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整體企業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國家經濟支柱的許多主體企業,已經由原來的產權與經營一體化的國營企業變成了現在產權與經營分割的國有企業,經過多年的轉型和改造,已經形成了由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個體企業、股份制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等多種所有制并存的企業形式和產業結構。面對如此復雜的企業結構,還要不要思想政治工作?怎樣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當前從事企業政工工作者必須面對的一個全新課題。
如何才能抓住政治工作的特點和基本點,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應當成為一切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面臨的任務。這些工作,千頭萬緒,任務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任務之一:“三觀”教育仍是永恒主題
“三觀”教育,就是對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的基本教育。
首先是世界觀。因為世界觀是一個人對于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的觀點,決定了一個人對于某一事物或一切事物的主觀態度。由于每一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個人認知水平和文化環境不同,對同一問題的觀察視角也有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就會形成不同的看法,這種看法就是世界觀。世界觀不同,則對同一事物的態度就會不同。所以,關于世界觀的教育就是對于人的主觀意識的教育,也是對于人的行為傾向和指導思想的教育。因此,就是要通過世界觀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始終能夠在思想上建立起對待事物的客觀認知態度,建立起科學的思維方法,用客觀的、科學的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形成正確和向上的思想意識。這一點,在任何時候也不會過時。
其次是價值觀。事物的價值,本身決定了一個事物在人們心中的珍惜程度和份量。價值觀是人們對于這種珍惜程度和份量的主觀看法。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事物價值的看法和價值取向是不一樣的。因而它只能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也就是說,它僅僅是人們對事物的主觀看法而不是客觀度量。同一種事物,有的人可能看得很高、很珍貴,那么他就會很珍惜,很愛護,就會很自然地產生出一種追求、向往和傾向性行動,相反,而有的人則看得很低,甚至分文不值,那么他就不會再去珍惜它、愛護它,也就會從內心去鄙視和拋棄,就不會主動地去靠近它。因此,價值觀也決定了一個人對于事物的主觀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決定了人們的行為取向。當然,這種看法包括了對一般事物的看法和對于自我價值的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為如此。
其三是人生觀。人生觀決定了一個人對于人生的基本看法。也是人們對于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也同樣決定了人們的態度。如果一個人對于人生的看法是積極的、樂觀的,那么他就會感覺到人生的真正意義,就會產生出一種永不懈怠的思想情緒,就會有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情趣和沖動。相反,如果一個人對于人生的基本看法是悲觀的,是消極的,那么他就不可能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人生,就會產生出一種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思想意識,就會有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思想傾向,再嚴重一些的話就會滑入深淵。因此,人生觀的教育仍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們的基本任務。
一句話,盡管企業整體結構發生了變化,但政治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并沒有變,作為人應當具有的基本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沒有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教育不僅沒有過時,而且還需要加強。
任務之二:國格、人格教育要堅持不懈
社會進入市場經濟以后,人們的思想底線很容易發生變化,經濟社會中一些人對于金錢的過分追求有可能產生出一種追求和動力,但也很容易導致人格人品的下滑,如果控制不好,有時候甚至會很容易走向墮落,走入歧途,弄不好就會干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沖破國格人格的底線。這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當防止的。所謂格,就是規格,就是尊嚴。國格、人格,說穿了就是要在我們的每個行動中,永遠保持的我們國家應有的尊嚴,我們個人應有的尊嚴。如果一個人喪失了這種尊嚴,就是喪失了作為人應有的氣節,就是沖破了一種行為水準的底線,是十分危險的。我們要通過一定的思想教育,使我們的受教育者懂得,盡管進入了經濟社會,但它并不是不要我們應有的基本的政治本色,不是不要我們的國家和個人自身的尊嚴,不是不要克己奉公、艱苦奮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知難而進和勤奮奉獻的民族傳統,不是不要我們自尊、自強、和自重的民族氣節,不是不要我們應有的理想和政治信念。所以,在當前企業結構相當復雜的情況下,進行國格人格教育實際就是進行理想與信念教育,就是民族氣節教育。理應成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任務。
任務之三:榮辱觀與信念教育將成為全新課題
知價值,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這種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是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錦濤主席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論述就是對這種美德的概括描述,是作為一名中國人做人的基本出發點。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就是要永遠地分清是非,弘揚正氣,建立起清晰而又永不過時的是非標準,并用這一標準去約束和指導我們的行動。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非常豐富,它包括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思想內涵。是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文化精髓和時代要求而形成的基本人格基礎和道德規范,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品行和起碼要求。因此,無論是在什么樣的企業結構中,無論它的所有制形式如何,榮辱和信念教育都將是一種基本教育,都將不會過時。在當前,這種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單位:西安未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