要輕拿輕放,需遠銷的瓜以八至九成熟采收為好。原則上雨天不采收。成熟瓜必須及時采收,切忌采收生瓜上市。
作者簡介:羅愛民,男,農藝師,主要從事瓜果菜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