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有效提高學生對html語言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本文對html語言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分別對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考核方式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改革和實踐。
【關鍵詞】html 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 實驗教學 考核方式
html語言是制作網頁的一個核心語言,是學生學習后續動態網頁制作技術的一個前序課程內容,它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內容。如何把握好這一性質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評判html語言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標準。任何妨礙這一標準的實現都應該進行改革。
一、影響html語言教學效果的原因
就html語言的性質來說,它是一門簡單且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內容,它只要有瀏覽器就可以執行,也就是說它的運行結果很容易看到,而且任何的修改都可以馬上反映出來。這對于剛進入大學校門不久的學生來說,那么容易就能看到自己制作出來的網頁,本人想他們一定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但沒想到的是,事實卻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不高,一學期下來,學習效果也不理想,對這樣的結果是我始料不及的。經過分析和總結后,我認識到,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沒有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目前,學校的職責主要是為社會培養理論型和應用型人才。不同類型的人才,在培養時應該有所側重。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我們應該側重于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技術的應用能力;而對理論型人才的培養,則應側重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側重點的不同,決定了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應該是有所不同的。對于理論型人才的培養,正確的教學方法應該是:提出概念——解釋概念——舉例說明這樣一種先理論后實際,先抽象后具體,先一般后個別的教學方法;而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正確的教學方法則應該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分析這樣一種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教學方法。
二、對教學的改革
1.課堂教學的改革
改革前我的理論課課件的設置一般是先介紹理論知識,然后是案例演示。老師按照這樣的課件來上課的結果,就是整堂課都是老師一個人的表演,老師在講臺上天馬行空的講課,而學生在臺下則聽得云里霧里的,這樣上課,久而久之,本來有點興趣的同學可能最后也變得索然寡味了,最終的結果就是再也提不起學習的積極性了。
在講理論知識前提出問題,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帶著問題上課,這樣學生上課時注意力會更集中,能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接著我會開始介紹上述問題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以及由此而引申到的其它的一些知識點;最后再根據前面所講述的理論知識進行案例演示,在演示案例的過程中,我還會就一些剛講過的問題提問學生。對學生的提問,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2.實驗教學的改革
一開始,我的實驗教學是這樣進行的:首先是在實驗指導書中詳細地列出每個實驗的操作步驟;然后在學生動手操作前由老師先演示一遍;對于實驗內容的設置,則是希望盡可能覆蓋到理論課所講述的每一個主要知識點,同時也是為顧及到成績好的學生在實驗課有東西可做,所以每個實驗在內容的要求上都相對較多。
實踐證明,上述的實驗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1)“詳細列出每個實驗步驟”的做法,使每個實驗都成了驗證性實驗,學生思考、設計的機會很少,這樣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幫助都不大。2)“老師首先演示一遍實驗操作”的做法,對學生完成實驗的幫助也不大,因為很多在演示過程中講的很清楚的問題,在學生做實驗時照樣不知道如何解決。3)實驗內容設置過多,這樣的結果是,一些學習差且學習主動性不高的學生一般是不能當堂完成實驗。對于這些學生,我一般是要求他們課后完成并在下次實驗時提交檢查。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效果并不好,很多學生為了應付檢查,回去后并沒有自己獨立完成實驗,而是去抄襲同學的。
針對上述問題,我對實驗教學進行了如下改革:首先是對實驗指導書設置的改革。在實驗指導書中,我不再列出每個實驗的詳細步驟,而是只列出每個實驗的要求,同時對一些難點給出提示。根據情況,有時也會給出實驗參考結果,要求學生根據實驗要求及提示獨立完成實驗。另外根據學生做實驗的情況,在課中進行一些實驗演示或在實驗結束前進行實驗總結。至于實驗內容的設置,則是緊扣理論課內容,將實驗內容設置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內容。對于必做題要求學生必須當堂完成并提交檢查,不允許補交必做題;而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做選做題,對成功完成選做題的學生給予分數上的獎勵。
3.考核方式的改革
最初的考核方式是總評成績=實驗成績+考勤+考試成績,其中實驗考核中,允許補交實驗,且補交的實驗的成績與當堂完成的一樣,這樣做的一個弊病是:對認真做實驗的同學是不公平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滋長了抄襲現象。為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減少乃至杜絕抄襲現象,筆者對考核方式進行了這樣的改革:總評成績=課堂表現+作業成績+實驗成績+考勤+考試成績。課堂表現主要是指在上理論課時的表現:對于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生,每個問題,沒有回答正確的獎勵1分,回答正確的則獎勵2分。至于作業的考核,除了要求學生上交作業外,還會在上理論課前抽查部分學生到老師的電腦上演示,或到講臺上向全班同學講述自己做作業的思路及其中用到的主要知識點,如果此時發現作業是抄襲的,則作業成績記為零分;而對實驗的考核,則要求學生必須當堂完成必做實驗題并提交檢查,不允許補交必做實驗題。
三、教學改革效果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教學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課堂和實驗教學的改革,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1.增加了與學生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課前對學生的提問,促使學生課后能主動地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并能認真做好作業,而老師正面的評價和分數上的獎勵,又使得大部分同學能踴躍回答問題,這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上理論課的效果的一個直接體現就是現在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效率越來越高了。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驗教學改革后,幾乎看不到學生上網、聊天的現象了,現在取而代之的是翻看書本、查閱課件、同學之間小聲的討論、在電腦顯示器前的沉思狀以及到處可聽到的敲擊鍵盤的聲音。
參考文獻:
[1]王義遒.當前實驗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0,17(4):1-3.
[2]黃永琴.論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18(4)54-56.
[3]教育部高教司編.深化教學改革,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C],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