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縣懷鄉中學湖南華容414200
功的計算是中學物理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因此在高中物理學習中要求同學們能熟練掌握功的計算,對恒力做功,可用公式W=Fscosθ來求解,容易掌握,但涉及變力做功的問題,同學們往往束手無策,下面介紹七種變力做功的處理方法及思路。
1將變力做功轉化為恒力做功
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變力是由恒力通過定滑輪而產生的,那么這個變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就等效于這一恒力所做功.
例1 如圖1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的A點,用質量不計的細繩系住,通過距地面高為h的無摩擦定滑輪對物體施加恒過拉力F,使物體由A點運動到B點,求此過程中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解析:物體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繩子對物體的拉力F的方向時刻變化,故此力是變力,從圖1可以看出,此變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等效于恒力F由a移動到b時對繩做的功WF。
2利用力的大小和路程的乘積來求解
在曲線或往復運動中,力(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變但方向可變,且此力的方向始終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或相反,則此力做的功可將其“視為”恒力做功,其功等于力F和路程 s路的乘積。
例2 某人用力F拉質量為M 物體,使物體在水平面上的半徑為R的圓周軌道上運動,如圖2所示,若拉力F的大小不變,但方向始終與圓周軌道的切線一致,則物體在轉動一周的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
解析:物體在轉動一周的過程中,拉力F的大小不變、方向時刻變化,但方向始終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一致,所以拉力F所做功為正功其值等于拉力和物體運動一周的路程的乘積.即W=2πRF可以看出,在變力的大小不變時,不但變力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可用W=F s路計算,而變力始終與速度方向成某一固定的θ角度,也可用W=F s路 cosθ進行計算。
3利用動能定理來求解
利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是一種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方法,它適用于只涉及動能的變化與變力做功之間的轉換。
例3 如圖3所示,在光滑的平臺上,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物體與輕繩的一端相連,輕繩跨過定滑輪(定滑輪的質量和摩擦不計)另一端被滑輪正下方站在地面上的人拉住,人與繩的接觸點和定滑輪的高度差為h,若此人以速度v0 向右勻速前進s,求在此過程中人的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解析:當人向右勻速前進的過程中,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由0°逐漸增大,人的拉力就發生了變化,故無法用W=Fscosθ計算拉力所做的功,而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拉力對物體做的功使物體的動能發生了變化,故可以用動能定理來計算拉力做的功.當人在滑輪的正下方時,物體的初速度為零,當人水平向右勻速前進s 時物體的速度為v1,由圖4可知: v1= v0sina
⑴根據動能定理,人的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mv12/2-0
⑵由⑴、⑵兩式得W=ms2 v12/2(s2+h2)
4 利用微元分析法求解
微元分析法就是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個微元,整個過程中變力做功就等效于每個微元中恒力做功之和的一種方法。
例4、 如圖5所示,質量為m的小車以恒定的速率v沿半徑為R的豎直圓環軌道運動,已知動摩擦因數為μ,試求小車從軌道的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解析:如果考慮小車與水平軸對稱的1、2兩段由微小位置下摩擦力做的功,如圖6所示,動力學方程得
N1-mgsina=mv2/R
N1=mgsina+mv2/R
同理小車在2處的彈力N2= mv2/R-mgsina
由此可見,小車在1、2兩段微元下摩擦力做的功
之和為:△Wf=△Wf1+△Wf2=-μN1△s-△N2△s=-2μmv2△s/R=-2μmv2△a整個過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Wf=-2μmv2∑△a=-2πμmv2
5 利用F-s圖象求解
從如圖7的F-s圖象中不難看出,圖線與橫坐標圍成的面積(陰影部分)在數值上等于這個力所做功的值,所以在題中已知F-s圖象或能作出F-s圖象,我們就可以把復雜的變力做功利用簡單的面積來計算。例5 面積很大的水池,水深為H,水面上浮著一正方體木塊,木塊邊長為a,密度為水的1/2,質量為m,開始時,木塊靜止,有一半沒入水中,如圖8所示,現用力F將木塊壓到池底,不計摩擦,求從開始到木塊,剛好壓到池底的過程中,為F對木塊做的功.
解析:木塊從開始緩慢地壓到剛好完全沒入水的過程中,壓力F與下降的位移成正比,下降位移a/2時壓力F最大,Fm=mg,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壓力始終為Fm,,由此,可作出如圖9的F-s圖象,圖象中斜線所圍成的面積值就等于壓力對物體所做功的值.即W=mg[(H-a/2)+H]=mgH-mga/4
6利用平均力求解
若題中的變力與位移成線性關系,即F1=ks+b,也就是說,變力F1線性地變化到F2的過程中所做的功等于該過程的平均力所做的功。
例6 用大錘將一木樁打入泥地里,木樁長為L,大錘第一次擊樁時,使木樁從地面鉆入泥地L/4,如果木樁受到泥的土的阻力遠大于木樁的重力,且與木樁鉆入泥中的深度成正比,問打多少次后木樁將全部鉆入泥中.
解析:因木樁受到的阻力與木樁進入泥土的深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平均力來求這個阻力做的功.設阻力Ff=ks,當第一次將木樁打入泥地L/4過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為W1=kL/8×L/4=kL2/32將木樁全部打入泥地L 的過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為W2=kL/2×L=kL2/2需要打擊的次數為n=W2/W1=16。
7利用保守力做功與路徑無關求解
因重力和電場力(保守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與物體的初、末狀態有關,且重力和電場力不論是恒力還是變力,其做的功可以用公式Wab=mghab和Wab=qUab來計算,所以題中只要已知重力或電荷的電量和始、末兩點之間的高度差或電勢差,就可以用上面的公式進行計算.
例7 如圖10所示,一個點電荷的電場的電場線和等勢線(虛線),兩等勢線間的電勢差為4V,有q=-1.0×10-8C的電荷,從A點沿不規則曲線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多少?
解析:點電荷從A點沿不規則曲線運動B點的過程中,電場力是變力,電場力做功只能用Wab=qUab來計算.
∵Uab=4V ∴Wab=qUab=-1.0×10-8×4 =-4.0×10-8(J)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