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現代物流,降低商品流通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務,既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交通運輸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環境
1、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優勢。一是網絡優勢。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擁有四通八達的運輸線路,遍布全國的鐵路站點,較為完備的站場、倉庫、裝卸機械、運輸工具等物流基礎設施,在各大城市、主要工礦區、重要港口都有大型的貨運站、企業專用線,構成了強大的運輸網絡。二是技術優勢。鐵路作為較早發展起來的運輸方式,具有完善的貨物運輸組織方式、貨運作業管理方式和較高的員工技術素質,鐵路貨物運輸安全水平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三是市場優勢。鐵路從事多年的運輸、儲運業務,已經同國內外許多生產廠家,尤其是大宗物資生產企業(如鋼廠、電廠、煤礦等)形成了較為穩固、長期的運輸協作關系,這為鐵路發展現代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四是經濟優勢。與其它運輸方式相比,鐵路的運價率是比較低的。低廉的運輸價格無疑對生產和流通業具有吸引力,特別是對于低附加值、初級產品的運輸方面具有較強的吸收力。五是信息優勢。鐵路擁有專用通信系統,運輸管理信息系統覆蓋了列車、車輛、貨物的各種信息,為實現追蹤管理、滿足現代物流快速反應的需要奠定了堅實基礎。六是業務基礎。近年來,鐵路適應現代物流發展要求,圍繞客戶關心的貨物運到期限、運輸價格、服務質量等問題,推出了一系列貨運改革措施,開發“五定”班列、行包快運專列、大宗貨物直達專列、重載列車、集裝箱國際專列、易腐貨物快運列車等新型貨運產品,為鐵路發展現代物流打下了良好的業務基礎。七是開發經驗。鐵路具有完備的物資管理系統,具有貨物運輸代理和運輸延伸服務的經驗,部分鐵路多元經營企業已經具備了現代物流的雛形,為開展現代物流服務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劣勢。一是運價不靈活,價外收費多。鐵路是按運輸里程、貨物品類、裝載車種、運輸距離、包裝條件、運行路徑等多種因素確定運輸價格的,貨主無法準確測算。二是運輸時限長,運輸質量差。鐵路貨物運輸集結時間長,貨物到達速度慢,物流企業和客戶很難掌握貨物運輸途中的情況,超過運輸時限的現象時有發生。三是市場反映慢,服務水平低。鐵路企業要求貨主提前一個月提報運輸計劃、無計劃不得報請求車,有了請求車,有無車皮保證還是未知數,市場反映過于遲鈍。四是網絡資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鐵路系統“類物流”企業多,真正從事現代物流的企業少,雖然構建鐵路現代物流企業的網絡資源比較豐富,但由于受利益格局的影響,網絡與網點仍受條塊分割的限制,缺乏整體運行機制,加上鐵路系統內部的運輸作業、場站倉儲作業、代理業務等環節缺乏相互協調,這些都與現代物流的社會化、多樣化、一體化的要求不相適應。五是運輸能力受限,管理手段落后。目前,主要鐵路干線運輸能力十分緊張,部分區段和方向貨物運輸受限,滿足不了社會的需要。
3、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機會。一是物流需求旺盛。目前,我國物流業發展正處于快速增長期,經濟增長對物流的需求越來越大。旺盛的物流需求,為鐵路發展現代物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二是政府強力支持。國家將發展第三方物流和促進傳統儲運企業向現代物流轉變作為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舉措。
4、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挑戰。一是來自外國物流企業的威脅。加入WTO后,中國經濟全面參與國際競爭,鐵路運輸市場逐步開放。外國物流企業憑借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和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遍及全球的網絡優勢,大舉進軍國內物流市場,必將對處于發展初期的鐵路物流企業構成極大的威脅。二是來自其它行業和運輸方式的挑戰。隨著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公路、航空、水運等運輸方式發展迅猛,鐵路在運輸市場中的地位受到沖擊,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三是鐵路貨物運輸結構變化的影響。高、精、尖產品增長勢頭強勁,適合鐵路長距離運輸的大宗原材料、初級產品和半成品的貨源比重下降,鐵路與公路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一些輕質、附加值高、批量小、時效性強的貨源比重在上升。鐵路優勢貨源比重的下降,為鐵路發展現代物流提出了嚴峻的課題。
