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管理中心
功放是指功率放大器,這里是指音頻放大器, 常稱擴音機,常見的有定壓功放、AV功放等。每所學校都有幾臺,天天用于廣播操、會議的擴音。雖然功放電路設計了多種保護措施,但是因種種原因還是會出現功放損壞的事故。從本人的修理記錄中顯示,多數是大功率三極管燒壞。現象是開機后機內有嗡嗡的聲響,或無聲響,(揚聲器正常),卻無放大信號輸出。進一步判斷,可將萬用表置交流10V電壓檔,兩表筆接在擴音機輸出的兩個端子上,在有信號輸入時,音量控制在適當位置時,萬用表表針無擺動,則功放無信號輸出,說明功放已壞。拆開機殼后首先要檢查功放管是否損壞。方法是斷開功放管與主板的連接線,用萬用表歐姆檔測量功放管的三個極間電阻值,就可以知道功放管的好壞。在原來位置,換上同型號的功放管后,一般就能修復。但是在試機通電之前,一定要檢測一下電源電壓是否正常,以及無信號輸入時功率放大級激勵管的基極電壓是否小于1.5V,否則會出現屢次燒壞后級大功率管事故。下面將1臺功放的修理過程與大家交流:
某學校送來1臺HSNP一I型50w擴音機,拆機殼后發現,4只大功率三極管中,2只為3DD102損壞,另外兩只為3DD15D,這說明此臺擴音機已被拆機修理過。還發現集成穩壓器7824已被SD401代替,對照電路圖,還有幾只電阻也被換過。先將新的7824集成穩壓器換去SD401,和將幾只電阻恢復成原裝阻值的電阻。直觀檢查,電容器無凸頂,其它元器件未發現明顯的燒焦的跡象后,斷開大功率放大管,通電檢測,前級供電電壓為+24V,后級供電電壓為+33V, 屬正常。測得4V9和4V10的b極點的電壓都大于1.5V, 不正常。從兩只大功率三極管損壞的跡象來看,有可能是前級差分放大級輸出不平衡,造成4只大功率管中的2只損壞的。這時先測量第二級差分放大級的4V5和4V6的C極間電壓是否為0V,實際測得電壓不為零,這時調整差分放大管4V3和4V4的平衡電位器4W3,使4V5和4V6的C極間電壓為0V。本機功放激勵級是由4V9和4V11以及4V10和4V12復合管組成,其偏置電壓是通過7824穩壓后,由4R34,4R35,4R36以及4R32,4R33分壓提供的。這時將1只16KΩ的電阻與一只100KΩ的電位器串聯后代替4R34后,調整100KΩ可變電阻使4V9的b極點的電壓為1.3V~1.4V時,斷電拆下2只串聯電阻,測得總電阻值為18KΩ, 用1只18KΩ電阻接入4R34位置。再來復測4V9和4V10的b極點的電壓,發現不相等,且有上升不穩定的現象,查4R32和4R33都為5.1KΩ正常,查4C14和4C15也正常,又查4R43,4R44和4R45,4R46也正常, 這時懷疑4V9、4V10的B、C極間高頻負反饋電容有問題,燙下4C24,4C25用萬用表R×1KΩ檔測量時未發現問題,用R×10KΩ檔測量時發現4C24為3000KΩ,4C25為8000KΩ的阻值,這說明兩只電容已漏電。用2只150PF/100V的云母電容器,換去原來漏電的電容后,再測4V9和4V10的B極電壓值相等。并再次檢測、調整使b極電壓值在1.5V以下。最后檢查大功率管輸出電路,用萬用表的R×1Ω檔分別測量大功率管的E極電阻4R47,4R48,4R49,4R50的電阻值,當測量4R50時,發現其電阻值有不穩定現象,這時用4只0.47Ω水泥電阻代換原裝的0.33Ω電阻,選擇特性相同的3DD15D三極管4只,代換原來的三極管。開機接入音頻信號,工作半小時后,手觸摸4只功放管,發現一側的2只功放管的溫度略高于另一側的2只功放管的溫度,關機后,仔細檢查,發現被換掉的二只功放管的絕緣墊片與原裝的墊片不同。將4只功放管的絕緣墊片全部換成新的絕緣墊片后,開機試聽后,未出現異常。至此檢修這臺功放的過程結束。
通過上述檢修過程可以推斷,此功放是因為差分放大級輸出不平衡,以及4C24和4C25電容漏電等原因,導至大功率管燒毀,使功放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