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說“美國人現在深受‘白色毒藥’(white poison)的困擾,使美國人的健康受到重大損害。美國的醫療水平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可是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并不高,遠遠低于日本和北歐國家。”所謂“白色毒藥”,指的就是糖和鹽。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有關人類死因的調查分析報告中指出:長期高糖飲食者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者約短10~20年,嗜糖之害甚于吸煙,由此提出了“戒糖”的口號。
現在,人們對吃甜食似乎越來越感興趣,甜飲料、甜點心、甜調料等都成為人們日常的食品。研究人員指出,長期高糖飲食,會使人體內環境失調。由于糖屬酸性,攝入過量會改變血液酸堿度,降低機體免疫力,引起經常性感冒及齲齒、骨質疏松等病癥。吃糖過多還會影響體內脂肪消耗,造成脂肪堆積,導致血脂過高、動脈血管硬化和肥胖癥。吃糖過多,尤其是粗纖維類糖還會刺激腸黏膜,加重肝臟負擔,引起腹脹、腹瀉,進而阻礙各種營養素的吸收與利用。攝取糖類過量,會使人產生飽腹感,不思飲食,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導致營養缺乏。而少年兒童自幼嗜糖,極易罹患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長期高糖飲食,還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導致佝僂病。糖類攝入過多還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1消耗過多,引起眼球內膜彈性減退、眼球變形,引發視神經類和軸性近視,導致慢性消化不良、多動癥等病癥。
醫學界最新研究的新發現
1、高糖飲食提高致癌風險墨西哥和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對1866名墨西哥婦女的調查中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入特別多的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比飲食較平衡的婦女高出2.2倍。而在碳水化合物中,蔗糖、果糖與乳腺癌的發病率關系最大。食用糖果和淀粉能使人體內的血糖水平迅速升高,刺激胰島素的產生,并且觸發一種能使細胞不斷擴增并最終導致癌變的生物學過程。
而以前的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也證實,精制糖(特別是蔗糖)含量高的膳食可能增加結腸癌、直腸癌的危險性。在糖和富含糖類食物的攝入量增加到每日60克時,患結腸癌、直腸癌和腺瘤性息肉的危險必會增加1.5~2倍。
2、高糖飲食引發“午睡綜合征”英國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上班族的工作效率在中午12時達到最高峰,接著效率開始降低。有3/4的受訪者在午睡時間過后出現“午睡綜合征”,尤其是在下午2時至4時之間感到極度疲乏和沉悶,工作效率急劇降低,特別容易出差錯。男性的癥狀比女性嚴重。調查發現,導致“午睡綜合征”的一大原因是過多食用了高糖食品。
3、 高糖飲食會引致兒童情緒波動有不少兒童,平時沖動任性,愛發脾氣,好哭鬧。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兒童這些不良行為的發生與平時攝入糖分過多有關。因為長期攝入過多的高糖食物,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就相對不足,影響丙酮酸、乳酸等代謝產物的排出。這些廢物在人體內,特別在腦組織中積蓄過多,會使兒童的情緒發生很大的變化,出現莫名其妙的惱怒,情緒波動、好哭鬧。
4、高糖飲食損害牙齒眾所周知,經常喝含糖量高的飲料和酸性飲料,會損害牙齒健康,兒童的乳牙尤其容易受到損害。調查發現,德國1~5歲的兒童中,近15%有牙病。許多青少年患牙病是因為軟飲料喝得太多,如冰紅茶、可樂、檸檬汽水和維生素飲料等。
5、 高糖飲食導致孕婦易患糖尿病婦女在懷孕前及懷孕期間如果攝入過量的高糖食物,很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如不及時加以控制,孕婦非但容易受到感染、流產、早產、死產、羊水過多外,還會由于母體血糖水平過高、體重超重,造成胎兒體重過重而導致分娩困難,增加難產、剖腹產、新生兒產傷、產后出血等發生的概率。數據顯示,糖尿病孕婦的胎兒發生先天性畸形的概率比一般孕婦發生此病的概率高2~3倍。
高鹽——人類健康的“秘密殺手”
長期以來,我國居民飲食口味偏咸,鹽的攝入量嚴重超標。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的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而我國居民的平均攝入量為12克。總的講來,北方地區超過南方地區。高鹽飲食容易導致多種疾病,為人們的健康埋下禍根。諸如:
1、增加某些癌癥的發病率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醫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提到:一系列的人體疾病學研究和動物實驗表明,隨著人體內鈉鹽攝入量的增加,胃癌、食道癌、膀胱癌的發病率也隨之而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表明,世界上60歲以上的死亡者中有1/4的死因是患惡性腫瘤,其中胃癌占首位。我國每年約有16萬人死于胃癌。研究證明,在導致胃癌的諸多飲食因素中,常食高鹽食品為第一因素。
高鹽食物會使胃酸減少,使胃黏膜受損導致胃炎或胃潰瘍。高鹽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可生成亞硝酸胺,具有極強的致癌性。
英國和日本的科學家研究發現,愛吃高鹽食物的人患胃癌的概率至少是其他人的兩倍。
過去,日本人喜歡吃鹽漬食品如魚干、魚醬及腌菜等,因此成為世界上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近年來,由于飲食習慣的改變,日本人很少再食用鹽漬食品,胃癌的發病率也日趨下降。
2、高鹽食品會誘發高血壓高血壓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遺傳、長期精神緊張、勞累、肥胖、吸煙、飲酒、缺乏活動以及攝入食鹽過多等。“高鹽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
大量的調查已經證實,吃鹽多的地區高血壓的發病率較吃鹽少的地區高。全國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居民食鹽人均日攝入量為12~15克,東北地區達18~20克。從南到北高血壓的發病率一路增高,這與鹽的攝入量北方高于南方有關。
高鹽飲食不但會誘發高血壓,而且還會直接損傷全身各處的血管壁,引起血管硬化,導致心肌梗死或腎功能衰退。
如果你按國際標準把每天食鹽的攝入量限制為6克,可使血壓下降8~1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萬帕)。這是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而鈉是細胞外液中主要的陽離子,在調節水平衡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鈉的攝入量過高則會增加體內的水鈉滯留,增大血容量,使血壓升高。
3、高鹽飲食會加速皮膚老化食鹽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于人體血液和體液中,它們在維持人體滲透壓、酸堿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食鹽攝入量過多,體內的鈉離子增加,就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會使皮膚皺紋增多。
醫學專家提醒大家,高鹽飲食還會直接影響人的容貌。要想皮膚好,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多喝水,幫助皮膚排毒。
4、高鹽飲食會導致鈣流失如果長期嗜食含鹽量高的食物,鹽中的鈉會大量消耗人體骨骼中的鈣,最后導致人體發生骨質疏松而失去健康,甚至喪失生命。
人體的腎每天會將使用過的鈉通過尿液排到體外,可是每排泄1克的鈉,同時會耗損大約26毫克的鈣。調查發現,鈉通常會使婦女的骨質每年流失約1%,患有高血壓的婦女骨質流失的速度比血壓正常的婦女快得多。
5、高鹽飲食會引發感冒德國的一些營養學家的研究表明,一些感冒是由于飲食不當引起的。過多地吃高鹽食物,可導致唾液分泌減少,減少口腔內上皮細胞的防御能力,使口腔黏膜水腫、充血、病毒增多,而體內干擾素等抗病因子的產生也會受到影響,感冒病毒等原微生物則會乘虛而入,引發上呼吸道感染,最終導致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