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 課程技術 課程實踐
《計算機網絡技術》被學院定為重點建設課程以來,學院、信息技術與管理工程系給予了大力支持與指導,網絡教研室的老師們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幾年來,在教學大綱制定、師資建設、教材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工學結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建設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重點課程建設的背景和概況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專業基礎課。在互聯網大力發展和應用的今天,計算機網絡技術基本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成了計算機專業類學生必不可少的專業素質,因此該門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使該門課程的教學更有實效,將這門課程定為重點建設課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舉措。在該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按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充分體現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教學過程推行“任務驅動法”和“案例式”教學,使教學過程的針對性更強。加強師資培訓,打造了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和網絡基礎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實訓環境,保證了動手能力的培養;試行“工學結合”,完成了平湖監獄減刑假釋系統,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使參與老師得到了很大的鍛煉;編寫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實驗指導書》講義,使實驗過程更加規范化;考核過程注重“過程式考核”,加大實訓所占比例,使實訓效果更加明顯。經過兩年的努力,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的總體教學效果得到了學院、同行和學生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二、以人為本,注重師資建設
本課程現有在職教師5人(師生比例為1: 120),其中有副教授1人,占20%,講師2人,助教2人;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人,占40%;有黨員教師2人,占40%;教師平均年齡31歲,年齡結構及知識結構合理。
本課程歷來重視師資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課程建設的核心。每學期教研室都定期舉行教學研究和學術研究,鼓勵富有創意的教學改革。在以教學改革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使師資隊伍在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的同時,科學研究能力和水平也得以快速提高。目前4名教師獲得“雙師型”教師資格。
近幾年系里安排教師參加過的培訓有:HCSE培訓與認證,有一人取得了HCSE證書;4人參加過LUNIX培訓,并取得了相應的證書。
本課程教學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整個教學隊伍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無私奉獻。
三、教材建設——教學大綱實施的基本保障
在制定《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大綱時,我們本著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培養的要求,將知識點和實訓能力的訓練模塊化,每部分提出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和基本操作。為了配合教學大綱的實施,由本項目負責人主編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實驗指導書》講義,該講義是按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編寫的教材,試用兩年來,各方反映良好。
四、“任務驅動法”教學方法的推行和教學網站的建設
在教學過程中,大力推行“任務驅動法”和“案例式”教學方法,使每節課的任務明確,“以例代理”,理論課的教學按如下十三講進行:
第一講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
第二講網絡通信基礎知識
第三講常用的網絡通信協議
第四講網絡傳輸介質
第五講交換機的使用
第六講路由器的使用
第七講局域網技術
第八講廣域網技術
第九講網絡規劃
第十講網絡管理技術
第十一講路由協議
第十二講常見網絡故障及維護
第十三講防火墻
在教學安排過程中,每個重要知識點后面均安排有相應實驗。實驗內容為:
實驗1:網絡線纜的制作
實驗2:交換機基本配置
實驗3:VLAN基本配置
實驗4:交換機高級配置
實驗5:網卡的安裝
實驗6:鏈路層協議分析
實驗7:路由器基本配置
實驗8:路由協議配置
實驗9:廣域網協議配置
實驗10:應用層配置
實驗11:防火墻配置
另外,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建成了專業教學網站,與課程相關的材料在網站上均可以找到,還為師生交流提供了另一平臺,目前該網站在測試運行階段。
五、實驗實訓——實訓基地建設是關鍵,實訓教材建設要配套
兩年來,學院先后投資建設和擴建網絡實驗室和學院信息中心作為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實訓基地。
計算機網絡基礎專業實驗室,是一個擁有27臺計算機、36臺交換機、9臺路由器的機房,學生安裝、配置、調試、故障檢測與處理都可以在這里進行。
總的來說,實訓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但實訓基地的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除了真實環境以外,網絡實訓還需要一些模擬環境,以節約成本,并提高實訓的效率。
在實訓教材建設方面,我們也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形成了一個試用講義,為保證實訓效果,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實訓教材的建設是并重的,學院在實訓教材的建設上很重視,這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重點課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六、工學結合——學生技能培養的重要途徑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探索和實踐: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努力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積累學員工作經驗,真正體現學以致用;努力培養懂專業、守紀律、會學習、能合作、肯吃苦的IT職業技術人才,增加學員就業機會,提高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能力。工學結合的實踐,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改革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提高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強化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協作意識,規范意識,勞動觀念,有利于創新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畢業設計方式的一種積極有益的探索。
總之,《計算機網絡技術》重點課程建設過程是需要腳踏實地的工作精神的,課程建設小組成員一定會為將其建設成為省級精品課程而努力。
(作者單位:浙江警官職業學院信管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