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的食品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確實不易!
因為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的飲食行業(yè)也會吸取些糟粕,比如我們樸實憨厚的傳統(tǒng)蛋糕,越來越油頭粉面,奶油裱花不說,還有水果貼面、巧克力拉絲,名字也花里胡哨:藍莓芝士、朱古力松仁夾心……主要原料依然是面粉。雖說蛋糕的盒子越來越漂亮了,蛋糕的樣子也越來越漂亮了,但味道卻越來越難吃了。不僅蛋糕是這樣,連大眾食品饅頭也開始整容,拋棄了原有的樸實憨厚,一個個細皮嫩肉、小巧玲瓏,要么夾花夾沙,要么加香加色,什么草莓味的、香蕉味的、芝麻味的、海藻味的,顏色或紅或粉,或綠或黑,姿態(tài)優(yōu)雅、富麗華貴,大白饅頭的概念已成歷史。說是生活條件好了,會讓一些人腐化墮落,遠離了人民大眾,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淡漠了,原來蛋糕饅頭也一樣。
在我們大理,偉大的喜洲粑粑承擔了繼承歷史的重任,摒棄一切來自外界的變異影響,它堅持以面粉為主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拒絕了一切糖精、香料、色素的加入,堅持“一個人在戰(zhàn)斗”,幾十年如一日,面不改色心不亂,在紛繁迷離的食品世界,它依然獨行,坐不改名,行不改姓。作為一個粑粑,它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與生俱來的形狀;作為一種食品,它毫不動搖地堅持香甜可口的特質;作為一種大眾食品,它始終保持著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思想。
有朋友從遠方來,向我打聽大理的特色小吃,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喜洲粑粑!”因為喜洲粑粑作為大理的名特小吃當之無愧。當然沙鍋魚也要吃,不過它已經(jīng)開始變異,加入了火腿腸、魷魚、紫菜、萵苣,越來越像假洋鬼子;還有乳扇也要請,不過它也忘了祖宗,加入了太多的淀粉,徹頭徹尾地成了披著羊皮的狼。
朋友說:“喜洲粑粑北京、昆明都有,味道不怎么樣。”我咬牙切齒地回答:“偉大的喜洲粑粑名聲已經(jīng)被別有用心的人搞壞了,北京的喜洲粑粑已經(jīng)和煎餅雜交,昆明的喜洲粑粑已經(jīng)墮落成了死面粑粑。”世界上每天都有幾十個物種在滅絕,還不知有多少物種在變異,要繼承一個物種有多難啊!好在我們大理的喜洲粑粑依然在堅持走傳統(tǒng)化、民族化的道路,堅持原生態(tài)的發(fā)展方向,這是多么難能可貴,這是多么令人欣慰。
偉大的民族食品萬歲!喜洲粑粑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