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無邊界公司的領導力,永遠是一個漂移著的神諭,只有當一個人充作將來的建筑師,充作現(xiàn)實的力行者才能夠占有它。
杰克·韋爾奇從基層做起,曾經有不少新鮮大膽的設想被官僚體制所拒絕。他對此很傷心,甚至一度要辭職離開GE。在執(zhí)掌GE后,一個更為基本的問題始終纏繞著他:如何讓公司雇員頭腦里閃耀著的智慧火花能夠溫暖所有層次的人?

當杰克·韋爾奇長久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無邊界”這個詞突然躍出腦海。想到就做!韋爾奇立即創(chuàng)立了一個“公司行動集團”——業(yè)務拓展部,以促進員工堅持不懈地分享、交流各自最好的思想。業(yè)務拓展部由20名左右的MBA組成,他們不僅要促進新理念的傳遞交流,而且要幫助企業(yè)領導實施這些理念。在實施過程中,“公司行動集團”不僅傳播思想,也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思想。“每天發(fā)現(xiàn)一個更好的辦法”是當時GE最流行的口號。
“公司無邊界”是一種強勢的企業(yè)思維。企業(yè)家善于創(chuàng)造新秩序,他們太懂得“無邊界”的價值了。甲骨文的CEO拉里·埃里森還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名詞“去掉內置的帽子”。那一年,拉里·埃里森被邀請去斯坦福大學畢業(yè)典禮作演講。面對期盼的學生,他卻提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勸告:“收拾好你的東西,帶著你的點子,別再回來。退學吧,開始行動。我要告訴你,一頂帽子和一套學位服必然要讓你淪落!”
這些看上去荒謬絕頂?shù)脑挘瑓s包含著一種冰冷的現(xiàn)實。放眼望去,我們身邊的許多人物,也沒有什么獨特稟賦,也沒有什么寬闊的視野,更沒有顯示出什么雄才偉略,可他就是認準一條道走下去,居然就能成就一番事業(yè)!而另外一群人,遇到事情首先找理由、找根據(jù)、找可行性。一大圈論證完后,往往是風險大于機會。這樣,他們就名正言順地停住腳觀望。此時,他們已經被諸多語言的真理固住了。過量的知識或過量的歷史,都會形成很大的重負,窒息一個人最強烈的本能,如熱情、反抗、忘我和想象力。武學的極致講求忘掉招式和套路,身心融于一種自然:商業(yè)的極致講究的是去掉“內置的帽子”,讓思維進入一種自由的狀態(tài)。
對“內置的帽子”提出質疑的不是拉里·埃里森一個人,而且拉里-埃里森也不是最早提出質疑的人。經營大師松下幸之助、安迪·葛洛夫、比爾·蓋茨、山姆·沃爾頓以及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都持有同樣的看法。喬治-索羅斯早年師從英國自由主義哲學大師波普,深受其開放社會的理念影響。與一般實用主義投資家不一樣,喬治·索羅斯是用一種深刻的哲學思想和理念,并結合自己志趣的方式,來認識社會、經濟和金融市場,并進行操作的。在較深刻的層次上,喬治·索羅斯形成了其獨特的思想、理論、觀點和方法。而波普關于人的認知的可錯性(FALLIBILITY),就是他思維的出發(fā)點。
喬治·索羅斯把那頂“內置的帽子”歸結為人們的偏見,它們往往又會集成為諸多理論的假說,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甚至難以動搖的體制。這些偏見的集成缺乏對人類知識可錯性的意覺,也缺乏對認知作用和參與作用互相干預的了解。喬治·索羅斯賺錢的奧秘恰恰在于其反向思維,發(fā)現(xiàn)市場與制度缺陷,并自覺利用這些缺陷賺錢。喬治·索羅斯成功地預測了1987年的崩盤,還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賺得缽滿盆溢。因此,他對市場原教旨主義潑去的所有污水,也都更有市場。他認為,對放任市場的盲目信仰,是建基于市場機制趨向均衡實現(xiàn)最優(yōu)配置的這項假設。這頂“內置的帽子”正是市場的根本缺陷,以及全球資本主義的根本缺陷。
人類對事情的認知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天生就容易出錯,這是他判斷世人和他自己的基本尺度。喬治-索羅斯相信:使他與眾不同的就是他能很快地察覺過錯。能做到這一點,勢必擁有較為敏銳的心智及高人一籌的勇氣。當然,找錯誤對喬治·索羅斯來說,更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而且像呼吸一樣自然。他清楚,只要知道大眾和他自己的缺點所在,他就能樂觀地引領市場。喬治-索羅斯常與實際操盤人就投資問題做檢討及辯論。他的問題又專業(yè)又刁鉆,一直到再也沒有問下去的必要了,才放心進行投資。
