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必須 改變“以藥養醫”現狀
醫藥行業關系國計民生,擔負著我國13億人口健康的重任,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但目前處境十分困難。“以藥養醫”影響合理用藥,加劇藥品濫用,滋生腐敗。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華東醫藥集團公司董事長李邦良建議國家從根本點著手,盡快改變“以藥養醫”現狀,推進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李邦良建議,國家應積極推進“醫藥分開”,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醫藥分開”是改革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建議對現有醫院的門診藥房逐漸剝離,使門診藥房社會化,打破醫院對醫藥市場的壟斷地位。國家在制定醫藥產業政策時,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不能各自為政。“以藥養醫”由來已久,影響深遠,藥品的科研、生產、流通、使用都受到影響,要徹底改革絕非易事。因此有關部門需統一思想,加強協調,把改革“以藥養醫”機制作為一項最重要工作,協同推進。
上海2010年初步實現居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衛生服務
上海市衛生局日前發布《上海衛生發展“十一五”規劃》,宣布到2010年,初步實現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初步建成為亞洲醫療中心城市之一的都市。市民的主要健康指標保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平均水平,平均期望壽命保持80歲以上,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分別控制在5‰和1/1萬以下。
在“十一五”期間,上海將規劃建設市婦幼保健中心,加強全市婦幼保健工作的統一管理。戶籍人口孕產婦和0~6歲兒童保健管理覆蓋率保持95%以上;提高外來人口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和兒童保健管理率;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和產前診斷工作,努力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上海每個街道、鄉鎮必須設置1所政府開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確保每新增5萬~10萬居住人口,由政府增設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郊區每個中心村設置1個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門診設置以全科門診為主,不設專家門診和聯合病房,完善約定服務,推進中醫適宜技術進社區,使居民常見病、多發病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首診在社區。
此外,上海將積極推進以社區衛生為切入口的公立醫療機構綜合改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和醫保總額預付制,建立與服務量、服務質量、社會滿意度緊密聯系的新型考核分配制度,切斷逐利鏈條,改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運行機制。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區縣、市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海南對20多個單病種價格將實施上限規定
記者近日從海南省物價局獲悉,預計在2007年6月,海南省物價局將實施對單病種實行限價規定,屆時將對20多個單病種價格實施上限規定,另外還將對藥品實施集中招標議價陽光采購,實施招標后將使藥品價格水平有明顯的下降,估計降幅將在20%左右。
看病貴的問題一直是老百姓的心理負擔。海南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說,2007年該局將把民生問題作為工作重點,采取多項措施著力解決群眾看病貴問題。
據介紹,海口市各大醫院切除闌尾手術費平均高達1092元,居全國首位。2007年物價部門將對闌尾炎等20多個單病種實行限價管理。切除手術的醫院最高收費規定上限。另外,還要制定全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醫療機構的藥品實際加價率,將其控制在15%左右。
海南省物價局將采取措施降低藥品投標價格,規定招標藥品不得以高于藥店價格投標,切實減輕患者藥費負擔。禁止實行科室承包,禁止醫務人員的工資同藥品銷售收入掛鉤,規范用藥行為,嚴禁開單提成、索要或收受回扣,堅決制止亂漲價、亂收費。對市場調節價藥品和醫療器械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監管。必要時采取流通環節加價率、最高限價等措施,抑制價格的不合理上漲。
據了解,近年海南省價格主管部門通過采取降低藥品價格、改進藥品定價管理等措施,切實減輕了群眾的負擔。2006年海南省降低了臨床檢查常用的、價格矛盾比較集中的91項常規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平均降價幅度37%,最高降低幅度68%,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近億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