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簡子以襄子(春秋末晉國四卿之一)為繼承人,董安于說:“無恤(趙襄子本名)沒有才能,現在為什么把他立為太子?”簡子答道:“無恤能為國家忍辱負重?!?/p>
有一天,智伯(春秋來年晉國四卿之一)和襄子在一塊喝酒,把酒灑到襄子的頭上,大夫讓殺智伯,襄子說:“先君教我要為國家忍辱負重,哪里能說要殺人呢!”過了十個月,智伯在晉陽這地方把襄子包圍住,襄子分兵去打他,結果把智伯打得大敗,把他的頭骨漆成酒器。
這是《權謀書》記載的一則故事,作者劉向將之概括為“忍辱負重能成大事”,但這一故事所包含的內容卻并非如標題那么簡單。春秋末,智、韓、魏、趙同為晉國四卿,但當趙襄子繼任之時,四大家族已經形成智氏一強而韓、魏、趙三弱的局面,所以趙襄子不得不忍辱,但又不能只忍辱。用最近熱播的《大明王朝》中的臺詞來概括,他其實是在“三思”而后行——“做官要有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叫‘思?!?;躲到人家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了,往后該怎么做,這就叫‘思變’!”
趙襄子明了當時四大家之間的力量對比,“思?!倍渲械奈kU,化解的方式就是“思退”,通過忍辱而躲到智氏不再注意的地方,此后方能“思變”在晉陽大敗智伯?!叭倘柝撝啬艹纱笫隆迸c“三思”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只不過一個含蓄,一個直白而己。
這就是劉向的《權謀書》,一本用含蓄的方式闡述某些經驗的書籍,一本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的書籍。一本書能夠流傳幾千年,說明了什么,不就說明它有價值嗎?我們今天的作品,多數今天讀了明天就可以扔了,能夠流傳到明年就不錯了。
而且,這本書還總結了先秦和春秋戰國時期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思想,他們的經驗教訓對于現代人走進社會、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有一定的幫助??梢哉f《權謀書》是一部中國特色的成功學教科書,它的意義和價值一點也不亞于卡耐基的作品。卡耐基的成功學更適合西方人,而劉向的《權謀書》更適合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