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識別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近日,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專家就如何識別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對消費者進行了提示。
據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監管處負責人武永峰介紹,如今市場上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屢見不鮮,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學會識別真偽。首先應查看廣告刊發時,是否有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廣告批準文號。其次,廣告中功效的內容不能超出批準說明書的功能、主治或適應證。
武永峰說,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含有如下內容的屬于違法廣告:
⑴含“根治”、“不反彈”、“國家級”、“最先進科學”、“最高技術”等絕對化語言。
⑵含“無效退款”、“無毒副作用”、“保險公司保險”、“服用一至幾個療程病癥全無”等承諾。
⑶含利用醫藥科研單位、學術機構、醫療機構為產品的功效作證明和肯定,或聲明該產品被這些機構推薦為治療疾病、康復保健的唯一或最佳產品等內容。
⑷含治愈率、有效率以及獲獎等內容。
⑸含患者來信、感謝信等為產品的功效作證明等內容。
⑹保健食品廣告中,聲稱可以治療糖尿病、腫瘤等某種疾病。
警惕感冒治療中的3個誤區
上海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白春學教授在一堂生動的公共衛生講座中向公眾提出:感冒需要積極對待,最重要的是全面對癥治療,無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普通感冒慎用抗病毒藥物。目前,人們在感冒治療中存在3個明顯誤區。
一是認為感冒可治療也可不治療。普通感冒是人類面臨的主要公共健康問題,但是公眾對普通感冒的治療卻不夠重視。成人每年平均會感冒2~4次,兒童平均4~8次,通常表現為咽痛、鼻塞、流涕、打噴嚏、流淚、發熱、咳嗽、頭痛及全身的酸痛。針對這些癥狀,需要積極及時對癥治療。除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外,一旦處理不當,小小的感冒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如鼻竇炎、支氣管炎、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
二是認為感冒加用抗生素可以縮短病程。70%~8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即使是咽痛和發熱,大多數也由病毒引起,所以抗生素的使用不會縮短病程。但臨床調查顯示,醫院門診75%的感冒患者要求使用抗生素,其實這樣不但無效、增加開支,更主要的是,濫用抗生素會導致人體菌落失調,甚至產生抗藥性。
三是認為感冒大多數由病毒引起,需要積極抗病毒治療。事實是,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類,很難確定引起這次感冒的病毒是什么,而且目前也沒有針對哪一類感冒病毒特別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無法進行特異性治療。抗病毒藥物都有一定的肝損傷副作用,通常選擇在發病初24h內使用才會有較好的抗病毒效果,因此要慎用。
白春學教授指出,治感冒盡量只服用一種藥。選擇合理的復方制劑很重要,不要幾種藥物一起服用,這樣會增加不良反應,也會增加醫藥費用。
多數失眠者療法不當
福州市第一醫院院長黃俊山告訴記者,普通人群中對失眠采取的對策有:服安眠藥的占33.4%,少喝茶、咖啡的占32.9%,主動就診的占22.3%,服中藥的占14.5%,喝酒的占13.1%。從醫學角度看這些措施大部分是不正確的。
黃俊山說,對于失眠者,排除失眠困擾的正確做法是:首先不要將失眠看得太重,日常生活中該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國人群中有輕重不同睡眠障礙的人占1/3~2/3,許多人照樣成就了偉業。
其次,尋找、消除導致失眠的原因。失眠的原因主要是疾病、心情、環境和藥物4個方面。找到影響睡眠的原因后,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消除,便可以安然入睡。如果是因為工作、生活等重大變故,在一段時間里睡不好是正常人的反應,這時候需要面對現實,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生活節奏和心態。
最后,治療辦法有教育及行為干預,也可配合藥物治療。黃俊山提醒,安眠藥不能隨便服用,治療失眠的藥物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慎重選擇。
黃俊山建議,隨著患睡眠障礙的人數增多,一方面醫院逐漸在開設睡眠障礙門診和建立睡眠實驗室,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廣大青年中進行挫折教育,增強他們應對挫折的能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