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求先生所著的《細節決定成敗》,在油田風靡一時。書中所闡述的觀點主要有三個:一是細節,二是服務,三是優勢。縱觀古今中外,“細節”“服務”和“優勢”始終是各級經營管理者關注的焦點。而“細節”是決定“優勢”的前提和基礎,所以“細節”是關系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細節”是什么?我們說“細節”就是追求完美。一個形象比喻:管理是樹,品牌是掛在樹上的果子,細節是大樹的枝葉,放棄細節就等于打光大樹的葉子,這棵樹再也結不出美麗的果實——品牌,向細節管理要優勢。
在工業化向科學化時代的轉變過程中,企業已由傳統的經驗管理轉為科學管理,市場經濟引導企業不斷追求卓越,正朝著精細管理發展方向邁進,迫切需要我們在管理中必須追精求細。尤其是對勘探開發等施工作業存在高風險、高復雜的行業特點,施工工序有上千道,完成一項工作有時涉及到幾十個單位或幾十個人的相互協作,哪怕中間有一個細小的環節出現問題,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產生嚴重的后果。這些問題的產生,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多都是細節出現問題造成的。細節就是質量、細節就是標準、細節就是速度、細節就是效益,可見細節是多么的重要。我們要打造誠信品牌,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塑造良好形象,成功企業的實踐一再表明,無論干成什么事情,都必須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注重每一個細節開始,堅持不懈地從細微之處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保證整個系統不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嚴細認真的工作作風,深入了解和掌握生產中的一切細節,加以認真分析和把握,培養干部職工的愛崗敬業精神,每個人都能以強烈的細節意識從小事做起,精益求精,真正體現出細節就是生產力,細節就是競爭力,細節就是經濟效益。人常說,“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如果一切歸于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細節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面。那么,如何強化細節意識,做好每一個細節,提高企業精細管理水平,促進企業不斷成長進步,實現效益最大化?
一、細節源于認識,企業管理無小事
細節成為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有力表現形式。企業只有細致入微地審視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注意細節、精益求精才能讓產品或服務日臻完美,在競爭中取勝。如何處理好細節,從企業作風上看,是企業認真負責精神的體現;從企業發展上看,是企業實現目標的途徑。
強勢企業都是在細節的比拼上下了大功夫的。大慶石油管理局作為一個大型的國有企業,面對激烈的外部市場競爭及矛盾復雜、困難重重的內外部環境,不斷解放思想、應對挑戰,結合企業的客觀實際,確立了“發揚大慶精神,搞好二次創業,實現持續發展,再鑄企業輝煌”的二次創業發展戰略方針和“1678”總體工作部署,在國內國際市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其根源都是因為大慶石油管理局,一向重視細節管理,在創造細節優勢上不遺余力。石油是工業的命脈,作為石油開采的第一個環節――勘探開發,最基礎工作就是細節管理。在石油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細節化不僅決定品牌的優劣,更決定著企業的成敗。
二、細節超越標準,“平淡”之中見神奇
“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老子精辟地論述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的道理。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寓意深長地對員工講:“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平凡和簡單中折射出神奇的精彩,是標準的超越和工作的到位。那么,如何認識標準和細節的關系呢?其實所有的標準和規范都是對細節的量化,但現在的標準還不能表達細節的全部,而細節可以基于標準并超越標準,在標準約束之外構成產品真正的內在和外在的素質,只關注標準是不能完成所有細節的。因此,要想嚴格落實標準,就必須先抓住細節,一絲不茍地做好每一件細小的事,才能確保制度或標準的嚴格落實。比如油田鉆井施工從確定井位到征地、就位、安裝、開鉆到完鉆等各個環節的工作,都要按部就班地搞好工序銜接,如果哪怕是柴油機上掉下一個固定螺絲,或是泥漿泵少了一個泵壓,或是崗位工人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影響到鉆井施工的正常進行。正是這一個個小小的細節連成為一個大系統,沒有每一個細節的安全作保證,就沒有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可以說,每個企業現在各種制度規范很多也很具體,也非常適用,但為什么有些事故卻屢禁不止呢,有些造成人身傷害的事故還是時有發生呢?其實,并不是我們沒有制度,而是我們沒有踏踏實實地去執行,在制度執行過程中沒有注意到每一個細節的狀況。麥當勞創始人克洛克說:“我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經營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德魯克說:“管理好的企業,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早已被預見,并已將它們轉化為例行作業了。”結果由過程而來,細節與成敗相連,以細節制勝,憑細節發展,這才是我們工作的根本。企業員工應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注重每一個細節,追求一種習以為常的“平淡”,在崗與崗之間、工序與工序之間、人與人之間建立一種順暢的溝通與協作關系,追求每一個細節的完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從“平淡”中產生偉大,在“平淡”中創造出神奇。
三、細節產生效益,創新發展求精細
市場越來越規范,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空間逐步縮小,打開精細管理時代盈利的金鑰匙就是追求細節的完美。近年來,國有企業盡管在管理上取得了一些進步,精細化管理程度有了提高,但仍然存在粗放管理現象,在追求細節效益上缺乏重視和手段。這就要求我們事前要深思熟慮,事中要精耕細作,事后要總結對比,達到最少返工和獲取最佳效益的目的。追精求細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方式,在細節上下的功夫不到,精細管理水平就很難提高,往往會付出更大的成本。當前,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各企業都抓緊進行設備的更新改造,進行實用技術攻關,掌握科技前沿技術,綜合實力都在增強,技術上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小,“硬件”設施表面上的優勢不再明顯,“硬件”上的競爭趨于平緩,而在“軟件”方面,即精細方面的競爭將更加趨向白熱化。真所謂“針尖上擺擂臺,拼的就是精細”。在管理上精益求精,在生產運營上按資源配置合理化、效益最大化組織生產,深入挖潛增效,注重一個個細節,杜絕成本的流失和浪費,靠品牌贏得市場。
四、細節造就完美,把敬業變成習慣
企業品牌靠每一個人來塑造和維護,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生產作業的狀況,什么樣的隊伍完成什么樣的工作任務。基于這種認識,培養員工的細節意識和愛崗敬業精神,靠細節完美來保證整體完美就成了企業的重中之重。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完美,但應該有一個追求完美的心態,并將其作為工作習慣。目前,很多企業雖然有遠大的目標,但在具體實施時,由于缺乏對完美的執著追求,缺乏敬業精神,事事以為“差不多”便可以,由于執行的偏差,導致許多“差不多的計劃”,到最后一個環節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企業運行過程中經常面對的都是一些看似瑣碎、簡單的事情,卻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出現漏洞。這就要求企業員工要以一種恒定的敬業精神,忠于職守,做好每一項工作,杜絕工作中的失察和失誤,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與魔鬼在細節上較量,達到管理的最高境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所以說,企業要做大做強,要靠每一位管理者、靠每一位員工素質的提高。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大批的敬業者,需要大量的以企業為家和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有識之士。凡事無小事,要花大力氣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細,拒絕浮躁,堅持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通過頑強拼搏,磨練意識,陶冶情操,把敬業變成習慣,達到浮躁被扎實所代替,沖動被理智所折服的理想境界,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
(作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管學院大慶石油管理局鉆探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