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朵朵雪花還在桔色路燈的映襯下緩緩地飄落著。房上、樹枝上、道路上、湖面上已被絨絨積雪覆蓋了。這是多么難得的一場雪啊!雪花在腳下吱吱嘎嘎歡唱著,化作一串串足跡,捧起一把松軟潔白的雪,清爽愉悅的情緒油然而生。
入冬后也下過兩場小雪,都不大,由于天氣較暖,雪花剛落地也就融化了,真的還趕不上北國的一場秋霜。說起雪來,最愛的還是興安嶺林區的雪,兒時在小興安嶺林區的那些年才真的體會了雪的風采……
十月中旬,長城內還正是百花斗艷、綠樹成蔭的季節,而大雪卻早已降臨北國興安嶺,來到了小興安嶺南端西麓,閣山腳下,諾敏河畔。而且一來就是那么鋪天蓋地,天空陰沉得像是被濃墨潑染一樣,大大小小的雪花沸沸揚揚地飄落著。那時楊樹、柳樹葉剛好枯黃,還沒完全掉落。水曲柳、柞樹、核桃楸等耐寒的樹木也是剛剛換上淺褐、桔黃和血紅的艷裝,卻馬上又都披上了白衣。但十月底前下的雪,除了山林和高大建筑的背陰處,一般也都存不住,多則三五天,少則一兩天也都化了。白天融化,夜晚又凍結,便有了美麗的冰掛奇觀。
小興安嶺初冬的雪也和河海之濱的雪一樣,是人們所熟知的美麗的六角形結晶,當然雪中也會夾雜著些雨,好似是初次投入大地母親懷抱時,落下的欣喜淚滴。當氣溫降到零下二十多度時,天空再落下的雪,可就是大大小小的冰雪團兒了,一顆顆雪粒就似晶瑩的珍珠,落到身上都能聽到沙沙的樂章奏起。
小興安嶺真正的冰天雪地是在立冬以后。深冬的雪,舞動著漂亮的身姿,和著優美的旋律,為大地母親披上圣潔的外衣。大河、小溪、水庫、湖泊都被冰雪覆蓋著,地表面也已經凍結了,大地好似凝固了,時間也在此靜止了。這時在下的雪,不管是鵝毛般的大雪,還是柳絮般的小雪,都被冰冷的大地所接納積蓄著。一場場的雪,一次又一次地給山林、原野披掛著銀裝。小興安嶺的原野和山林就形成了獨特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人景色。
在那漫長的冬天里是看不到朵朵兒棉絮狀白云的,要么是晴空萬里,瓦藍瓦藍的天上或許能見到幾絲馬尾云展現。要么是灰突突的云層覆蓋著蒼穹。陰云總是從西、西北方向如同是塊大幕布緩緩地拉過來,直至鋪滿天空。有時如同一層薄紗,還能見到日月的光斑。有時則如墨染,天昏地暗,伴隨而來的不是紛紛飄落的雪花,就是狂風摔打著的冰碴雪團兒
這兒下雪還時常伴著北風。不論是陰天還是晴天,雪花和冰碴兒又會被暴風卷挾著,在曠野、在山林、在村莊里橫掃豎滾地漫天飛舞著,直攪得天昏地暗、日月失色。它們覆蓋著山川曠野,抹平了溝壑,又將一道道堅硬的“雪龍”堵塞在道路上……
記憶中兒時的冬天,雪下得都特別大。那時,原始山林還沒被砍伐凈,草甸子、沼澤也星羅棋布地沿著山腳或是小溪排列著。一場場風雪堆積著,又被“煙兒炮”轉移著,好似銀白的沙漠在流動。沒多久,木屋后面,積雪就好像小山似的蓋過了屋頂。風雪疲乏了,不知跑到那兒去休息去了!厚厚的積雪幾天時間表面就凍硬了,當你在堆積著兩、三米高的雪山上勇敢地探險時,真不亞于穿越在雪域高原的冰山雪谷之中……
我愛小興安嶺的雪,看到下雪,不管是婀娜飄舞的小雪,還是鋪天蓋地的大雪,不管是各式各樣美麗的六角形結晶,還是如同米粒兒似的冰碴雪團兒,我都會有無比的興奮和快樂。不管外面有多冷,冷得都不能呼吸,也一樣帶領小伙伴們在雪中嬉戲。用積雪堆造城堡,再挖一條隧道從里面爬來爬去,即使是雪會鉆得滿脖子都是;堆雪人,給他戴上帽子,即使是堆出來什么都不像;打雪仗,在雪中翻滾,即使是打飛了帽子、濕了棉衣,小伙伴們紅通通的臉蛋依然洋溢快樂的笑容!至于樂此不疲地打冰嘎、劃冰車和單腿驢等等更是玩得精彩多多、故事多多……
童年的冬雪,冬雪的快樂,快樂的純真,早已經定格在記憶的膠片中,成為生命旅程中最絢麗的風景、最珍貴的片段、最快樂的港灣了。
(責任編輯/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