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口語訓練被重視的程度不夠,學生的口語現狀令人擔憂,為貫徹新課標精神和適應社會的需要,教師要從思想上引起學生對口語訓練的重視,從心理上、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 口語交際 現狀 對策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在這里,新課標把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到與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同等重要的地位,顯示出對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視。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口語訓練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在農村中學尤為明顯。
一、農村中學口語訓練的現狀
筆者就職于農村中學,曾對學生的口語交際情況進行過調查,從中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發言的習慣,雖然他們知道答案,但是他們更愿意等待老師說出答案;大多數同學不愿意在公眾場合(包括教室)發言,即使被點名發言的,也往往是語無倫次,一句話要停頓多次才能說完;原本私底下背得很流暢的課文,一旦當著老師或同學的面,就變得結結巴巴,甚至根本背不出來;有些同學一對人說話就臉紅……有位同學在調查表中寫道:“當要我站起來講話時,我覺得很不自在,很害怕,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說什么”。這話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同學的心理,它清楚地告訴我們,農村中學生口語交際的現狀令人擔憂。
究其原因,在于:①很多學校、老師迫于考試的壓力,而忽視了口語交際的訓練。②雖然新課標把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到與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實踐中卻沒有受到同等待遇。不少老師只是把口語附屬于閱讀教學或寫作教學之中,沒有開設專門的口語交際課,更沒有對口語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③有些學校雖也舉辦過朗讀、演講等比賽,但一學年只有一兩次,很難形成口語交際的良好氛圍。④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不過硬,害羞、怕說,也阻礙了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凡此種種,造成了當前農村中學生口語訓練的欠缺,形成了口語表達能力差的局面。
二、當今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2005年底,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言與國際交流學院派出調查人員,隨機采訪了98家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負責人,調查他們對所聘用人員的素質要求。結果顯示,在所列舉的12種素質要求中,口頭表達能力居于首位。這次調查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信息: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之一。的確,放眼當今社會,哪一個用人單位不要求面試?哪一種職位不需要應聘?外事工作、商業談判、企業公關……哪項不用口才?當教師、律師、記者、主持人、導游,搞推銷,做售貨員,誰又能離得開口才?也正因為口才是如此重要,新課標與時俱進,適時提出了中學生口語交際的目標:“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而良好的口才恰恰是讓他們受用一生的必備素養。我們的學生,不論他們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因此,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已是刻不容緩。
三、農村中學生口語訓練的對策
(一)認真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重視口語交際課
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明白口語交際在現在及將來對學生的重要性,明白口才對于很多人來說將直接影響到其事業的成功與否。要從學生的長遠利益來考慮,抱著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的態度重視口語交際課。學校應開設專門的口語交際課,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活動提供必要的場所和設備,力爭創設口語訓練的良好氛圍;老師要認真備好每一節口語交際課,深入鉆研教材,選取合適的范例,力求系統而有序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當然,只有學校、教師的重視還不夠,要從根本上扭轉口語交際課被忽視的現象,還得從考試內容、考查方式的改革上下功夫。如:可以加大口語交際的題量;可以像英語一樣設置聽力或口頭表達方面的題目。只有全社會都來重視口語交際,并把學生的口語訓練落到實處,學生的口語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二)加強對學生思維和心理素質的訓練
劉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訓練系統》中說道:“在口才訓練系統中,有兩個舉足輕重的環節:一是思維環節,一個人思維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二是心理素質環節,心理素質是否良好,決定了人們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應有的顯現”。
思維訓練是口語訓練的重要一步。從心理學原理看,思維是與語言緊密聯系的,語言所表達的是思維訓練的結果。相對于書面語來說,口語的表達對思維的要求更高。因為書面語是通過寫來表達,它可以構思,想好了再寫,寫得不好還可以修改;而口語則是邊想邊說,說前面時就得想著后面要說的話??谡Z的思維訓練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脫稿講話訓練,學生雖有準備,但不準念稿子,利用記憶把稿子上的內容說出來;二是進行即興講話,可以不定期地組織。老師現場出一個題目或話題,讓學生現場即興回答,要求思路清晰,語言組織有條理。通過這兩種方式,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從而進行有效的語言表達。
