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7日,上?!皟蓵比缙诶_帷幕。這是上海市十二屆人大、十屆政協的最后一次全體會議。代表、委員們乘坐了多年的專用大巴被換成普通公交車,往年為代表、委員們開道的警車亦無蹤跡;僅在距會場門口不遠處見到幾名維護秩序的警察。
接送代表、委員的車內出奇地安靜。幾乎每位參會者都用筆在上海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韓正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這段文字勾畫出來——
“去年查處的社保資金案給我們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有多名政府重要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涉案,案件涉及資金數額大,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我們結合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認真查擺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深刻進行反思?!?/p>
此時,距2006年7月上海社保案案發已逾半年,“反思”成為本次上?!皟蓵钡年P鍵詞。
“政府工作報告里明顯增加了談缺點的內容?!币晃慌c會政協委員告訴《財經》記者,“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一份總共39頁的工作報告,回顧2006年的工作成績僅用了9頁,整整30頁都用來說明2007年的工作要求?!?/p>
清償之憂
1月30日上午,韓正在上海市人代會上作補充發言時,幾乎用了他任職市長以來最嚴厲的措辭:“以刮骨療毒的決心清除腐敗毒瘤?!?/p>
他表示,將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向代表、委員們公開社保案的查處情況。
韓正證實,自2002年四季度起,上海社保資金發生了第一筆挪用;此后兩年內,共七次挪用社保資金總計34.5億元,經委托貸款轉給上海民營企業福禧投資董事長張榮坤,作為其自有資金。巨額挪用行為由個別人決定,完全沒有經過合法程序。
他介紹說,中央專案組到上海正式進行查處始于2006年7月13日,7月17日即對原上海市社保局局長祝均一進行了“雙規”。8月24日,中央紀委領導在上海市委擴大會議上明確表示,要徹底查清問題,嚴格分清性質和責任,堅決懲處腐敗分子,盡量挽回損失,維護上海穩定發展。
至9月24日,中央對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嚴重違紀進行立案查處。9月28日,上海市委成立了市專案領導小組,并從全市抽調了40多名干部充實專案組。至2007年1月17日,上海已連本帶息收回社保違規資金37億元,包括34.5億元本金和2.5億元利息。這筆資金已全部進入上海市企業年金發展中心(下稱上海年金中心)有關賬戶。
上海官方隨后發布的消息顯示,張榮坤涉案資金除了34.5億元社保資金,還有今年3月即將到期的短期融資券10億元、2004年收購上海電氣(香港交易所代碼:2727)股權欠交的9億元,共50余億元。
上海市司法系統一位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去年7月上海社保案發后,上海市法院應上海市年金中心要求,迅速凍結了“福禧投資系”的資產。同時,上海年金中心向法院起訴沸點投資公司(福禧投資的母公司),要求清償全部委托貸款。但在另一方面,截至2006年6月,福禧投資還累計向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貸款總計65.14億元,其中17.84億元為短期信用借款;另47.3億元為長期貸款,由福禧投資旗下的兩條高速公路收益權做抵押。
這位人士透露,由于種種原因,至今上海工行并未對福禧投資提起訴訟。因此,張榮坤資產被優先用于清償上海年金中心的委托貸款本息。但在償付了37億元委托貸款之后,張榮坤還有無足夠資產應對即將到期的10億元融資券(2006年3月經上海工行承銷),以及清償上海工行的巨額貸款,尤其是近20億元毫無擔保的短期貸款,尚存疑問。
11名市管干部涉案
在1月30日的講話中,韓正還透露,上海社保案涉及多名領導干部受賄索賄,其中上海市管干部11名,其他涉案社會人員十多名。目前絕大多數涉案人員都已進入司法程序。
他并披露了“上海首富”周正毅案的情況:目前已初步查實周正毅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行賄犯罪的大量事實。偵查結果表明,在周正毅的直接授意和指使下,其私人企業農凱集團為達到制造虛假信息和從銀行獲取巨額貸款的目的,虛構貿易背景,通過其下屬的十余家關聯企業相互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以商業存貸匯票向銀行提現的方式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數額特別巨大。
專案小組同時發現,周正毅在從事期貨交易過程中有行賄行為。在因犯罪被羈押后,周還通過親屬向有關管理人員行賄。
韓正講話的次日,上海市檢察長吳光裕在人大作工作報告時進一步披露,上海市檢察機關以涉嫌受賄罪對多人立案偵查,包括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王國雄、財務部原經理李易曾,華安基金原總經理韓方河,上海市國資委原副主任吳鴻玫,上海電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部原副部長程彥敏,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原財務總監徐偉,上海市房管局土地利用管理處處長朱文錦等。
