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推到32年前,在倫敦西部某體育場舉行的一場英法橄欖球比賽上,一個名叫邁克爾·奧博雷恩的不速之客,突然脫光衣服,一絲不掛地闖入球場內。這大概屬最初的裸奔典范,那時我國還沒有這玩意兒,起因僅是出于好玩而已。
然而,“脫”這個創舉,終究并非洋人要得我們要不得,許多國內翻版事件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從內蒙古青年李索倫脫光衣服為書進行身體宣傳開始,到行為詩人蘇非舒“出于創作需要”裸體誦詩,再到李湘遭遇裸奔“逼”婚事件,直至某影視女星孤注一擲地把投懷送抱的性事拿到臺面上宣揚……“脫”已不再是圖個好玩和刺激的事情了。
一脫成名者不乏其人,想一脫成名者大有人在。無論在網絡中,還是在現實中,能夠以露臉成為看點的,概率最高的還是超凡“脫”俗之舉。這種錯覺引得眾多人來冒“脫”險,不管做什么事,總會有人想到“脫”這個極其粗俗簡單,然而似乎又相當受用的手段。于是,“脫”文化開始引領時尚,左右成敗,關乎前途。至于廉恥則大可不必考慮了。
我們平頭老百姓尚且知道做什么事情可恥,看什么東西臉紅,但一些看似有點知識的文化人反倒糊涂了,顧自做著陽光下的“脫”游戲,不惜將身上最后一塊遮羞布扯下。嗚呼!何以無恥若此呢?顯然,這是人們的浮躁心理和潛藏的功利意識在作怪。受不了別人的成名,總以為可以一脫成名,一裸千金,一炮打紅,后面的鮮花和掌聲就會紛至沓來了。且不知,以脫賺取一時虛名的,驚呼者眾而持久者寡。“脫”主們真正能夠一脫千金,一身榮耀,一舉成名的,確屬罕見。目前,演藝界傳得沸沸揚揚的母女“獻身門”事件,之所以成為很大的看點,恰是“脫”而成功少之又少的佐證。看來,想依靠“脫”事成名的,在做出抉擇之前,還是應該好好斟酌權衡一番。
人類從遠古走到現在,由最初的一絲不掛,到后來以樹葉獸皮遮擋身體,再到今天光芒四射的各類服飾文化……人們已逐步習慣了并遵循著“衣食足知榮辱,倉廩實知禮節”的古訓。但是如今,一直被我們頂禮膜拜的傳統的道德觀和羞恥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并漸漸受到了侵蝕。“脫”事屢見不鮮,這確是無法回避的現實。這種本應遭人唾棄的行為,卻受到了一些人的熱捧和掌聲;本該讓人臉紅的舉動,卻得到了鮮花和成功。無疑,“脫”在我們這個時代,已逐步演變成為一種變了味道的時尚,一種帶有交易性質的社會暗流,一種充斥著銅臭和浮躁的商業文化。
無奈也罷,淺薄也罷,庸俗也罷,大庭廣眾之下一脫到底,說到底還是強奸了我們觀眾的眼睛。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強奸罪,但似乎是不算的。前不久脫光了狂奔的那位李作家,好像并未受到法律上的懲罰,而蘇非舒也僅被北京海淀警方拘留10天了事。雖然觀眾身體沒有受到傷害,但依我看來,其引發的沖擊波,畢竟讓我們觀眾的眼睛受到了意外的侵犯,更別說因倒胃口而挫傷了食欲。
由此看來,這種看似回歸猩猩時代的復古行為,實為功利傾向明顯的“脫”文化,不僅是作俑者的自暴自棄,而且使大眾的精神也受到了虐待,還是應該想辦法嚴禁的為好。否則,也許若干年后在這個世界上,終會沒有一塊凈土是我們可以隨意放眼的了。
編輯: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