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廚房,那是很肯定的。
因為廚房里幾乎處處都有暗示,提醒任何進去的人,只要他肯拿出一點心思和感覺來,隨時就能進入一個活蹦鮮跳的狀態。
水的聲音和水的感覺;蔬菜的綠,肉的潤紅,魚帶著強烈的腥;當然還有因為沸騰而冒出來的騰騰大煙;還有砧板上切切剁剁的勞作;我小時就愛聽這聲音,尤其剁肉的節奏,無論是家里廚房的還是隔壁傳來的,都是生命的節拍。
忘了什么時候,也流行過一種不愛接近廚房的人類。扮得很酷,住得也很酷,風衣,墨鏡,注重線條,講究前衛,喜歡玩簡約主義。整個空蕩蕩的大廳就刻意騰出大片空間用來襯托他瀟灑的影子,非常后現代地覺得做飯老土。假如突擊這種新新人類冰箱,里頭或許只有一瓶喝剩的紅酒和幾塊外國進口日久發黃的乳酪,冷冷地活著,很酷,像電影里不吃不喝的殺手。
我絕無此可能,冷和酷是我的災難。
我熱愛廚房。就算多年獨居,許多朋友看到我廚房的規模都會咋舌,尤其打開冰箱,常以為我天天得為十來人煮上幾桌的飯。
而一天里頭,我一定得花點時間在廚房里,才會心情平衡,才會愉快,才覺得那天確實生活過。
寫數百字,就到廚房里東摸西摸,弄點什么咬咬口,沖點茶水,榨些橙汁,什么壓力都煙消云散。寫數百字,又去把蔬菜先泡進水里,把米下鍋,感覺一下生活在自己手里的那份承諾與肯定。寫數百字,再到廚房開機洗衣服,總之要顛覆一番才快樂。
雅美也喜歡廚房,她曼谷那房子的廚房還大得很。每次去找她,我都選在大清早。兩人在廚房餐桌一坐,隨手拈來能弄什么就吃什么。但她廚房比我的還要亂,還要精彩。最近她還自己學磨豆漿。像她這樣日理萬機的人,很少人能想象她一離開她的萬機就是快樂地窩在一個廚房里。
廚房里有太多的自己,自己的味覺、嗅覺、聽覺、視覺、飽的滿足、餓的需要、燙手的、攤涼的、酸、甜、苦、辣、咸……誰都可以操縱自己欲望的分量。我就是在這里學會適可而止,也在這里學會胡作非為。這種快樂,帶著強烈的生命提示。這一切,分分秒秒都教人踏踏實實感覺到生命的活力。
熱愛廚房的人,同時也會熱愛生命。
不,從來不覺得麻煩。
因為人間煙火,就在廚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