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路打開大市場,人才投資初現真金白銀。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在其自傳《窮人的銀行家》里寫道:\"如果我們把給予富人的相同或相似的機會給予窮人的話,他們是能夠使自己擺脫貧困的。\"格萊珉銀行在孟加拉46620個村莊中建立了1277家銀行,使639萬無抵押擔保借貸的窮人受益,然而還貸率竟高達98.89%——對華人英才網CEO楊勇來說,他堅持六年多的大膽構想與尤努斯亦有著某種相似。
記者初次來到楊勇在華奧飯店的辦公室時,他正在著手準備“關于大國崛起中年輕人的責任與能力建設”方面的事宜,隨著《大國崛起》在央視的熱播,現在大家都在談論這個話題,他想到把這個觀念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結合起來。極具親和力的言談舉止,使記者不得不相信,他對中國高校市場的熟悉以及對自己的事業那份執著的精神。有人這樣評價楊勇:“和楊勇一起奮斗是一種享受,他總是制造一個一個的夢想,并帶領著我們去一個個地實現。”楊勇領記者參觀了他辦公室樓下的書房——書房里一張巨幅的畫布,畫布上嵌入的是幾千枚很珍貴的中國不同時期的高校校徽。

國內“人才風險投資”第一人
“現在中國大學里有兩類缺錢的學生:一類是缺生活費,另一類是缺錢發展。目前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那些貧困學生中,很少有人關注那些非常有潛力的學生,給予他們一些支持。尤努斯大膽地把錢借給那些經濟上困難的窮人,而我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幫助那些有潛力的大學生,給他們提供資金、就業以及各方面發展的幫助,這就是我創立‘人才風險投資基金’的初衷。”楊勇對《成功營銷》記者說道:“經過這些年的摸索,在商業和公益方面達到了很好的平衡。”
根據巴菲特的股票投資理論,人才如股票一樣,既有其內在的價值,也存在票面價值。如果找到那些票面價值與其內在價值存在巨大差額的人投資,其收益可想而知。
\"人才風險投資\"是楊勇于1999年提出的,就是把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青年人視為一家規模更小、風險性和成長性更高的\"企業\",在其成長階段,為其提供開發人力資源的各要素的最優投入組合,以達到快速充分地開發潛力的目的。青年人和投資者簽訂詳細的協議,根據協議以投資對象未來某一規定時期內的每年全部經濟收入的某個百分比(控制在10%以內,具體根據情況而定)返還給基金作為回報。
畢業于北京大學金融數學系的楊勇,當年曾以《人才風險投資》的畢業論文獲得北京大學\"挑戰杯\"學術大賽二等獎。經濟學中的“流動性約束”讓他頗有心得:“缺乏金融財富存量而又不能獲得貸款的主體,無法把將來的收入提前消費,所以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大效用主要還是取決于當前的收入,這就極大地限制了一個人的消費效用最大化。大學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再加上目前教育與社會的脫節,導致了很多大學生潛能沒有開發出來。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所以我們以風險投資為基礎,結合保險、證券市場、數學建模等相關領域,推出人才風險投資。
其實,尤努斯在孟加拉所處的歷史環境和我們大學校園的環境是何其相似。窮人和大學生都是很追求信譽潛力的群體,銀行貸款中的定期還款是導致學生信譽缺失的不合理因素,“因為沒有給人提供一條發展機會的道路。”楊勇說道。
但是“人才風險投資”也具有一定的風險:一是道德風險,投資對象可能隱瞞收入甚至不返還現金;二是傷殘風險,投資對象可能因傷殘失去勞動力甚至中途意外死亡;三是投資對象選擇不準,投資對象將來的收入比預期低很多或者失業;四是投資周期長,回收期5~8年。
道德風險是“人才風險投資”項目中最關鍵的一環。“我們主要通過這幾個方面來解決道德風險:首先,把回報的百分比盡可能定在5%左右(可以調節回報時間),盡量把對投資對象收入的影響降到最低。其次,我們為所有投資對象盡可能提供更多的終身服務,同時建立一個投資對象圈子,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最后,我們會制定一定的制度,比如隨機核查收入,如果違約將公布黑名單等方式來解決投資的風險。”
尋求商業與公益的結合點
“人才風險投資基金,其公益性的背后,也具有商業性,我一直在尋求一個二者最佳的結合點。”
在被記者問及\"人才風險投資基金\"所選擇的學生人群的標準時,楊勇說他們主要是通過“校園獵頭”來選拔具有潛力的學生,初期主要集中在四類符合我們的標準的學生:校內活動的活躍分子;全國各類競賽獲獎的學生;具有特長專長的學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這些都會成為“校園獵頭”初期關注的對象。
“我們也通過國內第一本覆蓋高校的校園黃頁——《大學生實用手冊》,為人才風險投資基金的實施提供了實戰的機會。”在暑假的時候,楊勇曾在各個高校招聘了100多名學生做市場營銷方面的工作。這種獨創的模式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實踐的機會,“以前年輕人不愿意接觸銷售這個行業,通過這樣的一個嘗試,學生學會了和別人打交道時更好地展示自己。這個嘗試為我們進一步做‘校園獵頭’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并堅定了我們把這份事業做下去的決心。”
楊勇并不認為對一個學生的幫助,給他捐一些錢就行了,因為有些貧困生在接受幫助的同時,心理上的壓力是很大的。所以他一直試圖尋找一種對年輕人更為積極的方式,對他們將來的發展能起到更積極的影響,不管是有形的或無形的。
今年,楊勇的華人英才網舉辦了象牙塔內外精英對話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對學生都是公益性的,每次活動邀請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些具有社會責任感成功人士都非常愿意與青年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有了這些名人的支持,活動本身策劃點也不錯,各類主流媒體也因為有了新聞點而隨之報道,每次活動也有相關的企業進行贊助。”楊勇說道。就這樣,他找到了活動的一個比較理想的結合點,同時保證了來自各方面的需求。
比如,2006年8月,主題為“責任與感恩”的第二屆象牙塔內外精英對話年會就有來自全國各地幾百所高校的1200名學生會主席、社團會長參加,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著名主持人黃健翔等50位各個行業的頂尖成功人士以及媒體記者和企業代表共同參與。
“這次年會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所有的組織工作均由在校的大學生自己來實施,包括從前期的宣傳,56個民族的禮儀隊的組織、招商、會務、現場的協調、媒體宣傳、嘉賓接待等等,我們也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自我的機會。”楊勇說。
為了促進人才風險投資的實施,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近期華人英才還將主辦一個別開生面的項目:“非常晚餐——與名人分享人生”,將邀請的大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柳傳志、張藝謀、俞敏洪、李開復、徐靜蕾等,參加晚餐的學生則由華人英才網按照主嘉賓的標準和規則,從全國1000多所院校中選出。
“人才風險投資”的嘗試,楊勇是中國第一人。探索了六年,相關的活動已經運作一年多了,如果楊勇創造的這種公益模式成功了,將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新嘗試,對年輕人的成長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有的時候,一直會覺得自己有一種使命感,或許每個人都有夢,有些人在堅持,有些人放棄了,在這條路上,我覺得自己是那種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一種很強的信念在支撐著我。”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成功營銷網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歡迎訂閱《成功營銷》雜志!
訂閱電話:010—856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