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梳理語法知識、培養對詞匯和語篇的領悟、拓寬知識面等諸方面闡述了如何有效利用英語高三教材,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關鍵詞】高三英語教材 高考英語復習 知能轉換
高三學生經過兩年的高中學習,對英語教學大綱中的詞匯、語法已全部接觸,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四會能力。那么如何在高三這一年幫助學生促進知識與能力的轉換,在綜合運用英語方面上一個新臺階呢?
英語教綱明確高三學生應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是:能聽懂語速為每分鐘120個詞的語段;能清楚和比較流暢地用語言表達主要的意思;能在30分鐘內寫出80-120個詞的短文,基本語法和常用句型無嚴重錯誤,意思表達清楚。而且高三冊教材在編寫和選材上注意了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側重培養閱讀能力。高三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引導他們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這些與高考的目的和要求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認為進行高三復習不應放棄高三教材,而應充分利用,從各方面促進學生的知能轉換。
一、利用高三教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由于高三教材的篇幅較長,文章的題材和體裁基本與考綱吻合,文章的詞匯量和難度相當于甚至高于高考的要求,因此有利于教師訓練學生速讀、概括大意、進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高三教材共16個單元。對課文我采用整體教學的方式,不割裂課文,通過上下文來教學詞匯和語法,運用各種方法理解課文,提高閱讀技能。我把1-8單元的重點放在課文教學上,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主要目的。把9-16單元的課文當作閱讀材料對待,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采用限時閱讀、回答問題、歸納中心、分組辯論等方法。
另外,教材中長句、難句較為普遍。我常常就地取材,讓學生分析句子結構,理清主從句的關系。多次訓練之后,有些學生逐漸對英語的句型、句式有了敏感性,個別學生有了扎實的分析長句、難句的功底,從而極大地促進了他們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教材進行語法項目的復習
高三冊教材語法設置的特點是每單元復習一個語法項目,并配有一些練習。如一單元要求“Review the Subject”;二單元要求“Review the Predicate”。由于在高二期末之前學生已學完了中學階段的主要語法內容,這些語法項目在高三教材中再次出現是更高層次的語言應用,高三教材中出現的語法項目注重了實踐性的原則,學生做完練習后就能基本達到語法復習的目的。教師的工作是幫助學生歸納總結,以達到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利用教材加強詞匯教學,培養學生的語篇領悟能力
通過對2006年高考英語試題的分析,我們認識到高三階段查漏補缺,加強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如2006年全國卷I“完形填空”共設20個空;滿分為30分,其中有動詞以及動詞短語6個,占總分30%,名詞和形容詞共9個,占總分45%。可見英語實詞在高考試題中占有相當的比例。再進一步分析可看出,高考完形填空非常注重考查學生對語篇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在具體的語境中準確運用基本詞匯的能力。
因此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查漏補缺,加強詞匯教學,幫助學生備戰高考:
①認讀高三詞匯(包括帶△的)。因為高考閱讀題中高三冊詞匯出現的頻率較高,且往往被學生視作“生詞”。要讓他們覺得“生詞不生”,只有加強認讀。
②依據考綱拓寬詞義。高考中常出現對“熟詞生義”(即某一常見詞匯的生疏含義)的考查,故需指導學生拓寬詞義。
③利用教材中的Word Study 練習。Word Study部分通過練習向學生系統地介紹詞匯的知識,如構詞知識、英語釋義、習慣用法等等。在要求學生做這方面練習時,我重視引導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方法,培養學生按拼讀規則讀單詞,利用構詞知識記憶單詞、判斷詞義,并通過練習自己總結規律、發現規律,自覺地運用這些規律,成為自主學習者。
④指導學生分析教材中基本詞匯的語境以及前后文邏輯關系,引導他們感悟英語語言的內在規律。
⑤堅持聽寫教材中含有重點詞匯的典型句子。
同時我們必須要引導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來提高自身對英語的領悟能力,培養良好的語感,從而熟練掌握基本詞匯的準確含義并準確使用。
四、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現行教材在高一、高二階段十分重視語篇教學,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所以到了高三總復習時,我準備重點對教材中出現過的文體,尤其是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的文體進行總結和練習。如:口頭通知、書面通知、信件、便條、看圖寫文、自薦信、描述他人等,擬采用課堂上限時作文、周記、考試中作文、辦英語小報等幾種形式,培養和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如:在進行高三冊第一單元“That must be a record!”的教學時,學習了Reading后,就布置一篇介紹體育明星孫淑偉的文章(選自1991年高考書面表達),要求學生仿照課文進行練習。這樣,通過對中學階段出現的各種文體的練習,就能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不同文體寫作的思路,為他們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打下了基礎。
五、利用教材培養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素質
現行教材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教學內容貼近現代生活,富有較強的時代氣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材的選材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他們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需要。例如:名人、音樂、體育、文學、藝術、語言、文明禮貌、友誼、飲食文化、幽默等題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中許多鮮活的人物能夠引起學生思想感情的共鳴。很多課文滲透著思想情感的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會產生較強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擴大他們的國際視野,增強愛國情懷,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教師應采用啟發式、創造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的教學目標之一,即: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促進心智、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的發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整體提高人文素養。”
總而言之,高三冊教材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應充分重視這本必修教材,用好它,對幫助學生備戰高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任長松.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
[3]劉新知.化學實驗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