抹掉永遠正確的光環(huán),扔掉“內置的帽子”,使得拉里·埃里森和喬治·索羅斯有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力量。這種力量并不是我們通常想像的遠見卓識與果斷魄力的結合,而常常表現(xiàn)為目光短淺與一根筋到底的融合。這種境界用西方語匯表達,有了“去掉內置的帽子”或“反向思維”,而如果啟用東方語匯就變成“空性法則”了。
空性法則是佛學的一個核心概念。《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件事物好壞,發(fā)展的潛力與潛能,是困境還是新契機,關鍵是看主體能否專注凝神、敞開心胸來化轉。“隨緣”并不是被動地隨波逐流,而是去除蔽障、主動地去把握諸種潛在可能的心態(tài)與思維。空性法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這種境界的獲得,不是靠理性思維,而是靠生命的涅槃和證悟。痛苦、無聊和去執(zhí)是一個人得以到達圓滿空性境界的三種推動力量。實際上,許多人能夠跳出“痛苦”的深淵,甚至能夠渡過“無聊”的沼澤,卻唯獨做不到去執(zhí)。習慣的見解,通行的規(guī)則與統(tǒng)攝的生活式樣,深深地拘押著他們。
能夠去執(zhí)的人,注定有所創(chuàng)造。而江南春就是一個典型的個案。
當人們習慣于在大眾媒體上刊登廣告,習慣于在晚間電視節(jié)目中集中式地沖擊廣告的時候。而江南春則看到了另外的東西。他發(fā)現(xiàn)當?shù)热恕⒌溶嚮蚴亲娞輹r,往往是一個人最無聊的時候。在無聊的時候任何一點無關緊要的信息都可能引起他的注目。于是,他異想天開,能不能抓住人們無聊的空當推銷廣告呢?由此,江南春開創(chuàng)了他的分眾媒體。這個見識很快得到了風投和市場的認同。樓宇廣告與車載廣告不是一個簡單的贏利載體,而是一個把廣告變成消除人們無聊的一種工具,這種工具恰當?shù)卦谏碳遗c消費者之間搭起了橋梁。與其說江南春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贏利媒體,倒不如說江南春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推而廣之,人們個性化的生活方式是不可窮盡的。因此,企業(yè)家們的創(chuàng)造也是不可窮盡的。只要他們能夠去執(zhí)和隨緣,進入一種空性無邊界的思維中去,將會發(fā)現(xiàn)新的“藍海”,就會創(chuàng)造出無限多的新產品和服務。這些創(chuàng)造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創(chuàng)造所帶來的利潤和回報,遠不只是創(chuàng)造了一種機制,并給現(xiàn)有體制接軌生發(fā)出許多利潤。他們借用企業(yè)這個終端,輸出獨特的產品和服務,造就了新的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種創(chuàng)造是無止境的,這是企業(yè)體制與企業(yè)家對人類最重要的貢獻。
去掉了“內置的帽子”、恪守著“空性法則”的企業(yè)家們,看上去毫無負擔。什么前人的經驗、行業(yè)規(guī)矩、通行準則、個人資歷、關系網絡、權威視野、個人尊嚴等一切都不存在,唯有現(xiàn)實的焦點問題能引導他們追求一個又一個方法和一個又一個更新的商業(yè)模式。這種建設無邊界公司的領導力,永遠是一個漂移著的神諭。只有當一個人充作將來的建筑師,充作現(xiàn)實的力行者才能夠占有它。
尼采說:“有著1000條路還沒有被人走過;1000種健康和生命的隱蔽島。人與人之大地仍是無量無邊,沒被發(fā)現(xiàn)。”當企業(yè)家們執(zhí)著于對這種創(chuàng)造、簡化、生成和建構之力的徹底尊重和追求的時候,他們也就正在努力把公司的邊界向著無窮性拓展。至于這種拓展是沿著“短頭”或高端,還是循著長長的尾巴,那都無關緊要。
個性化的時代,創(chuàng)造是不可窮盡的。
(編輯:大 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