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城監獄成功制止12.25罪犯脫逃紀實
2006年12月26日凌晨,隨著逃犯郗增兵被民警押解回監房禁閉室,山西潞城監獄政委劉貴保代表監獄黨委鄭重宣布:經過在霾霧中四個小時的激烈較量,該監成功制止了一起罪犯脫逃事件。隨后,他滿懷深情地向參戰的可敬可愛、英勇無畏的監獄民警、武警戰士深深地鞠上一躬……
夜霧彌漫
2006年圣誕節,天公不作美。整個上黨大地被翻騰繚繞的霧氣籠罩在一片渾濁之中。下午五點,霧氣愈加濃厚,室外已經漆黑一片,能見度不足一米,圣誕之夜提前到來了。
坐落于山西省潞城市城西的潞城監獄,此刻顯得十分寧靜。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民警們心里在盤算著:“還有六天,今年的句號就要圓滿畫上了;還有十天,監獄就要實現連續七年零十個月無罪犯脫逃的目標了。”
值班領導、紀委書記劉翠萍像往常一樣,吃完晚飯便來到了辦公室,通過電話逐一了解各分監區的情況。迷霧滿天,她首先想到的是,監獄目前正處在布局調整施工的關鍵時期,獄內情況復雜,應當督促各分監區早早將罪犯全部收封。
21點10分左右,六分監區值班民警李志鴻下令,所有罪犯抓緊時間開始洗漱,準備收封。該分監區是潞城監獄押犯最多的分監區。于是,罪犯們都按互監規定,在院內統一洗漱。由于大霧彌漫,平日那裝著耀眼的高壓水銀燈泡的院燈,今天顯得暗淡無光。值班民警李志鴻格外小心,不停地在院內巡視,不斷催促罪犯抓緊時間洗漱,早點收封。
約21點30分,李志鴻打著手電再次巡視院子一周,對各個監舍點名收封上鎖。當他走進二監舍點名時,突然發現該組罪犯郗增兵不在了。與郗犯同互監組的一名罪犯趕緊上前:“報告隊長,剛才我和他一起上的廁所,他可能還在廁所。”李志鴻立即同兩名罪犯一起去廁所查看。當發現廁所早已空無一人時,李志鴻立即提高了警惕,迅速跑到其他各組進行排查,結果還是沒見到郗犯的身影。
伺機潛逃
罪犯郗增兵,22歲,系長治市城區南石槽村人,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2006年1月入該監。該犯平素沉默寡言,與別人少有溝通,勞動改造表現一般。
2006年9月份,郗犯在家人前來探監時得知,其父有了外遇,很少顧家,這件事給他的心理蒙上了很大的陰影。近幾個月,他總是心神恍惚,盡管民警也曾幾次找其談話,但思家心切的他卻萌生了一個罪惡的念頭——伺機逃跑。
越是沉寂,罪惡的念頭就越發膨脹。今晚霧色正濃,郗犯從小到大從未見過這么大的霧,他錯誤地認為,上天賜予的機會終于來到了。洗漱后,他等待時機,乘著咫尺難辨的濃濃寒霧,從廁所溜出,鬼使神差般地爬到院子西南角的洗漱池上,慌亂地脫掉囚服上衣,踉蹌地爬過監獄因布局調整臨時搭建的生活區圍墻,湮沒在漫天的迷霧之中。
幾分鐘后,值班民警李志鴻已帶人奔向分監區各個重點部位進行尋找:四個墻角沒有,衛生間沒有,樓梯下沒有,花池里沒有……此時此刻,他心急如焚,立即用對講機向管教三科值班科長郭匯冰主任報告,并請求警力支援。兩分鐘后,郭匯冰帶領內看守隊員趕到,同大家繼續尋找。室外云霧變幻,燈光反射刺眼。當他們沿著院墻角搜尋至洗漱池邊時,發現在洗漱臺上有一個腳印依稀可辨。據此他們斷定,罪犯可能已經出了分監區大院,應該立即擴大搜尋范圍。
緊要關頭,郭主任立即用對講機要求值班民警重新認真清查本分監區人數,然后快速到三門內看守辦公室集合。他一方面通知了武警中隊和二門,要求他們加強崗哨警戒;另一方面及時向監獄領導做了匯報。在確認各分監區秩序正常的情況下,郭主任命令值班民警兵分兩路,分別對三門內外進行仔細搜尋。
全員出擊
接到報告,副監獄長劉文廠、政委劉貴保、紀委書記劉翠萍,分別在最短時間內相繼趕到二門值班室。不一會兒,二分監區值班民警王雁勇報告,在臨時伙房附近搜尋時,發現了罪犯郗增兵的胸牌和囚服上衣。
“基本可以斷定,罪犯郗增兵已經實施了脫逃行為。”劉政委馬上與遠在外地出差的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楊寧通了電話,并決定立即成立應急指揮部,啟動監獄《突發監管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劉政委一聲令下,二門值班民警拉響了警報器。剎那間,尖利的警報聲響徹了大霧籠罩的監獄夜空,此時是22點15分。
伴著長鳴的警報聲,監獄民警、職工、家屬被廣泛發動起來,他們從四面八方向監獄管教樓快速集結。駐監武警二中隊的官兵們也全部行動了起來。管教樓前警車閃爍不停,警笛長鳴不斷……
不到十分鐘,樓前已經聚集了近百人。劉政委簡單通報了情況之后,立即按照應急預案調兵遣將:一組由民警和武警組成進入監區;二組由武警進入內圍墻;三組四組由監獄民警和工人組成,從東西兩側在圍墻外包圍搜捕。此時,調查資料組迅速從微機中調出了郗犯的檔案,將其基本情況和照片打印出來;監控組認真察看監控記錄;器材組迅速提供了攔車牌、手銬、手電筒等物品……一張覆蓋整個監獄的搜捕網,頃刻間撒了出去。
