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介紹中成藥膽寧片的臨床研究和應用現狀。方法:檢索相關文獻,并進行分析、歸納。結果:膽寧片具利膽、消炎、防石、抗肝臟脂肪變性、溶石、抗自由基等作用;臨床上對于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脂肪肝和便秘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結論:膽寧片臨床應用廣泛,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其臨床應用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
關鍵詞 膽寧片膽石癥 膽囊炎 脂肪肝 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07)05-0222-02
膽寧片是臨床上治療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的常用中成藥,自上市以來在基礎藥理研究和臨床試驗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將膽寧片的藥理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進展作一綜述。
1 藥理研究
膽寧片具有多種藥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利膽作用
動物實驗顯示,膽寧片能顯著提高肝Na+-K+-ATP酶活性,降低Mg2+-ATP酶活性,增強肝細胞膜鈉泵功能,提高膽汁中膽汁酸含量,使肝細胞分泌膽汁量增加,具有促進膽汁分泌的利膽作用,且膽汁流量與治療劑量有依存關系,隨藥物劑量增加而遞增[1]。
1.2 消炎作用
通過對模型肝膽組織的病理與超微結構的電鏡觀察,發現膽寧片能使豚鼠膽囊炎癥減輕,膽囊上皮細胞基本恢復正常,細胞吞飲活動增強,上皮中暗細胞增多,膽囊上皮功能增強,證實了膽寧片具有消炎功能[1]。
1.3 防石作用
許多學者對膽寧片防止膽色素型結石和膽固醇型結石的形成方面進行了藥理和臨床研究。
1.3.1 膽固醇型結石的防石作用
觀察膽寧片對于實驗動物膽囊膽固醇型結石的作用,結果發現膽寧片組成石率為17%,顯著低于致石組的73%,其致石指數(LI)及血甘油三酯(TG)與肝脂肪變性亦顯著低于致石組。可以認為膽寧片對于膽囊膽固醇結石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可緩解肝脂肪變性[2]。
促成核因子是膽固醇結石成核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ELISA法監測了正常人及結石患者的血清和膽汁中33.5kDa泡蛋白濃度(迄今為止文獻報道最具有病理學意義的促成核因子),發現膽寧片能降低血清和膽汁中的33.5kDa泡蛋白的含量,改變膽汁中膽固醇的成石趨勢,具有預防膽固醇型結石進程的作用[3]。
1.3.2 膽色素型結石的防石作用
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力在膽色素型結石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動物實驗證實,膽寧片能明顯降低肝臟、膽汁中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力,降低膽汁中游離膽紅素和鈣離子含量,從而逆轉成石趨勢,使實驗動物成石率由86.66%下降至28.66%(P<0.01),具有預防膽色素型結石形成的作用[1]。
1.4 抗肝臟脂肪變性
肝臟的脂肪變性可引起膽汁分泌異常,造成肝膽管結石和脂肪肝。膽寧片能使變性的肝細胞超微結構恢復正常,肝臟的脂肪變性率由92.31%下降至35.72%(P<0.01),有非常明顯的抗脂變能力[1,4],其可能機制之一是通過提高肝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降低過氧化脂質,減少分子間的聚合反應[5]。
1.5 溶石與排石
在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中發現,膽寧片具有融解膽結石的作用,其溶石療效與熊去氧膽酸(UDCA)相似,其作用機理之一是增加膽汁中膽汁酸的含量。
2 臨床研究
膽寧片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尤其是治療慢性膽道感染和膽石病方面有較多的報道。
2.1 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
在一項對492例慢性膽道感染和膽石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對照研究中,服用膽寧片5片tid,9個月療程治療,總有效率為90.66%,優于對照的膽通、熊去氧膽酸治療組;同一項臨床中,在進行體外震波碎石后,使用膽寧片進行治療與熊去氧膽酸療效相當,在溶石效果方面無顯著性差異[6]。
另一項對287例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發現,以相同用量膽寧片治療,3個月為一觀察周期,總有效率為95.83%,優于對照藥物利膽排石片的總有效率(83.21%)[7]。
2.2 術后綜合征
對于膽囊炎和膽石癥的治療,膽囊切除術一直是手術治療的金標準,但在術后存在術后綜合征的困擾。有報道表明,應用膽寧片能有效應對術后綜合征,對術后右上腹脹悶不適、肝功能、B超及膽總管寬度等具有明顯改善作用,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8]。
2.3 脂肪肝
脂肪肝作為一種常見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有學者發現,膽寧片在治療慢性膽道系統疾病時,并存的脂肪肝也可得到控制和改善,隨即展開了膽寧片治療脂肪肝的臨床研究。
在一項232例的多中心、開放、非隨機的臨床研究中,經膽寧片治療3個月后,臨床癥狀改善率為85.8%,其中以便秘的改善效果最為明顯;轉氨酶異常改善率為78.2%,由62.00±27.41 IU/L下降至31.58 ±15.83 IU/L,血脂異常改善率為45.3%,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1%,主要表現為輕度腹瀉。證明膽寧片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有一定療效,且不良反應輕微[9]。
另一項采用多中心、隨機、陽性藥物平行對照、盲法評價的臨床研究中,經6個月治療后,膽寧片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區不適、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以及體重指數、肝功能、血脂、影像學等指標,其作用略優于對照的熊去氧膽酸,證實膽寧片對于脂肪肝具有較好的療效[10]。
2.4 便秘
膽寧片的組方中,大黃、虎杖等組分都具有通下作用,符合中醫對于慢性膽道疾病的治療準則,有助于緩解膽道壓力。因此,應用膽寧片進行便秘治療也屢見于報道。
研究發現,使用膽寧片治療(12 wk)前后,對便秘患者的癥狀有顯著改善,但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項目(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血清GPT等)無明顯變化。證明膽寧片具有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療便秘,并且在應用過程中安全可靠,可長期服用。
另一項4 wk為一療程的臨床觀察中,膽寧片用于57例習慣性便秘患者的治療,結果表明膽寧片治療便秘的有效率為92.9%,伴隨的腹脹、腹痛等癥狀相繼緩解,說明它對習慣性便秘有一定治療作用[11]。
3展望
膽寧片已經被證實在慢性膽道疾病、脂肪肝及便秘的治療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尤其在防石治療和術后綜合征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在治療脂肪肝方面,由于該領域的藥物仍然比較缺乏,膽寧片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為脂肪肝的治療提供了一種良好的選擇。隨著藥理和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相信在未來的臨床應用中膽寧片具有更為廣闊的前景。另外,應用中藥治療都有相適應的中醫證型,如能在診斷時加入中醫辨證,對癥用藥,相信膽寧片在臨床治療中將能獲得更好的效果和遠期收益。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