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面對職高學生數學水平普遍低的現狀,職高數學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學心態,采取適合職高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職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改善職高數學教學現狀。
【關鍵詞】數學教學 職高學生
據目前調查,職高學生整體素質比較低,絕大多數都是普高錄取不上而來念職高的,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屬于被老師遺忘的角落。某些學生中考成績過于低下,數學相對其它課程顯得更差,令人擔憂,很顯然,這給職高數學老師的教學帶來很大難度。針對當前此種情況,如何提高職高學生數學水平,改善職高數學教學現況,是我們職高數學教師所關心和探討的問題。筆者根據多年的職高教學經驗,頗有心得,作為職高數學教師若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或許對提高職高學生數學水平有所幫助。
一、要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在現有招生體制中,絕大部分分數高的學生會被普高錄取,而報讀職高的學生基本上是成績比較落后的,數學科落后顯得尤其明顯。職高生們認為自己被“篩”下的原因主要是數學,所以他們會有意無意地厭惡與逃避數學,以這樣基礎和思想組成的團體就缺少學習動機和熱情,更談不上比學習,你追我趕、互幫互助,以致學習效率不高。這種情況在女生中尤為突出,已成為職高數學教學的常見性問題,同時部分學生也因此恨己無能,帶有自卑心理,降低自我要求,缺乏進一步學好數學的勇氣和信心。所以職高數學老師在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是個不容忽視的環節。數學老師可以先放低要求,從簡單著手,針對不同學生的基礎,設計數學問題的梯度和難度。在舉例題時,最好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變式題,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覺得“我也能行”。哪怕是那么一點點進步,教師也要抓住機會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以樹立學生學習信心,使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獲。要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達到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數學教師細心的觀察和引導,在備課和臨堂教學中運用適合職高學生教學方法,不斷嘗試并總結經驗。
二、要體現職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體地位
職高學生數學基礎差已成共識,有些老師在上課時,哪怕學生不懂也是從頭講到尾,甚至有時還拖課。教學任務雖然完成了,殊不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有的老師談到:“由于職高生數學基礎太差,在課堂上不敢放手讓他們去討論,即使讓他們去討論、獨立去思考,也得不出什么結果來,最后我這堂課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不了。”很明顯,這位老師所關心的是自己能否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和教學效果。也聽過某些職高數學教師抱怨:“在課堂上學生好像都能理解掌握,但課后題目還是做錯了,有些甚至就不會做。”這就很好說明了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僅靠教師平時課堂上的“灌輸”,學生自己學習數學主動性差。或許這些學生在初中就已產生這樣的被動狀況,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學習數學的懶惰心態,大腦思維達不到充分開發。所以我們數學教師要教給學生的是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而不是要學生機械模仿,否則,題型稍變,職高學生就不會做了。在平時教學中,教師適當引導是有必要的,但更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學生獨自思考并完成一些問題,哪怕是一點也總比“不經思考的接受”來的更有效果。學生只有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才能從中提煉出數學思想,形成數學方法,激發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真正體現自己的主體地位。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所在學校教研組曾嘗試以學生為主體的問題教學法。教師在課前設計幾道問題,問題的設計是緊緊圍繞本節課的重、難點以及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進行小組討論,試著去解決問題,最后再由教師去導析,師生共同解決課堂中的問題。通過課后的調查了解,學生對此種教學方法普遍感興趣,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三、創造和諧師生關系,改變教師教學心態
教師教學水平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由于某些初中學校抓升學率,照顧“好生”,忽視“差生”,導致師生關系的疏遠,使部分“差生”升入職高后心理上還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存在自卑的心理,學習自覺性也較差,有些只為了“混”完高中三年。此時除了班主任外,作為我們的數學教師,不能袖手旁觀,我們不但教書還要育人,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要多與他們溝通,多鼓勵,幫助找原因、找方法,學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創造和諧師生關系。“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作為青春期的高中生也自然會理解教師的一番心意,在學習數學上,也會自然而然受老師的引導,不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后,他們會變得非常積極,甚至會主動找老師探討問題。師生關系做好了,對教學效果能有更好的促進作用,因為多數學生對自己喜愛的老師所任教的課相對重視些。
同時,我們要設法改變教師當前的不良心態。據了解好多數學教師,抱怨目前職高學生入學成績太差,連數學最基本的知識都沒有掌握,把一切責任都歸結于學生在初中沒有學好數學,對提高學生數學水平失去信心和耐心,忽視他們已經存在的“自卑”心理。學生因基礎較差,職高要求較低,又有專業可學,他們才選擇讀職高,所以作為職高數學教師應勇于面對現實,再也不能抱怨我們的學生了。學生初中上來的基礎已成定局,要想改變學生數學狀況,唯一先要改變的是教師教學方法和策略,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影響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四、要布置適合職高生的課外練習
課外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必不可少的環節,它既可以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又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課外練習布置的如何也直接關系到職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數學成績。我們要讓課外練習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布置課外練習要體現課堂教學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學生要練什么,做為教師首先心中要有數,根據職高生的特點,重點要先放在掌握基礎知識,并能學會簡單的運用上,再布置一些開發智力,提高思維能力的題目。在書店里很容易找到適合普高生的課外練習題,而符合職高生的幾乎沒有,所以職高教師要精選一些符合職高生水平的題目,不宜過難、過深,不需跟普高相比;否則學生不會做,他們的興趣就會受到影響,積極性下降。在難度上要有梯度,筆者經常見到一些學生由于前幾道題不會做,再解下面的題就缺乏信心,所以我們既能保證學生及時完成練習,也能讓他們在體會成功喜悅的同時發展他們的智力。
雖然職高生數學總體水平不高,但兩極分化也比較嚴重,也會出現某些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所以在布置課外練習時可以增加一些提高題或選做題,讓學有余地的學生能有“吃得飽”的感覺,讓他們有更多的空間去進一步學習。對于一般學生來講,則要讓他們多訓練一些典型題或學生經常易犯錯誤的題型,才能使學生獲得牢固知識和熟練的技能。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金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