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媒介智訊最新數據顯示,2006年全年中國廣告花費達287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8%,增幅與去年持平。中國廣告市場正在改變持續(xù)高速膨脹的狀態(tài),逐步進入理性發(fā)展時期。
總體來看,電視媒體的廣告花費依舊遠遠領先于其他各類媒體,同比增長18%,增幅居第二。而增幅最大的是電臺媒體,實現(xiàn)24%的增長。報紙的廣告花費雖然總額位居第二,但增長幅度最小,僅為4%,依舊沒有走出低迷局勢,但扭轉了去年負增長的態(tài)勢。戶外廣告并沒有持續(xù)原來的熱度,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從去年19%的增幅下降至今年僅為9%。而雜志廣告達53億,增長幅度實現(xiàn)10%。
2006年廣告花費前五大行業(yè)沒有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但化妝品浴室用品的增幅陡降,增幅名列所有行業(yè)倒數第三。一部分原因可能源自寶潔策略的調整,作為一個成熟的行業(yè),日化行業(yè)的廣告市場正在日趨飽和。而今年增幅最快的五大行業(yè)分別是飲料、金融投資保險、郵電通訊、清潔用品和交通,其增幅分別達48%,33%,31%,31%,29%。隨著入世保護期的結束,2006年底,中國金融業(yè)全面開放,競爭升級是必然的趨勢,這將會帶動金融行業(yè)廣告市場的蓬勃。
2006年全媒體廣告花費TOP5品類
一、金融投資保險
2006年的中國金融行業(yè)隨著入世保護的解除,已經呈現(xiàn)出充分競爭的態(tài)勢,廣告市場也隨之火熱。2006年金融投資保險行業(yè)廣告花費上升33%,而這一數字在去年是28%,這意味著金融廣告正在加速。
而從今年的表現(xiàn)來看,金融投資保險行業(yè)是表現(xiàn)最為出眾的,花費飆升377%。2006年是中國老百姓的“理財年”,隨著股市火爆一掃多年的陰霾,理財市場崛起,一系列金融投資產品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廣告策略反應市場策略,面對國內如此巨大的理財市場,廣告也隨之蠢蠢欲動,2006年底,金融投資產品廣告花費出現(xiàn)強勁上揚也就在意料之內,尤其是11月、12月時,廣告花費出現(xiàn)陡增,這與其中基金類廣告的上揚有著密切的關系。
同時,銀行也是今年金融市場最受關注的焦點,改革、并購、上市、全面開放等動作讓競爭格局變得耐人尋味。銀行廣告增幅達38%。從TOP10品牌來看,目前以國資銀行為主,不過大多數銀行在廣告投放上的力度充分釋放,其中農行、中行、工行、中信、興業(yè)都呈現(xiàn)50%以上的增長,無論是國有四大銀行還是股份制銀行都日益注重與用戶的溝通。
二、汽車
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變化目不暇接,政策上對環(huán)保節(jié)能型小排量汽車的扶持讓車市消費導向也緊隨其變;自主品牌日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二三級市場成為汽車行業(yè)不容忽視的汽車消費新增長點……這一切隱喻著車市的成長和成熟。汽車廣告市場隨之復蘇。從CTR,數據顯示,汽車廣告在2006年結束了萎縮的趨勢,廣告花費和投放品牌數都呈現(xiàn)大幅回升——廣告花費增長38%,品牌數增加82個。
從媒介策略來分析,2006年,汽車廣告花費正在進一步向電視傾斜,而報紙的份額明顯萎縮,這與去年新車推廣,全面推動品牌建設的情況不無關系。我們也看到,2006年新投放的品牌較多,因此利用電視這種受眾覆蓋最廣泛的大眾媒體來迅速打開市場,而報紙廣告更多承載一些促銷信息,因此在2006年其優(yōu)勢未能突出。
三、嬰幼兒奶粉
嬰幼兒奶粉的廣告市場連續(xù)兩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上漲,而進入2006年投放廣告的品牌數達76個,有了明顯上升。且從廣告花費TOP10品牌來看,中外品牌混戰(zhàn),相互對持,其中雅培的增幅最高,達360%。嬰幼兒廣告市場值得關注,高速增長將持續(xù)一段時間。
四、手機
CTR數據顯示,2006年手機廣告花費僅比去年同期增長3%,并沒有活躍表現(xiàn)。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手機市場格局已經基本成型,沒有太多懸念。但3G技術的革新會帶來新的一輪競爭。然而,2006年3G牌照一直懸而未決,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手機制造商都持觀望態(tài)度,更沒有采取鋪天蓋地的廣告戰(zhàn)術,但劍拔弩張的局勢還是很容易感受到的。2007年必將有所動作,無論是逐漸過渡,或者是引入新的競爭者。整體這一行業(yè)的競爭格局將由于牌照的分配而重新規(guī)整。3G也將引發(fā)新一輪的手機生產商大戰(zhàn),“換3G手機”的熱潮必然伴隨著鋪天蓋地的廣告而來。相信在這一情形下,手機廣告市場會迎來下一個井噴。

從2006年的投放格局來看,歐美品牌的廣告份額最高,這與諾基亞和MOTO的強勢不無關系。國產手機品牌在廣告投放上力度也不小,占13%的廣告花費,其中商務通表現(xiàn)最為突出,名列廣告投放TOP10品牌,且漲幅達524%。2006年底,NEC正式宣布退出中國20/2.5G市場,日系手機(除索愛)已逐步退出中國市場,廣告市場也隨之衰退。日系手機廣告市場份額僅占8%。
總體來說,2006年的廣告市場在預料之內,但是隨著奧運的臨近,電臺的樂觀發(fā)展、金融行業(yè)的崛起,3G技術引發(fā)的熱潮、新媒體創(chuàng)意的層出不窮,相信充滿暗涌的廣告市場將繼續(xù)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