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思想品德課中應用情境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通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教育目的。
【關鍵詞】情境教學 思想品德課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實施情境教學是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所謂情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下面就實施情境教學談談我的一些教學心得。
一、創設材料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要使思想品德課活起來,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就是一種很好的辦法。所以,我在備課時,根據教學目標與內容,設法尋找相應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現實生活材料,到圖書館找報刊雜志,或從網上各廣播、電視中尋找情景材料。然后對情境材料進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這樣,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有利于啟迪他們的智慧,開拓他們的思維。
二、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思想品德課重在激情、明理、導行。教學中要擴展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行為習慣。如教學時,開展活動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紙面上站起來,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使之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例如:在七年級思想品德(上)“文明交往”一課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個打電話找同學的活動,讓學生來表演,切身感受禮貌用語的作用。此外,平時還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其它多種形式的活動情境,如小品、啞劇、相聲、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三、精心設問,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能動參與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適時創設問題情境,做到精心設問,巧于提問,盡量讓學生多思,使之入境。其次要大力提倡不迷信權威,敢于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對教材、復習資料、教師授課中的觀點提出質疑,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開學生的思維的大門,幫助學生“于無疑處生疑”,組成新的認識系統,促進認識的新發展。
四、運用多種媒體,創設視聽情境
多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而中學生的思維又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學生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對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營造情境、濃厚課堂氛圍創造了有利條件,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八年級思想品德(下)“維護消費權”一課中,我選取我國著名小品演員趙麗蓉和鞏漢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通過多媒體把影像播放給學生觀看。這樣,使學生在愉悅中,既掌握了知識,培養了想像力,又進行了美的心靈陶冶,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誠然,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和條件創設特定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提高學生的知識再生能力和實踐能力。只要教師運用得當,就可改變學生“課上憋得慌,考前背得慌,考后全忘光”的現象,從而達到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單位:福建永春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