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來似乎跟11月有點緣分,他11月出生,11月帶錢下派,11月拿了不該拿的錢,11月被羈押,11月被審判。這個“11”,我們可以念作“要要”,正是杜甫來“要”了不該“要”的錢,才把自己“要”進了監獄。
杜甫來1955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大專文化,曾任中國地震局辦公室副主任,主管行政后勤和分房等工作。2001年8月,被任命為北京地震局副局長。任職命令下達后,他因在中國地震局負責的分房工作沒有結束,暫時沒有赴任。
2001年11月,中國地震局分房工作結束,局領導對他說:“給局領導們分的房子都是毛坯房,有人建議做簡單裝修,你馬上就要到北京地震局上班了,這事在國家局辦怕影響不好,我們可以為你撥給北京地震局一筆錢,你可以用這筆錢裝修,如果不裝修,就算是給北京地震局的經費。”
同月,杜甫來到北京市地震局上任。12月13日,中國地震局以基礎改造專項維修款的名義撥給了北京市地震局30萬元。
這30萬元到賬后,杜甫來對北京市地震局主管計財處的副局長說:“我從中國地震局帶來了30萬元專款,這筆款由我使用。”這位副局長把情況通知了計財處處長。
這30萬元到賬沒幾天,中國地震局的那位領導又跟杜甫來說:“因為沒有找到可以撥款給局領導裝修房子的依據,這30萬元你不能用了,就作為撥給北京市地震局的經費吧。”
但是,由于那位領導沒有對北京市地震局的領導講明情況,這筆錢就成了上邊不說,下邊不問的錢。
于是,這30萬元便成了杜甫來面前巨大的誘餌,他想一口吞下這筆錢。

怎樣順理成章地吞下這筆錢呢?杜甫來想到了包工頭傅老板。傅老板在中國地震局做過一些小工程,跟杜甫來打過交道。2001年底,杜甫來把傅老板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讓他做個30萬元的工程預算和合同。說:“我把錢匯給你,你再提出來給我,至于活兒怎么干,明年再說。”
傅老板很快就做好了工程預算和合同,杜甫來給了傅老板30萬元支票。傅老板按杜甫來的要求,從他掛靠的建筑公司開了一張30萬元的發票給了杜甫來。
但是,這個傅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燈,他說,開發票要繳近3萬元的稅。杜甫來急于拿到現金,就答應了。
之后,傅老板分3次給了杜甫來27萬元。杜甫來則把合同、預算書和30萬元發票交給計財處長,把賬報了。

2005年11月3日,杜甫來聽說檢察院在查那筆30萬元的去向,頓時慌了手腳,次日一大早就跑到局長辦公室對局長說:“我以黨性保證,錢我沒拿。我今天找你是要跟組織說明,希望組織也能替我說說。”接著,又找到局紀委書記說了一遍。
2005年11月10日,杜甫來因涉嫌貪污犯罪被逮捕。2006年12月28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審以貪污罪判處杜甫來有期徒刑11年。杜甫來不服判決提起了上訴。2007年1月26日,北京市高院終審駁回了杜甫來的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