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香四喜圓子是我老家過年必備的名菜之一,象征著團團圓圓,也是我的拿手好菜和家人的最愛之一。自從父親手把手教會我之后,每逢過年,我必親自下廚為家人奉上這道美味佳肴。
我老家在湖南南大門郴州,毗鄰廣東,飲食習慣結合了湘菜和粵菜的特點,菜肴風味濃郁,制作精細而講究。
其實,老家人根據它圓圓的外形,都習慣叫它圓子,“三香四喜”的前綴是我父親給它特意加上的。“三香”是說圓子具有肉香、蛋香和面香,“四喜”則是指圓子的主要原料是:豬肉、雞蛋、鴨蛋和面灰。
三香四喜圓子圓圓滾滾的跟乒乓球一般大小,表皮還金黃金黃的泛著光澤,直誘得你想馬上咬它一口。用牙齒輕輕一咬,松松軟軟的外殼,夾著三香,透出些許湯汁在嘴里,細細品味,酥軟可口,有滋有味。咬開外殼,里面是鮮荔枝大小的肉丸子,汁液飽滿,香味誘人,引人食欲。
這等美味佳肴是如何制作的呢?主要分下面四步。
首先,肉丸的制作。選新鮮的豬前腿瘦肉為最佳,因為前腿瘦肉里會夾雜少量脂肪組織,不用在圓子中另外加油;同時它的肉質經烹飪后,鮮嫩易嚼,老少皆宜。將1斤前腿瘦肉剁成肉泥,放上鹽、醬油和醋拌勻。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額外添加蝦仁醬、墨魚粉、香菇泥等配料,混勻后做成鮮荔枝大小的肉丸,放好待用。
其二,制衣。選新鮮的雞蛋和鴨蛋,按一定的配比搭配雞蛋和鴨蛋。1斤肉丸需10個左右的蛋,將蛋打入準備好的干凈瓷盆中,攪蛋機攪蛋或用筷子手動攪蛋,蛋漿攪勻后再加入特級面灰或一級面灰1斤左右,攪拌成蛋糊備用。
其三,裹衣炸出。將準備好的肉丸子放入瓷盆內,讓蛋糊充分覆蓋肉丸,即裹衣。接著用筷子夾著裹好蛋糊的肉丸放入特制的、在油鍋中預熱好的圓子勺中,放入油鍋中油炸,炸至外殼呈金黃色為止,撈出油鍋,瀝干。乒乓球大小、金燦燦的三香四喜圓子就初步出爐了,待冷卻后,放入冰箱保存。
最后,烹飪。三香四喜圓子,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用來下火鍋。單獨食用時,就簡單地加些姜絲、蔥花水煮,方便快捷、也鮮美可口。比起過年時準備的大魚大肉,這道菜會更有吸引力,清淡、營養、不油膩。包裹在里頭的肉丸子,含有少量脂肪,一經煮熟,油分都被外殼吸收,味道正好。
也可用來下火鍋,可根據個人口味,將三香四喜圓子配上不同的主菜和小菜下火鍋,吃起來一樣delicious(美味)!也有人將三香四喜圓子配上辣椒吃,盡顯湘菜魅力。
美味可口的三香四喜圓子整個制作過程就是上面四步,想吃就快點動手試試吧!
就我個人而言,這制作的過程是一個快樂享受的過程。邊做邊回憶父親當年教我的情景,他耐心而專注,父愛無言,全在這一個一個的三香四喜圓子里,很感激。邊做也邊想,只有過年,一家人才能真正相聚團圓,吃吃喝喝,有說有笑;親情無價,也盡在這桌前飯后,很溫暖。想著吃它時自己那份心情,想著它的名字“三香四喜”,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