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思想品德課;多媒體課件; 作用
中圖分類號:G431文件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89X(2007)03-0013-02
Effect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Ideology and Moral Teaching//He Yufeng
Abstract In ideology and moral teaching, it could optimize teaching structure and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 if utiliz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rightly.
Key words ideology and moral lesson; multimedia courseware; effect
Author's address Anp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Section, Anping County, Hebei 053600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縣各級各類學校基本普及了計算機教學,網絡及多媒體技術逐步進入了學校,CAI課件也日漸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為實現思想品德課的總目標建造了技術平臺。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恰當使用多媒體課件,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提高學生興趣
在教學設計中,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調動學生情緒,上好整節課的前提。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方法,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索然無味,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利用多媒體特有的音、視、圖產生的效果,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刺激學生感官,使學生身臨其境,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引入學習的殿堂。例如,本人制作的“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一課中關于環境保護的多媒體課件,設置以下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一開始,播放視頻文件“地球”:屏幕上出現徐徐轉動的地球,配以文字說明:
“地球是一切生命的搖籃,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請保護我們的地球。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么美麗!”
緊接著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幾幅經過教師精心挑選的優美的大自然風景圖,并伴隨著輕松愉快的背景音樂。那清澈見底的河水、郁郁蔥蔥的森林、湛藍的大海、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這些情景設置,把學生帶入一個美妙的意境中,喚起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正當學生嘖嘖贊嘆和陶醉于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時,背景音樂、畫面一轉,進入另一種情境:
學生聽到深沉的聲音:“但是,我們生活的地球正在遭受一場劫難!”
緊接著緩緩播放“地球遭受劫難”的一組圖片:
森林被大量砍伐
河水受污染
我縣鍍鋅區形成的酸霧
大氣污染嚴重
物種瀕臨滅絕
人類生命健康受威脅
這時教師停止演示,啟發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人類面臨什么樣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情境設置,學生的情感發生劇烈變化,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意識到人類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從而順利導入新課。
2 利用多媒體課件,有效解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能否順利解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是衡量一堂課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傳統教學中教師靠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費力地解說,有時效果并不盡如人意;而且教師面對的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還是一知半解。通過圖、文、聲、像等多媒體信息的有機結合,可使抽象的理論形象化、枯燥的內容生動化,從而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例如,“環境問題的實質就是發展問題”這是教學難點,要從實質上揭示環境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讓學生觀看“心系一方凈土”錄像帶中截取下來的三個視頻文件:“溫室效應”、“臭氧層受破壞”、“酸雨現象”。這些視頻電影,活生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那生動的畫面,抑揚頓挫的解說,聲情并茂,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思維,使他們看到了全球環境惡化的表現,意識到人類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演示完畢教師啟發提問:除了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和酸雨外,全球環境惡化還有哪些表現?通過提問,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學生在了解了大量生動的材料,豐富了感性認識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探究環境問題的實質: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惡化問題。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礦物被開采……使學生認識到違背自然規律,不合理的發展才導致環境問題。人類如果要長久持續的發展,就必須保護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使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所以環境問題的實質就是發展問題。
通過幾個視頻文件的演示,學生的感性認識從片面到全面,從現象到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3 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充分體現思想政治課的基本原則和學科特點
思想品德課必須具有“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及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緊扣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密切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夠更好地體現思想品德課這些特點。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通過光盤的截取、網頁的下載、動畫的制作等方法收集最新最適用的資料,可以與當地環保局、文化局等部門聯系,用典型的和學生身邊的事例、鄉土材料來說明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論,效果更好,學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利用多媒體課件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更能吸引學生,可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例如,為使學生掌握“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通過多媒體課件,首先讓學生從大體上了解我國一些地區存在的環境問題;其次演示從互聯網上下載的反映環境問題的新聞資料;最后演示反映本地最重要的一條河流——滹沱河的污染情況圖片(由本地環保局提供),以及本校“小記者團”的學生拍到的反映本地環境問題的真實照片(一些化工廠、鍍鋅廠給當地造成的污染)。這些內容都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時事政治的特點。用這些資料讓學生分析、判斷,還可以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素質。
4 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
初三思想品德課主要是對學生進社會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樹立崇高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更好地實現這一目的,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多媒體課件的最大優點在于它聲情并茂的情境,生動形象的視頻效果,強烈地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激發了學生情感,使他們從中受到教育,更能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效果。這是傳統教學中用口頭語言描述所無法比擬的。
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我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進而明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我采取以下方法:
通過配音,播放“一個真實的小村莊的故事”,并根據故事情節設計了場景動畫。故事的最后是這個村莊由于人們的濫砍亂伐,導致山洪暴發,小村莊被洪水沖走了。這個故事對學生產生強烈的震憾。再結合1998年的那一場特大洪水給中國造成巨大的損失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析洪水泛濫的原因。最后,教師通過提問總結:同學們,如果我們的環境繼續惡化而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我們將失去生存的權利,將不會有共和國美好的明天。同學們,我們應該作出怎樣的選擇?是持續發展還是自我毀滅?這時候的學生情緒高昂,思想活躍,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這樣,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環境問題有了更深的認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
5 利用多媒體課件,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
讓學生主動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最根本的標志,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多媒體課件的開發,應以此為指導思想。例如,在“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課件中,我設計了兩種播放方式:演示式和交互式。演示式供教師上課用。交互方式除提供演示式的內容外,還提供教學提綱、教學重難點、資料查詢、漫畫欣賞、練習和實踐等內容,適合學生的自學、復習鞏固。交互手段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方便、靈活和有效。在交互方式下,針對學習上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練習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題目。在“漫畫欣賞”中還收集了一部分學生自己創作的作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培養他們自學能力、藝術欣賞能力、動手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等,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