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對策
1、提高鐵路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為社會發展現代物流搭建平臺。①完善路網結構,提高裝備水平。加快新線建設,增加路網規模總量,完善路網結構,提高路網質量;提高機車裝備水平,為提高列車運行速度打下基礎;發展專用貨車和特種運輸車輛,適應集裝箱運輸和特種貨物運輸的需要。②加強調度指揮,擴大運輸能力。針對運輸能力緊張的狀況,加強調度指揮,通過挖潛提效,擴大運輸能力。③簡化貨運手續,推廣“一口價”運輸。簡化貨運手續,在集裝箱運輸“一口價”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到所有貨物運輸,讓貨主在一個窗口、一張支票辦完所有運輸手續,交清所有運輸費用。④開發貨運新產品,適應市場需要。改革傳統的貨運組織形式,大力開發并積極完善貨運班列,突出定時發到、正點運行、方便快捷的特點,充分發揮品牌效應,逐步形成系列運輸新產品,適應市場需要。⑤改革運價體系,規范價外收費。要積極爭取運價政策,掌握一定的定價權,使運價盡量與市場接軌,反映價值規律的要求。實行噸公里計費制,簡化運費計算方法。建立健全運價約束機制,規范價外收費,堅決杜絕亂收費。⑥加快信息化建設,發展電子商務。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決于信息管理技術水平。鐵路應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2、整合資源,轉機建制,組建鐵路現代物流企業。①樹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營銷理念。樹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從單純的攬貨、運輸延伸到包括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②鐵路物資企業向物流倉儲中心和配送中心轉變。鐵路物資供應企業大都具有較為完備的鐵路專用線、倉儲設施、采購渠道和一定的配送網絡,他們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穩定路內市場,積極開發路外市場,以發展第三方物流為方向,通過強化服務職能和提高服務質量,逐步擴大影響,逐步成為地區物流倉儲中心和配送中心。③鐵路貨運代理企業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變。為客戶提供全程“一站式”綜合物流服務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基本特征。鐵路貨運代理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功能很相近,應當積極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④鐵路貨運場站向大型物流中心轉變。鐵路現有貨運場站大都處于城鎮或區域的經濟中心,具有成為物流配送中心的天然地理優勢。⑤縱向資源整合,組建鐵路物流集團。應當以鐵路局為單位,對鐵路物資供應企業、延伸服務企業、貨運代理企業、裝卸搬運企業,自建和聯營貨場等資源進行整合,充分發揮被重組企業的優勢,由各鐵路局物流企業參股,采用現代企業制度,組建鐵路物流集團,形成規模化的物流網絡。⑥橫向聯合,形成協作—競爭聯盟。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鐵路物流企業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跨行業、跨所有制,與地方物流企業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形成競爭—協作機制,建立以鐵路運輸為核心的綜合運輸物流系統。⑦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根據國家9部委文件,凡符合國家對物流企業界定范圍的企業,包括鐵路運輸企業、鐵路貨運代理企業,以及通過資產重組、資源整合后組建的從事物流服務的有關企業,都應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確認物流企業的性質,爭取享受國家及地方政府給予物流企業的有關扶持政策。鐵路應加強與地方政府工商、物價、稅務、交管部門的溝通,爭取優惠政策,特別是納稅政策。⑧大力培養物流人才。應根據我國國情和鐵路運輸的特點,加強產、學、研和對外合作交流,逐步建立一支高效率、高素質、具有團隊精神的現代物流隊伍,而提高現有在職物流人員的專業素質是鐵路物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作者單位:鄭州鐵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