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雜志》“2007年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大調查”揭曉!檢視2007年臺灣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的進與退,雖仍有新彗星冒出,但強者穩坐寶座的態勢,較2006年更加明顯。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品牌力量的展現,看的是品牌知名度、偏好度,一旦建構完成,就是長期持續的力量,所透露出的“贏者通吃”意味,也是品牌世界里一種“霸權”的邏輯。這種霸氣投射在大環境趨勢下,也正印證了品牌的重要性。那么,怎樣才能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理想品牌呢?
在品牌的世界里,消費者想要的是將“情感”、“期望”、“信任”、“承諾”等無形的東西,轉化為有形的產品與服務,這些真正能征服消費者的因素,正是強勢的理想品牌與弱勢的一般品牌最大的差別。
日本的日立冷氣機果真比臺灣的東元好用嗎?統一的泡面比康師傅好吃嗎?Sony的數碼相機比Nikon可靠嗎?或許,沒有那么絕對。什么因素使得這些品牌優于他們的競爭對手,而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為品牌開辟了一條直通人心,且能永久停駐的路。
品牌的價值包括兩大部分:一是體現在特定商品身上的實用價值,必須以優良的質量得到消費者首肯;二是能夠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附加價值。如果企業還以傳統的實用觀點來看待產品及服務,只能得到一半的價值,另一半則要將產品升級為品牌,賦予個性,以“情感”、“期望”、“信任”、“承諾”撩撥人心,才是詮釋品牌這個犀利武器的最佳寫照。
深耕消費者心中那一塊屬于品牌的秘境,品牌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生命才能生生不息。畢竟實質的市場占有率已然是一種落后指標,它呈現的是過去努力的結果;描述消費者心理對于品牌認知的心占率,才是領先指標,才能預期未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與潛藏欲望。
如果你的產品銷路不佳,如果你的顧客離你而去,如果你的企業沉睡已久,不妨捫心自問:我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排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