陰霾的霧氣伴著深夜氣溫的下降有增無減,能見度越來越差,而應急指揮部內卻燈火通明。出差在外的楊監獄長的電話一個緊接著一個。“監獄的圍墻上都有高壓電網,郗增兵翻越圍墻出逃的可能性不大”;“監獄的排水系統處處都有堅固的鋼筋,從地下逃走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沒有從監獄二門混出去,該犯很可能還藏在某個角落里”……指揮部里的監獄領導沉著冷靜,鎮定自若,不斷接到新的信息,又不斷發出新的指令。
漫天大霧還在一層層集聚,越積越厚。時間在一分一秒流逝,等待是一種漫長的煎熬。監控室報告:“通過對監控記錄的排查,在21點至22點期間,出入二門的人員只有一個人,由于圖像不清,身份暫時不好確認。”接到這條線索,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指揮部立即讓二門值班人員和六分監區民警到監控室反復辨認。23點20分左右,監控室報告,出去的那個人身份已經確認,是一名電工,并經本人到場得以證實。這個信息,更加堅定了指揮部對罪犯尚未跑出監獄的判斷。劉政委當即指示:收捕的重點應放在監內,但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指揮部仍做出了到獄外三個關鍵路口設卡查堵的決定;同時命令在長治待命的獄政科副科長李春生,帶領兩名民警趕往罪犯家中布控。
指揮部的電話聲不斷,各個方面的情報在不斷傳輸。遠在外地的楊監獄長不斷打來長途電話,詢問搜捕進展情況,并不時做出新的指示。不少家屬也紛紛打來電話,詢問自己的親人是否到位。0點20分左右,分別從潞城和長治派往罪犯郗增兵家中的兩路民警匯合后,立即對其家人展開政治攻勢。與此同時,指揮部與楊監獄長商議后,決定上報省局。省局獄政處范志民處長接到報告后,當即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采取積極措施,迅速將罪犯抓獲”,并連夜驅車駛往潞城監獄。此時已是0點30分。
抓獲逃犯
午夜后的大霧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此時民警們手中的手電筒,也失去了它應有的光亮,向前照去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氣溫下降到了一天中的最低點,然而參戰的民警卻沒有感到一絲的冷意。
劉文廠副監獄長已是第六次走在往返監區與指揮部的路上了,他聽到劉貴保政委對講機的呼叫,疾步趕到設在獄政科的指揮部。監獄領導綜合分析了相關情況后,斷定罪犯并沒有逃出去,決定重新組織力量,對監內進行第三次全方位地毯式搜捕。兩路搜捕小組很快組成:西路搜捕小組由監獄副調研員、檢驗科長劉俊先帶隊,并由教育科長賈書明等和數名武警戰士組成,兩人一組呈階梯形推進;東路搜捕小組由六分監區指導員孫玉平帶領,也在進行緊張細致的搜捕。東路屬動力區,溝管眾多,地形復雜,他們爬房下坑,不放過每一個死角。
而此時此刻,逃犯郗增兵看著閃爍的光束,聽著搜索民警急促的腳步聲音,特別是聽到那刺穿天空的警報聲,感到徹底絕望了。他沒想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在這么惡劣的天氣下,民警已進行了三次搜索。他慌忙竄至拆遷工地,硬是從一扇舊窗戶上扳下一根鋼筋棍。他喜出望外,心想一來可以冒充施工人員混出監外,二來如遇不測還可當作抵擋工具。但是很快他又絕望了,監獄大門緊閉,值班室內燈火通明。聽著越來越近的腳步聲,他決定翻越監獄鋼料庫大門,擬從西邊尋找時機逃脫。然而,駐監武警戰士早已加強了對圍墻的布控,來回游弋的探照燈嚇得郗犯不敢抬頭。最后,他只好蜷縮在鋼料庫內的一眼暖氣檢查井內。
凌晨1點30分,當武警戰士搜尋到鋼料庫墻角時,發現墻角的暖氣檢查井好像有挪動過的痕跡。他們立即挪開檢查井蓋,發現罪犯郗增兵正蜷縮在地溝之中,下半身已被水浸濕,凍得渾身發抖。這時,聞訊沖上來的民警立即將郗犯從地溝中拽了出來,并迅速報告指揮部,同時將郗犯關到禁閉室……
郗犯被抓獲的消息傳出,全監上下一片歡呼,全然忘記了勞累和困乏。得知罪犯被成功抓獲的消息,省監獄管理局王偉副局長、獄政處范志民處長等,通過電話紛紛向參戰民警、武警官兵表示慰問,稱贊他們真正地經歷了一次處置突發事件的實戰考驗,同時也檢驗出了該監崗位練兵的成果。
彌漫的霾霧已消散殆盡,但潞城監獄的領導和民警職工的心境并不平靜。他們召開了全體參戰人員緊急會議,開展全員大討論,舉行確保監管安全大簽名等活動,并認真思考存在的問題。
還是老生常談的那句話:監管安全無小事。切實加強各個環節的監管安全,仍舊是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緊繃的弦。
編輯: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