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系統腐敗案頻頻曝光等七則動態
要聞
檢察系統腐敗案頻頻曝光 引發監督法律監督者反思
【本刊訊】(記者 葉逗逗)日前,一批涉及檢察系統的腐敗案件相繼曝光,并由此引發人們對法律監督者的監督問題的反思。
1月31日,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認定,原撫順市副檢察長吳興安在擔任新撫區檢察長和市反貪局局長期間,收受賄賂共計70多萬元,判處有期徒刑13年。其中有一筆賄賂是吳興安在任反貪局局長期間,查辦某信用社主任案件時收受的。
同在1月31日,湖北省??悼h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原松滋市檢察院檢察長唐登武有期徒刑13年。唐登武在擔任檢察長期間,在工程發包、建設及辦案過程中收受賄賂共計61.38萬元。
此外,四川省內江市檢察院原檢察長陳世中擔任達州市檢察院檢察長期間涉嫌受賄,目前已被該省檢察院立案、逮捕。
1月30日,天津市檢察院代理檢察長在天津市的“兩會”上透露,天津市檢察院對李寶金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李為原天津市檢察院檢察長,因嚴重違紀已被開除黨籍、免去檢察長職務,是近年來檢察系統最大丑聞之一。
中國憲法規定,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法院的審判活動,以及對判決的執行,對監獄、看守所以及勞動改造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等等都具有監督權。同時,檢察院擁有對直接受理案件的偵查權;對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擁有進行審查、決定是否逮捕、起訴或者免予起訴的權力;擁有對刑事案件提起公訴、支持公訴的權力。按法律規定,貪污賄賂犯罪案件屬于檢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圍。因此,檢察院實際上承擔著國家反腐倡廉的重要職能。
案件快報
云南交通廳副廳長胡星被公安部懸賞通緝
1月26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懸賞5萬元人民幣緝拿涉案潛逃的云南省現任交通廳副廳長胡星。
現年49歲的胡星曾任昆明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長。通緝令稱,今年1月,有關部門在偵辦一起特大經濟犯罪案件時,發現胡星有重大作案嫌疑,胡現已潛逃。據悉,胡星涉嫌在云南省的高速公路項目中腐敗受賄。
(詳見《財經》網絡版 www.caijing.com.cn “每日特稿
湖南郴州原市委書記李大倫被公訴
1月26日,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書記李大倫因涉嫌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由長沙市檢察院依法向該市中級法院提起公訴。
起訴書指控,李大倫自1999年2月至2006年5月任中共郴州市市委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建筑工程、開采礦產、職務升遷等方面謀取利益,單獨或與其配偶陳立華共同收受邢某等22人以單位和個人名義所送巨額財物。此外,李大倫的巨額家庭財產和支出明顯超過其合法收入,且不能說明合法來源。
與李大倫一同被起訴的,還有他的妻子陳立華。
長春市委原副書記被捕
中共中央組織部日前通報七起違反換屆工作紀律典型案件。其中,時任吉林省長春市委副書記的田忠,利用分管干部工作職務之便,收受長春市南關區教育局局長張亞媚等八名領導干部賄賂,共計人民幣45萬元、美元8萬元。目前,田忠被依法逮捕;張亞媚等八人被免職,有的已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大陸公安機關遣返臺灣重大通緝犯李漢揚
1月25日,大陸公安機關依據《金門協議》,將臺灣搶劫運鈔車逃犯李漢揚及其同案犯罪嫌疑人李金瓚遣返臺灣。
今年1月2日,臺北市發生一起搶劫運鈔車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漢揚搶走現金達5600萬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400萬元),該嫌疑人隨后搭乘飛機逃往香港并潛入大陸。1月9日深夜,云南省公安機關在昆明將李漢揚擒獲,其弟李金瓚也因涉嫌包庇、窩藏犯罪被抓獲。
法治建設
《專利法》修改草案出臺
國家知識產權局日前透露,《專利法》修改送審稿已經上報國務院,將力爭2008年出臺生效。
據悉,《專利法》修改工作自2005年4月啟動。此次修改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維護專利權的利益和公眾利益的平衡,規范專權利行為,防止專利權濫用;適應國際發展的需要;維持法律的穩定性和提高法律的適應性。
修改草案對專利權損害公眾合法權益的情形做了規制。
公安部發布《治安管理處罰法》解釋
1月26日,公安部發布了公安機關執行《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問題解釋。
該解釋指出,《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規定的“結伙”是指兩人(含兩人)以上;“多次”是指三次(含三次)以上;“多人”是指三人(含三人)以上。該解釋還明確了治安案件的被侵害人認為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