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職業學校教學中,由于《食品生物技術》課程的本身特點,只運用傳統教學方式有一定限制。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探討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對于該門課程的重要性,旨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出有利于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食品生物技術》課程 多媒體教學 思考
《食品生物技術》是高等職業學校生物專業、食品方向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針對學生畢業后在食品企業可能從事的主要工作崗位的技術要求,而且鑒于生物技術在食品工業的應用現狀和未來5--10年的應用發展趨勢而開設的學科。《食品生物技術》課程的教授以理論為主,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生物技術知識及其在食品工業中應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時輔助開設一些簡單實驗。但是如果教學對象是剛跨近大學校園的新生,在接受這門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以前一些教學方法、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和知識面的限制。老師在講解新知識的過程中也感覺壓力過大,很多東西是在以前生物、化學等學科知識上的升華,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而且也給教學效果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文試圖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多媒體在《食品生物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
多媒體(Multimedia)技術是一種把文本(Text)圖形(Graphics)、圖像(Images)、動畫(Animation)和聲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能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如果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教學上,就稱為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在八十年代已經開始出現,但當時是采用多種電子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于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技術又稱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化教學。九十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地位。因此,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是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它又可以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二、多媒體與《食品生物技術》課程教學的結合
1.化靜為動,激發學習興趣
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多媒體能為教學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食品生物技術》大部分屬于理論講解,如果一味采用傳統方式教學,學生面對靜態呆板的課本和板書,面對繁多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難免覺得枯燥乏味。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克服了這一缺陷,靜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軌跡運動,靜態的圖可以像動畫一樣移動,可以像流水般呈現一幅幅變幻的圖象,色彩可以變化,速度可以控制。例如:在講解“基因工程”時,我先借助于靜態圖片展示,講解轉基因動物和植物,讓學生了解一些科技前沿知識,將他們從舊知識點引導出來,然后動畫方式展示基因工程幾大步驟,用其單元操作(切、接、轉、增、檢)一根線將全部知識串起來。對于高中已經學習過相關知識的學生是復習和回顧,對于新接觸到的部分學生,用這種方法開始新的學習也擺脫了枯燥文字學習帶來的煩惱。學生在獲得關于“基因工程”這一現代生物技術的初步知識后,緊接著可以將多媒體畫面切換到“轉基因食品”上,通過新聞圖片等讓學生了解基因工程在食品工業方面的應用,并且就他們的專業和以后的就業方向,在課堂上展開對“轉基因”問題的積極討論。這樣的教學不僅收到了良好效果,而且也深受學生的喜愛,使他們不再束縛于枯燥的理論講解與接受中。
2.變難為易,提高學習興趣
計算機多媒體能模擬仿真,化抽象為形象。它不僅能展示文字、圖片、圖象、聲音于一體,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之中,還使學生感官接受刺激,發展思維能力,拓展空間概念,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大大減輕了學生認識的難度。這樣既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又迎合了學生的口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還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延伸和拓寬教學時空,通過圖像、聲音、色彩和動畫,傳遞教學信息,解決了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學難點,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養并發展了學生獲得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本人所擔任的《食品生物技術》教學中,學生是屬于剛從高中跨進大學校園的新生,書本中的很多知識點對于他們來說還很陌生,主要突出在“發酵罐” 一章內容中。如何讓學生很好地接受新知識,而且又不至于感覺到非常困難是一個面臨的問題,借助于多媒體教學,這個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我的教學方法是:首先布置該章作業,學生收集主要幾種發酵罐結構圖、實物圖,要求作成幻燈片的形式,對發酵罐的基本構造、突出結構特點、應用等方面,運用之前學習的內容進行課堂分析講解;學生完成好之后,再由老師補充總結。這樣,抓住學生有表現欲的特點,促進他們自己動手查閱資料、制作課件,扮演教師的角色,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課堂氣氛既輕松又活躍,讓學生獲得自信,也大大減少了傳統教學方法帶來的困難。
3.寓教于樂,培養學習興趣
計算機多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像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的感性材料,把學生帶入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使學生會學、愿學和樂學。在教學中,為了檢查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我就充分利用制作幻燈片的一些技巧,把學生常見的幻燈片形式“改頭換面”,注入新的元素,讓幻燈片直接與學生“對話”,靈活運用PowerPoint中的觸發器、錄制旁白、字幕效果、添加背景音樂等功能,制作一些技巧課件,把所學知識融匯到其中,比簡單讓學生觀看電教片的教學效果強很多。例如學習完“酶工程”一章之后,用字幕效果首先展示一些常見食品圖片,通過錄制的旁白,要求學生結合課堂和課后學習情況,說出食品加工中常用酶類及其作用,最后用觸發器功能引出答案。這樣學生把對幻燈片制作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就轉移到了教學內容上,而且樂于積極思考,認真回答問題。
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耳目一新,思維敏捷,精神集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伴隨著悅耳
的音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使他們在快樂中獲得了知識,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能力。
三、總結
實踐證明,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這對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對于《食品生物技術》這門課程來講,適當、充分的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一種突破、改革和創新,也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積極引導。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夠完全依賴于幻燈片的講解,教師的少量板書、語調跨度、手勢示范等等,也是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探討和改進的。
(作者單位:廣東清遠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