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老讀者朋友,大家新年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雪莉,主持“雪莉有約”這個新欄目,為大家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每期我會選定一個大家關注的話題并預告下期話題,讀者朋友可以根據話題暢所欲言發表您的觀點,也可以提出疑惑,我會請專家或行家為您解答。如果您在生活中有一些小經驗、小秘方,也歡迎與我們一起分享。希望雪莉能讓您的美食生活更多姿多彩!
厚重的大衣,呼呼的寒氣,冬天悄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與寒冷的天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讀者朋友對冬令進補問題非常關心,紛紛來信詢問如何正確進補,怎樣避免走入進補誤區等等。為此,雪莉請教了上海市中醫醫院的莫錦明主任醫師,將大家關心的主要問題羅列出來并進行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提供指導和幫助。
1、冬天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嗎?
冬天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要求較高,而且此時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強,適當進補能將滋補品中的有效成分儲存在體內,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為明年開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礎。因而民間有“今冬進補,來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俗語。可見,冬令確實是一種最適合進補的季節。
2、有人說“藥補不如食補”,進補時應以食補為主嗎?
中醫素有“藥食同源”之說,表明醫藥與飲食同屬自然界,兼具保養及治療的作用。從這點上看,藥補與食補是有一致性的,但兩者針對性不同。藥補以治病為目的,食補則利用食物的性味來調理人體陰陽平衡,主要是為了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遠離疾病,改善體質。
比如現在上海有70%亞健康人群,專業醫生對其進行診斷后,可根據個人體質及精氣神等不足之處進行藥補,效果會更顯著。藥補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開膏方,這也是近兩年膏方如此流行的主要原因。
3、膏方人人都適合嗎?
雖然膏方是藥補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膏方一人一方,主要用于調理陰陽氣血,因此適合身體機能較穩定的人做緩慢調理用,若身體機能常有變化,吃了膏方說不定只會有副作用,因而身體有大毛病的人不宜吃膏方。此外,一般冬天進服的膏方,都是以補益為主,必須考慮到進服者能否吸收。如果患者脾胃消化功能失常,就要先服“開路藥”,調理好脾胃。兒童也不宜隨便吃膏方,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4、我一直身體健康,但照著書上的藥膳食療方吃了一段時間后,總感覺不適,這是為什么?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可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冬令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針對性的進行調理,并遵循“熱癥寒治”、“寒癥熱治”的原則,如陽虛者冬季怕冷,適宜吃羊肉等性熱類食物,而陰虛者容易腹瀉,吃羊肉會不適,不防吃薏仁粥、蓮心、芡實等健脾胃的食物。如果你還不很清楚自己屬于哪種體質,可以請專業醫生進行診斷。需要提醒的是,剛恢復健康的肝炎、肺炎病人不可急于求成、隨意進補,因為病情反復性大,要穩定兩年以上才可以進行進補,因而平時飲食只能以清淡為主。
5、時下很多飯店都打著滋補藥膳的旗號招徠食客,這些菜肴真有食補的作用嗎?
大多數飯店從業人員對中藥藥理沒有深入研究,為了滿足人們冬令進補的需求,便在食物中加入人參、當歸、黨參、枸杞等一些常見滋補類中藥制作成所謂的藥膳菜肴,滋補效果難以確定,有的甚至違背了藥理特性,給人們的健康埋下諸多隱患。如人參藥性偏濕熱,適于補氣,可用于脾虛等癥,卻不適宜陽熱體質者。提醒大家不要盲目食用各種所謂的藥膳,要根據藥膳本身的功效和自己的體質慎重選擇,以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