此外,上海市檢察院還對周正毅涉嫌行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立案偵查,目前周已被逮捕。報告稱,上述案件均在偵查過程中。
1月3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龔學平在聽取“兩院”工作報告后表示,“社保資金案”和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嚴重違紀問題的發生,表明上海反腐斗爭的形勢仍然嚴峻。“這起案件警示我們,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至關重要?!?/p>
不過,大多數的參會代表、委員在發言中表示,政府對社保案查處情況的公開范圍仍有所保留。一位來自工商聯的政協委員表示,“我們從其他渠道了解到,社保資金還存在其他拆借行為?!?/p>
制度、管理和監督
本屆上?!皟蓵鄙希芏啻?、委員在發言中以親身經歷,痛陳社保管理弊病。
“祝均一曾把我們‘不可用于拆借’的法律意見拋在一邊,不予采納?!鄙虾J姓f委員段祺華對《財經》記者稱,“我這次專門就此寫提案建議,政府部門在作出帶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影響的決策時,必須聘請專業律師出具法律意見?!?/p>
據介紹,在上海社保案案發之前,上海市社保局曾于2005年委托段祺華所在律師事務所,就社保資金是否可用于拆借出具法律意見。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審計局原副局長鄭健齡向《財經》記者表示:“對于上海社保資金的規范使用,多年前我就曾經提醒過祝均一,但后來還是出事了。這種集‘運動員’與‘裁判員’于一身的制度隱患巨大?!?/p>
浦東發展銀行原副行長梁源凱則表示:“上海社保資金在上世紀90年代曾委托浦發行社保部運作,后來這筆錢又交還給祝均一管理。在浦發行運作時,還可以說是‘混業經營’,交還給社保局后則完全成了‘混賬經營’?!?/p>
韓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把上海社保案的教訓歸結為“制度上有缺失,管理上有漏洞,監督上有缺位”。
一位代表則在發言中提出疑問:“上海社保案案發以來,我們僅從外地的媒體上看到一些關于社保案情況的報道,本地媒體在案發后少有報道,案發前的監督作用從何談起?”
來自上海國際集團發展研究部的徐小迅委員提出:“社保資金案引出的反思不僅是對公共事業的監督機制問題,更有一個專業化管理問題。政府轉變職能,政企分開要真正落到實處?!?/p>
上海“下一步”
針對2006年爆發的“社保案”對上海經濟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不少參會人員都表示了擔憂。
上海市發改委在向“兩會”提交的《關于上海市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稱,2006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02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建議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9%以上。這較2006年初提出的10%以上的增長目標調低了一個百分點。
上海市工商聯副會長陳榮在比較了上海2006年經濟發展的一些指標后,提出了自己的擔心:“上海經濟發展速度在下降,這是個不容樂觀、不容忽視的問題?!?/p>
對上?!跋乱徊皆趺醋摺钡膿鷳n,首先來自金融界。1月29日,花旗銀行上海分行行長黃曉光在參加政協會議專題研討時,當面向韓正提出:“我們決定把中國的總部留在上海,表示對上海今后發展的信心。但是最近我們沒有感覺到上海政府在推動金融中心建設這件事情上有什么想法。上世紀90年代,大家對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討論很多,可是最近同業里這樣的討論卻少見?!?/p>
黃曉光認為,上海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主要由幾個因素促成:一是土地,二是資本的大量輸入,三是高素質的勞動力。這些因素促使上海在制造業、房地產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這些優勢可能在慢慢消失,因為很多產業正在向江蘇、浙江轉移?!吧虾O乱徊皆趺醋摺敝档盟伎?。
韓正對此回應:“我們看到產業轉移是必然的,政府不能以發展初始階段的目光,覺得轉移出去就不好,轉移出去就斤斤計較,爭得臉紅。但是我們有一些產業的發展是要牢牢把握的,比如說金融業?!?/p>
事實上,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議案和提案,在此次“兩會”中比重不小。對于許多人對金融中心建設的擔心,韓正表示:“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表示要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這是國家的戰略,上海一定要在這方面有所發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進程,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后會得到加快,很多方面會有先行先試?!?/p>
“上海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放在全國的大背景,考慮如何體現國家戰略。上海未來的發展,如果發展戰略、發展模式沒有全面地把握國家的戰略,體現國家的利益,可以說就沒有上海的利益?!?/p>
短短一句話中,韓正將“國家”這個詞反復強調了幾遍。
本刊記者楊海鵬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