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提出了“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論對實現“三個發展”,尤其是為個性化教育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本文介紹多元智能理論的八個方面在高一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同時探討多元智能應用英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高中英語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個性化教學,指出英語教學應“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任何學科如果能以最大程度的個性化方式進行教學,那么該學科就會產生最大的功效。多元智能理論為實施個性化教學創造了條件。多元智能觀的核心是在于認真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同樣好的教育,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智能的差異性特征支持了新課程中“三個發展”的理論。任何人都或多或少擁有多元智能,只是個體的智能、性格、氣質和興趣不盡相同而已。有的人某些能力比較突出,某些能力卻相對薄弱,教師應注意個體能力傾向的差異,分析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僅僅依據學業成績或傳統的智商測驗結果評價學生智能程度高低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正視“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客觀事實,組織開展能夠展示學生多方面能力和特長的活動,消除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隔閡,讓所有的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多元智能理論內涵
長期以來,人們大多認為智力是以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為核心的。20世紀8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又作多元智力理論),突破了傳統智力學說的束縛,堅信每個受教育者都是獨特的,每個受教育者都能以個別的方式對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有價值的貢獻。這種理論必將對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早在1983年,加德納就針對傳統智力理論的弊端,提出了多元智能的觀點。1993年,他又根據10年來學術研究的新進展,出版了5種多元智能一書,全面闡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至少有七種智能,后來增加到八種:即,1)語言——文字智能,具備這種智力的人善于記憶信息、與人交流思想、閱讀和寫作等;2)數學——邏輯智能,具備這種智力的人善于分類、推理、歸納;3)視覺——空間智能,具備這種智力的人善于把握空間關系,能敏銳地捕捉細節和色彩,愛好通過視覺學習;4)身體——動覺智能,具備這種智力的人善于動手操作、表演和運動以及進行實踐活動;5)音樂——節奏智能,具備這種智力的人不僅長于聽音樂、唱歌,而且還著迷于讀譜、寫歌、作曲;6)交往——交流智能,具備這種智力的人,能與人合作、調節沖突和帶動他人,善于通過交流學習,并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7)自覺——自省智能,具備這種智力的人很清楚自己的優缺點,并能很好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欲望、企圖和愿望;8)自然觀察智能,對生物的分辨觀察能力以及對自然景色敏銳的注意力。因此擁有此項智慧者在辨認和分類自然界以及人為的現象特別杰出。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對于多種智能,如果說哪一種智能重要,哪一種不重要,片面地訓練或發展某一種智能是不可取的。各種智能在個體的智能結構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處于同等的地位。智能的普遍性特征意味著智能多元化,客觀上要求教師應開展多樣化、開放性的教學,全面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把多元智能理念融入英語課程中,研制多元智能課程模式與教學計劃,是多元智能理論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最佳的切入點。下面以高一英語課本(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為例,談談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這幾種智能。
1.發展語言智能。語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聽、說、讀、寫的能力,即能運用聽說讀寫進行交流、討論、解釋、說明、創造知識、建構意義以及對語言本身進行反思的能力。
語言技能的發展對學生取得任何學科學習成績的成功都有顯著的影響。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作為課程的目標。在教學中融入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四方面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通過訓練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他們發展語言智能。
2.促進邏輯數理智能。邏輯數理能力涵蓋數學、科學和邏輯三個領域,它主要指數學和思維方面的能力,包括推理和運算的能力。
3.開發視覺──空間智能。視覺──空間智能指對結構、空間、色彩、線條和形狀的感悟能力,包括用視覺手段和空間概念來表達情感和思想的能力。采用電影、電視、投影片、多媒體、掛圖、圖解、圖表等形象化工具輔助教學,有助于激活視覺──空間智能。
4.培養音樂智能。音樂智能主要指對于節奏、音調和旋律的感悟和直覺能力,以及用音樂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音樂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廣泛應用于開發個體各種智能與潛能。青少年學生聽覺敏銳,善于模仿,具有音樂的潛能。
5.提高肢體──運動智能。肢體──運動智能指個體控制自身的肢體、運用動作和表情來表達思想感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游戲與認知發展、語言發展和情緒發展密切相關,在玩中學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智能發展;在玩中看、聽、說,體現了“在做中學”的原則。在學習Unit 8 Sports時讓學生做猜詞游戲,采取競賽的方式把學生分為兩大組每組每次推選一位學生,教師給這個學生給出一個體育運動的單詞讓他或她在課堂上表演出來讓本組去猜,如果猜到了可以得分,通過競爭使學生去記憶單詞,同時可以鍛煉運動智能。
6.塑造人際交往智能。人際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最重要的方面,它主要指與人交往合作,覺察、體驗和解讀他人的情緒、情感和意圖,并能據此做出適當的反應的能力。創設積極的人際交往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7.開啟自我認識智能。自我認識智能是關于建構正確的自我知覺的能力。自我認識智能者具有自我認知、自我反省的能力,并善于用這種能力計劃和引導自己的人生。心理學研究表明,元認知是智能的核心,元認知意識能鼓勵學生做出成功的選擇,并有效地修正自己的行為。學
8.提高了解自然智能。自然智能是指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形態,對物體進行辨認和分類,能夠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統的能力。
三、多元智能應用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多元智能理論對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應更新知識結構,善于學習、接受新教育理念,了解新的教學動態。其次,教師應具備全能意識與技能,創設能鼓勵各種智能發展的學習環境,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因為教學中教師的身教最有說服力、最具示范性。再則,教師之間必須加強團隊合作。多元智能教學需要多元化教學技能,而教師個體能力畢竟有限,很難集全能、多面手于一身,客觀上要求不同或相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團隊合作,共同探討多元智能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方案,集思廣益,優勢互補,實現教與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金鶯主編.2003,《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黃遠振.2003,《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3][美]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著.王成全,譯.2001,《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甘肅省定西市東方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