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黃油菜花的香味彌漫整個瑪嘉溝蜿蜒的山谷,地上絢麗的花朵裝扮著瑪嘉溝華麗的衣衫,耳邊溫馨的風兒演繹出一首典雅浪漫的樂曲。深遠藍藍的天空下,潔白的云朵悠悠。趁著這濃濃的游興,相約一批攝影、文學發燒友來到瑪嘉溝采風。
瑪嘉溝距小金縣城80公里,距馬爾康62公里,溝內植被豐盛,山青水秀,景觀獨特。我們一批發燒友向瑪嘉溝進發,開始徒步之旅。
走近具有嘉絨藏族建筑風格的瑪嘉溝山門,它的右邊矗立著一座白塔,斑斕的彩帶在微風中飄動,在晨光下顯得格外古樸自然。穿過山門,一座T型梁橋橫跨在夢筆河上,那蜿蜒的小河,悠悠地從這里流過,那清清的河水慢慢地伸向遠方,飽嘗濃情的歲月,漸漸地消失在綠樹簇擁的遠山盡頭。
越過大橋,前面是瑪嘉溝景區導游圖,經過一段彎曲的公路,映入眼簾的是瑪嘉溝溝口的亭子,它建筑在小河上,造型獨特,圖案別致。穿過山門,筆直的公路指向樹林深處,兩旁的樹木蔥蘢挺拔。路邊的小溪歡快流淌,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我們情不自禁地都跑到小溪邊,掬一口清涼的山泉,拍拍清澈的浪花,瞄瞄黛色的遠山。順著小溪而上,夾岸高山,雜樹叢生,林中溪流時緩時急。平緩時,溪水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時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成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形狀各異的瀑布。不經意間,我們已經到了小至布朗瀑布,溪水從林中高崖上飛速而下,水霧在半空中彌漫,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條條彩虹,讓人著實驚嘆。“瀑布杉松常帶雨,夕陽彩翠忽成嵐。”同行的發燒友疾呼:“猶如花果山的水簾洞也!”
這條深藏在原始森林間的瀑布,到了冬天又是一番景象。記得我們前次到瑪嘉溝進行旅游資源調查時,目睹了它的奇觀。我們調查組一行在村干部的帶領下,踏著齊膝的積雪,通過一段崎嶇的不是路的路,飽覽了它的美麗的容顏,懸崖掛滿了各種形狀的冰柱,林間陽光的斜射下,五彩斑斕。
我們穿過原始森林,到了情侶夢幻林,曉霧將歇,群鳥相鳴,嚶嚶成韻。滿山紅的藍的映山紅、各色樹葉、綠色的小樹木、雜草、翠生生的竹葉,撲面而來,一股夾雜著各式花香的涼氣,從身邊掠過,像是整個身體被過濾了一般,舒服極了。漫步在雜草叢生的山野里,青林翠竹,各具情態。大家默默無語,仿佛都沉醉在這迷人寂靜的林間,體味著生活樂趣,感受著至真至純至美的熏陶,還有那如黛如煙的歷久經年的中國山水畫卷般的生活大底色,猶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晚秋的景色令人心醉,那些樹葉好像人們一吸氣就會飄落下來,而它們卻仍然以金色的驕傲向天際舒展著,哪怕是一片紅葉也代表著整個秋天。
走出叢林,眼前豁然開朗,我們來到了格巴棚。白云在湛藍的天空浮游,太陽在哈達般的云彩中穿行,橙黃的草甸上蜿蜒的小河靜靜流淌,猶如一條綢帶輕輕地拂過,水草輕輕地梳理著河床,水底的石子歷歷在目。半山的樹木,紅、黃、綠交相輝映。來到五色湖,湖底色彩斑斕,湖邊的樹木黃綠錯綜,倒映在水中。浮萍連著四周,水草在湖底蕩漾。悠閑的牛羊盡情啃食含有豐富乳汁的酥油草,毛色分外發亮,耳畔響起嘉絨姑娘悠悠的牧歌,與清風流水應和,他們歌唱甜蜜的愛情,歌唱幸福的生活。