心理素質訓練也是口語訓練的重要環節。相當一部分中學生之所以不愿意在公眾場合說話,不是他們沒有說的內容,而是因為心里緊張、害怕而說不好或說不出來。對此,我們也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首先應該幫他們建立起自信心,要讓他們明白口才并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訓練得來的。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懸河、能言善辯的演講家、雄辯家,他們無一不是靠刻苦訓練而獲得成功的。像美國前總統林肯,為了訓練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論辯,如何做手勢,一邊聽一邊模仿。他還曾對著樹、成行的玉米練習口才。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少年時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被困難所嚇倒,為了克服口吃、練就口才,他常常朗誦、慢讀課文,為了準確發音,他對著鏡子糾正嘴和舌根部位,嚴肅認真,一絲不茍。我們可以借中外名人的成功事例來鼓勵他們,只要認真訓練,一樣可達到很好的效果,以此來幫助他們樹立起說好口語的自信心。其次,要訓練學生當眾說話的能力。學生越是怕說,就越要給他們當眾說話的機會。通過不斷地訓練來克服他們緊張害怕的心理,讓他們從“不敢講”到“不怕講”到“樂意講”。當眾說話訓練,是通往建立自信的大道,因為你一旦發現你能夠起立,伶牙利齒,頭頭是道地對著人群說話,那么,你在與人個別交談時就必然更具
信心和勇氣。
(三)積極有效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口語訓練課,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谡Z訓練的形式多樣,下面就本人在教學中的實踐擷取幾點:
1.加強學生讀和說的訓練
會讀是會說的前提,要教會學生會讀,尤其是會朗讀。我們知道,朗讀是訓練學生說話技能的好方法。初中語文課本所選的內容大多是名家名篇,語言優美,適宜做朗讀的范例。老師可以在朗讀上給學生做示范,或播放錄音,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懂句意;指導學生把握朗讀的技巧,如輕重音的把握,節奏快慢的處理,情感的變化等等。同時,還要不定期在班上舉行朗讀比賽,對朗讀水平較高和進步較大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去讀。做好讀這一環節,能使我們的說話準確流暢,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感情充沛。會讀之后還要會說。讀是參照范文進行,而說則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把相關的內容表達出來。就課堂教學而言,說話訓練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復述訓練,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復述或對教學內容進行再加工。如在學習小說《窗》一文時,先讓學生聽老師范讀,聽完之后,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續說結尾:假若病房又來了一位病人,不靠窗的那位病人會怎么做?通過復述和再加工,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也開發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了學生聽和說的能力。二是回答問題的訓練。我們知道,課堂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新課程標準》更加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強調了要讓學生有自主、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強調了他們的探究性學習。這些要求,都為學生的口頭表達提供了很多的機會。因此,老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機會,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互相探討,暢所欲言,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
2.開設說話課和課前三分鐘演講,專門讓學生進行口頭表達
說話課每周一節,課前三分鐘演講每天一次。每一節說話課和每次課前演講,都設置一兩個話題,可以是提前準備的,也可以是臨時準備的;可以是老師出題,也可以是學生出題。話題的范圍不限,社會熱點、學習問題、家庭關系、情感問題等都可以納入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必須脫稿進行,課堂上的說話則要求學生圍繞話題即席發言,不準用筆寫,其他同學則作評判。無論是說話課還是課前三分鐘演講,大家機會均等,說好說壞都得說。到了學期末,則由全班同學投票選出“優秀演說家”和“課堂口頭表達積極分子”,并給予一定的獎勵。由于是面對全班同學,再加上激勵機制,在演講或說話中,講話者的注意力都會高度集中,盡力展示出自己的水平;聽的人則聚精會神,希望能從講話者的講話中取長補短,好讓自己下一次有更好的發揮。這些做法為口語訓練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調動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在這種場景下,所有同學都會盡全力去做,再加上互相借鑒,同學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加強辯論的訓練
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辯題或切合學生實際的一些題材,在班上組織一些辯論會,辯論的題目如《家長該不該看子女的日記和信件》、《開卷是否有益》、《上網是利大還是弊大》、《是提倡消費還是提倡節儉》、《中學生要不要配備手機》等,老師可以把全班同學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大組,確定一到兩名主辯和若干名助辯,其他同學則組成資料查尋隊和啦啦隊,為己方提供材料支持和加油助威。不同的辯論會辯手和拉拉隊員進行輪換,以達到鍛煉所有同學的目的。辯論是口語訓練的高級形式,它是參與者的知識水平、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辯論風度??梢哉f,辯論最能體現參與者的口才水平,也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劉伯奎.青年口才訓練系統.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黃圃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