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經濟學將經濟要素歸納為資本、勞動力和土地。隨著對經濟研究深入,經濟學家們開始關注企業家勞動這一要素。比較分析這種勞動與其他勞動之間的區別。這樣,企業家勞動的創造性被特別提出來,并將其視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
企業的理論含義
企業是什么?企業是一個契約集。幾十年來。經濟學家們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很多成果。相關成果文獻請參考埃格特森的歸納。這些較新文獻在分析企業性質時。主要強調兩個方面:一是。一個企業設計了與要素投入者之間的一系列長期契約關系;二是,企業要用要素市場代替了產品市場。在要素市場內價格信號的作用微乎其微。并往往用典型的等級關系代替市場交換關系。埃格特森指出,勞動者與企業簽訂契約獲得月薪,作為交換。勞動者向企業家讓渡一定地使用他勞動力資源的權利。由于長期合同的存在。勞動力資源就不再對價格信號做出反應。勞動力就被管理著。長期契約的主要特征是它們限制了簽約各方對未來事件的變動做出反應。顯然,埃格特森的觀點是關于企業性質問題一個較好的、歸納性的解釋。
企業是一個契約集,而且這個契約集的中心是企業家。為什么企業家會成為契約集的中心?在各種要素的所有者中。人力資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以及一些資本所有者為什么沒有像企業家才能的擁有者那樣成為企業這種契約集的中心呢?顯然,企業家尋求與相關資源的所有者(或控制者)達成一個以其自己為中心的契約集不是其最終目標,而是為了實現其企業家才能的價值,因此,企業家創辦和經營企業的目的是為了其展示企業家才能,并為這種特殊的勞動進行定價。
企業家的勞動定價原由
為什么企業家要通過創辦或經營企業來為自己的勞動定價呢?原因在于企業家發揮企業家才能是一種特殊勞動,這種勞動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1)不能通過市場競爭來進行定價。企業家勞動沒有統一的、可接受的標準來進行比較,繼而。通過競爭來定價;(2)從事這種勞動的企業家的價值沒有像其他勞動者顯現其價值的顯示器。一個工程師的價值可通過其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再加上工程師市場的供求關系互動可以確定其勞動價值。并通過工資和獎金等形式實現它。但是企業家缺少這樣價值顯示器?,F實的情況是,很多成功的企業家沒有顯赫的教育背景,甚至沒怎么接受過教育。也沒有驕人的工作經驗;(3)這種勞動表現也很難表明其價值。企業家不能像工程師那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事先安排好的工作。他的勞動效果也不像工程師勞動那樣便于檢驗,其勞動表現與勞動效果之間的關系不像工程師的那樣直接。作為類似的分析,巴澤爾(Barzel.Yoram,1987a)利用其界定的度量成本的概念來分析企業家的角色,他認為度量企業家行為的成本很高以至于無法直接衡量企業家勞動對企業經營成果的貢獻。從這三點特殊性可以看出,企業家不能像工程師等勞動者那樣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的勞動給企業。實現其價值。
企業家勞動對企業來說既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企業家勞動不能通過競爭性定價和市場交易進入企業。那么企業家勞動進入企業的方式僅能通過創辦和經營企業來實現。而企業家創辦和經營企業伴隨的兩個現象是:(1)企業家通常是企業的出資人(或出資人之一);(2)資本雇傭勞動。