在悅耳的歌聲中,大家穿過高大的松柏林,爬到山腰,來到了美麗的月亮湖。“千里橫黛色,數峰出云間。”群峰積聚,爭高直指,兩岸石壁,五色交輝,月亮湖就靜臥在這群峰之間。如云的山峰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見。大家蹲在湖邊,將片片紅葉放入湖中,紅葉隨波逐流,波光粼粼,恰是一群疲憊的航船駛進了溫馨的港灣,各種拍攝武器從不同的角度瞄準了這絕佳的景致,近有紅葉、波光,遠有藍天、白云、雪山……大家毫不吝嗇地摁動快門,盡情地吸吮大自然賜予的甘甜。
曾記旅游資源調查時,正值隆冬季節,月亮湖上厚厚的冰層覆蓋了整個水面。雪霽天晴,陽光斜射格外好看,雪白得有些耀眼。雪映寒光,晶瑩著久違的美麗。調查組的同志們在冰面上玩耍、嬉戲,有的坐在石板上叫人推,有的騎在樹枝上等人拉,有的在冰面的積雪上映人影,有的堆個雪人……忘記了寒冷,忘記了疲憊。最后來個合影,才依依不舍離開月亮湖。行走在松柏林間,那一樹樹的凋零,只有雪松,偉岸令人稱奇叫絕,漂亮得如同只差禮物點綴的圣誕樹,仙風不減,道骨清奇。遼闊的蒼穹、染黛的群山、樹須綴飾的枝椏,正如一副寫意的水墨畫,傾訴著冬的穩重與純潔。唯有那俏皮的雪花,穿過枝間的罅隙,欲想在偏安的一隅掩蓋自己飄飛的心絮,卻在不經意間,讓樹梢牽住所有的事,懸掛在枝頭,玲瓏剔透。
今天,我們這批攝影發燒友就不能觀賞這樣的精致了。“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冬風如姜芥。”如煙的秋風輕輕地拂著臉龐,帶來一絲絲的涼意,“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陣陣秋風吹在身上,頃刻間,涼意遍布全身。此時,夕陽的霞光映紅了山尖,萬獸峰、春場棚牧場、春場蛇曲河、小海子、喇嘛洞、太極蓮花轉水泉、童子拜蓮臺、佛冠山、石兔頂、將軍崖、大門崖、黑海子、盤羊谷、觀海崖、古戰場梁子、東波塘、雞冠崖、滑石片、鷹崖、獵人峰、銀棚子瀑布在余暉下格外的嫵媚,那牧人的棚子上早已炊煙裊裊,是那樣的寂靜祥和。
看見炊煙,大家才感覺一陣饑餓襲上心頭。伴著夜色的來臨,我們走進了散落在春廠棚的牧人棚子里。好客的牧人,將噴香的燒饃饃、醇香的酥油茶、清香的野菜端上了桌子,經過一陣狼吞虎咽,桌上的東西一掃而光。肚子不再鬧意見了,敏感的鼻子又聞見了一絲的酒香,大家圍著火塘,喝起了轉轉酒,酒杯在手中穿梭,青稞酒在胸中流淌,在火光的映照下,大家的臉龐有些粉紅,不知是酒的威力,還是火的功勞。杯杯斟滿了喜悅,火光跳躍著快樂,淳樸的親情,瞬間溶進我們生命每一個角落。月亮已經升至高空,萬籟俱靜,似乎連牛反嚼的聲音都能聽見。在這個靜謐的夜晚,由于旅途的勞頓,大家早已呼呼大睡。
此刻的我思緒萬千,這山間沒有疲憊、刻板、機械的都市生活,喧囂、嘈雜、競爭離我們遠去。這里只有寧靜,一種曠世的靜謐。我期待著平靜,神往著無欲無念的靜寂。我想:那晨起的每一個日子,定會點燃熊熊不息的濃情烈火,唱起高昂激揚的生命歡歌,走向那火紅歲月,書寫那豪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