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鶯簡介:
1982年加入美國商務部,先后在廣州和香港任商務領事;1995年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公使銜商務參贊;1997年加盟柯達,出任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對外事務部總經理;2005年10月31日升任柯達北亞區主席兼總裁,同時繼續擔任柯達全球副總裁兼亞洲對外事務部總經理。
前瞻觀點:
我們的最終目標并不是要成為第一位的數碼相機制造商和銷售商,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做一個全面的影像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提供全面影像解決方案,包括商用的、民用的、醫療的、工業的,只要跟影像有關,我們都無處不在。
2006年影響力:
2006年柯達先后向廣西捐贈20萬美元資金和10臺最新款柯達數碼相機作為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柯達助學金”;在河南鄭州大學為河南旅游業人才培養捐助15萬美元和10臺最新款柯達數碼相機,建立“河南柯達旅游助學金”;為寧夏大學捐贈10萬美元和10臺最新款柯達數碼相機用于設立“柯達助學金”,資助寧夏大學經濟困難的學生。
在柯達制定的公益營銷計劃中,扎根中國、服務中國、獲得長期市場增長成為十分搶眼的字眼。正是由于柯達通過公益營銷,避免了流露過于明顯的商業目的,才使得柯達每次在中國市場所進行的公益營銷都顯得十分貼切。
柯達以奧運營銷中所體現的公益營銷,體現了數碼轉型在中國的影響力和取得的成功。2008年北京奧運是中國的市場主旋律,而柯達數碼是柯達公司的主旋律,兩個主旋律結合,并體現柯達社會責任的營銷將是最佳的結合。
在柯達的文化要求中,一條最重要的要求是,信譽至上。我們必須在公眾中贏得信譽,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在公司內外部建立信譽。公司作為一個整體必須更加注意對外部公眾的信譽,我們必須及時而完整地履行我們的承諾。
事實上,我們一直按照承諾在有計劃地進行。柯達曾經投資200多萬元改造、設計中國張家界的三大景區,并對包括路線名稱標志牌、景點與推薦攝影牌、珍貴物種介紹牌、環保公益牌、指路牌等300個設施牌進行改造,這些設施全部取材于自然原料,與自然生態環境融為一體,體現出柯達的環保意識。而每個路牌的柯達標志也與路牌的顏色相一致,并不顯得突兀、刺眼,少了商業宣傳的味道。
柯達一直支持中國社會公益事業,經常贊助醫療、教育、環保、體育文化等事業,在塑造柯達公司的良好形象方面,也取得了政府的信任與好感,贏得了高層的認同。
作為一家百年影像公司,柯達深知數碼影像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歷史和發展的記錄者,交流分享的傳遞者,幾年來,柯達曾通過“西進”和“播種”計劃,將當時最新的影像技術帶到中國中西部的農村地區,給當地消費者帶去了更好的服務和產品,為當地發展帶去了契機,同時也將柯達的精神播種到全國各地。如今,正處在數碼轉型的全新柯達,再次在中西部地區點燃承載柯達精神的奧運星火,并通過柯達的數碼影像技術和品牌影響力,在中西部地區和世界之間架起溝通和了解的橋梁。
每一個企業必須真正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自己的企業與別的企業不一樣的地方。在大家質量都好的情況之下,企業就必須找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當外在環境在不斷變化的時候,有很多的事情可能要靠智慧創出新的東西。在所有這些產品演變的過程中,有些東西要“過去”我們必須接受。接受的過程當中還要考慮不能夠摒棄歷史,不能夠忘記過去,同時也要面對一個新的未來。
我們希望能夠在2007~2008年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同,就是柯達會有一個新的形象出來。因為過去大家提到柯達就想到那個小黃盒子,我們將來希望大家想到的是一家提供影像服務完全解決方案的全新公司。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成功營銷網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歡迎訂閱《成功營銷》雜志!
訂閱電話:010—856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