對上述兩種現象的研究已經展開。普特曼(Louis Putterman,1993a)說“由于收入水平和偏好的不同……而有更多財富的人一般更愿意向企業提供融資和風險承擔服務。一般勞務的提供者通常并沒有很好的風險承擔能力或者再不能很快獲得報酬時為提供的勞動墊資的能力。”另外。他還補充說“對工人們為什么不在更大程度上出資建立自己的企業這一問題。財富約束只是一個不完全的解釋?!薄坝捎趦糌敻惠^低,大部分工人更愿意把儲蓄投資與組合中。在投資組合中。總體風險通過謹慎的分散化而降低?!笨梢钥闯?。普特曼主要從財富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的角度去解釋為什么大部分工人不擁有自己的企業。一定程度上解釋資本雇傭勞動這種在企業中常態化的雇傭模式,然而。這種觀點僅從財富和風險承擔能力的角度來看待資本雇傭勞動問題。而且分析也不夠透徹,更多財富的人有墊資和承擔風險能力。但如果沒有什么企業家才能,這些人也未必去辦企業。
張維迎先生是國內分析資本雇傭勞動問題的較早的經濟學家。他用個人做企業家的臨界能力與財富之間的關系來分析。并認為資本擁有者選擇做企業家比少資本或無資本的人選擇做企業家更可信。他強調了出資對企業家才能的真實性和可信性是一個正面信號。有利于其他利益相關者與企業家達成契約而加入企業。
企業家的資本定價
關于資本雇傭勞動關系的相關文獻一個主要視角資本與風險決策之間的關系。資本使其所有者的風險決策更可信,資本對其所有者的風險決策相對僅有人力資本的勞動者的相關決策來說更加可靠。因為資本所有者的在風險決策上的任何誤判(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則其代價將是損失其資本。這種分析范式對于認識資本雇傭勞動等問題是一個重要維度。
企業家的出資和資本雇傭勞動是通過企業來定價企業家勞動的自然結果,企業家辦企業是為了展示企業家才能。實現其價值。而辦企業就必須實現資本、勞動和企業家的結合。而如果由勞動者出資。就必須對企業家的勞動和資本進行定價,這樣一來,企業家勞動難以定價和貢獻難以衡量的問題就會出現。進而相關的激勵與約束也就成問題了。而且在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的情況下對資本進行定價也很困難,這樣就阻止以這樣的方式實現三要素的結合。而企業家出資可以為實現三要素結合創造以下便利條件:(1)節省資本、勞動和企業家貢獻的衡量成本。由于這時勞動者只提供勞動,而其勞動的價值可以通過勞動力市場和其他價值顯示器來確定,這樣,企業創造的最終價值分配就變得很簡單。按勞動力市場的定價來確定勞動的價值。并分配給勞動者,剩余給企業家。此時,剩余既包括資本的報酬,也包括企業家勞動報酬。企業家只需根據這種剩余來判斷企業家勞動的價值。不必明確劃分這種剩余。(2)企業家出資在一定程度上是勞動者進入企業和獲得契約報酬的信心保障。這與前面文獻對資本雇傭勞動的重要解釋是一致的,這種信心保障對于實現三要素的結合十分重要。降低了勞動者進入企業契約成本。顯然。企業家出資辦企業。并通過勞動力市場雇傭勞動力是對企業家勞動進行定價的一個低成本裝置。與勞動力市場一起對構成對所有勞動定價。有效引導勞動力資源配置。
早期大多數企業和現在很多企業都屬于新古典企業,在這種企業中,企業家、所有者和資本家三位一體的。這樣的企業只需通過勞動力市場對勞動進行定價就可實現企業最終價值的分配。進而可完成企業家勞動的定價?,F代企業在資本市場很完善的情況下通過市場吸收部分資本使得企業家出資只占企業資本一部分,甚至很少一部分,是因為現在資本市場使得資本定價成本較低。而企業家勞動依然要靠企業剩余(或其部分)來定價。現代企業吸收外部資本使得企業家不能獲得全部剩余,但是企業規模的擴大。可帶來更大的剩余使得獲得剩余超過不吸收外部資本的新古典式的企業。但是企業家依然要出資。隨著相關資產租賃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家創辦企業的資本約束可以相對降低,這樣,全社會的企業家才能這種資源就可能被進一步開發出來。
企業是一個契約集。這是制度經濟學對企業性質問題的一個經典解釋。而且,這種契約集的剖析已經展開,資產專用性、產權理論、合同理論等都是這一領域的成果。本文將企業解釋為企業家勞動的定價裝置。與這些理論是兼容的,可以說是以它們為基礎的,只是強調了勞動力市場難以對企業家的勞動進行定價這一點。并指出企業家勞動的特殊性。論證了創辦和經營企業是企業家展示企業家才能和實現勞動定價的途徑??赡苁俏ㄒ煌緩?。
(作者單位:廣東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