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4月9日,薩達姆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巨型塑像被美軍士兵套上繩索,一番拉拽之后,轟然倒下。而這一次,戴著面罩的行刑者們,把真正的絞索套在一襲黑衣的薩達姆侯賽因頸上。
伊拉克前總統(tǒng)薩達姆的生命被定格在伊拉克當?shù)貢r間2006年12月30日凌晨6時5分。69歲的薩達姆沒能邁進70歲的門檻。
對許多人來說,這一刻帶來了遲到的正義;其他一些人,則把這看做更多暴力與流血的開端。薩達姆一生的意義,似乎能從他的名字找到些許線索:在阿拉伯語中,薩達姆意為“對抗的人”。
從20歲加入“泛阿拉伯主義”的伊拉克復興社會黨開始,薩達姆的一生就在形形色色的“對抗”中度過。1959年,22歲的薩達姆參與暗殺當時執(zhí)政的卡賽姆準將,腿部中彈,之后輾轉流亡至埃及,在伊拉克國內被缺席判處死刑。
1963年,薩達姆同他的表妹結婚,生育了烏代和庫賽兄弟倆以及三個女兒。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那時薩達姆和美國中央情報局有接觸——當時中情局支持復興黨推翻親蘇的卡賽姆政權。
復興黨于1963年短暫上臺后,遭受時任總統(tǒng)阿里夫的鎮(zhèn)壓,薩達姆經歷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牢獄之災。1968年,薩達姆從監(jiān)獄逃脫,參與了復興黨主導的政變,奪取了伊拉克政權。薩達姆的堂兄巴克爾成為總統(tǒng),薩達姆被任命為副總統(tǒng),并謀得了“四星將軍”的軍職。
此時的伊拉克,種族、宗教、生活方式等各種矛盾交織,保持國家統(tǒng)一、改善民生,成為處于實際統(tǒng)治地位的薩達姆的首要任務。從1972年石油資源的國有化算起,20世紀70年代的伊拉克充斥著改革的跡象;依靠巨額石油財富,薩達姆在國內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免費公共醫(yī)療,獲得民眾廣泛支持。
薩達姆試圖樹立鮮明的世俗領袖形象。他的政府不僅賦予婦女相當?shù)臋嗬以趪鴥冉⑽鞣绞降姆审w系,成為海灣地區(qū)惟一不依靠伊斯蘭法律進行統(tǒng)治的國家。日后的發(fā)展證明,在對抗國內問題和敵手時,薩達姆依靠鐵腕無往不勝;一旦涉及“外戰(zhàn)”,他卻屢屢敗北。
1979年,薩達姆逼堂兄巴克爾下臺,在清洗了伊拉克復興黨后擔任總統(tǒng),開始了長達24年的“薩達姆時代”。
1980年,兩伊戰(zhàn)爭爆發(fā)。持續(xù)八年的戰(zhàn)爭成為20世紀最具破壞性的消耗戰(zhàn)之一,也成為薩達姆走向絞刑架的開始。
伊拉克為戰(zhàn)爭欠下高達750億美元的外債。戰(zhàn)后重建的巨大負擔、對美國戰(zhàn)略意圖和可能反應的錯誤解讀,使薩達姆鋌而走險,一舉吞并了坐擁巨額石油財富的鄰國科威特。
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發(fā)動“沙漠盾牌行動”,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曾經是美國在中東地區(qū)“寵兒”的薩達姆,成為了美國的敵人。
伊拉克軍隊很快被趕出科威特。出于整體戰(zhàn)略的考慮,美軍并未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而伊拉克國內南部什葉派穆斯林以及北部的庫爾德武裝,乘機發(fā)動了推翻薩達姆的起義。在海灣戰(zhàn)爭后的兩個半月內,薩達姆對伊拉克18個省中的17個失去控制。這時,薩達姆“內戰(zhàn)內行”的本領得以充分展示,他以雷霆手段鎮(zhèn)壓了國內起義。而美國和阿拉伯國家的袖手旁觀,也成就了薩達姆日后板上釘釘?shù)摹皠W邮帧薄ⅰ巴婪颉钡姆Q號。
接下來的日子里,薩達姆同聯(lián)合國和美國玩起“貓和老鼠”的游戲。一旦國際社會發(fā)現(xiàn)薩達姆沒有完全遵守關于核查生化武器的承諾,或者違反貿易制裁以及禁飛區(qū)規(guī)定,美、英就對伊拉克發(fā)起零星打擊。遭到打擊的薩達姆會隱忍一時,但不久后繼續(xù)對抗。
高潮隨著“911事件”到來。在2002年的“國情咨文”里,美國總統(tǒng)布什把薩達姆治下的伊拉克列為“邪惡軸心”一員。而此前有關薩達姆開發(fā)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同“基地”組織牽連等傳言,他向本國人民施以“反人類”酷刑的事實,都成為美國一勞永逸解決心腹大患的依據(jù)。
2003年3月,美軍發(fā)起“伊拉克自由行動”,薩達姆的軍隊很快被擊潰。12月13日,渾身上下污濁不堪的薩達姆在離家鄉(xiāng)提克里特不遠的一個農場被俘。
專為審訊薩達姆而建立的伊拉克高等法院,從“杜賈爾村屠殺案”入手審判。薩達姆則在獄中認真研讀法律書籍,以便和法官與“美國魔鬼”辯論。第一次出庭時,他刮了胡子,穿上西服,開口要求發(fā)言時都會先加上一個“請”字。但講到激動處,仍瞪大雙眼,揮舞著手臂,大聲陳述自己的理由。在持續(xù)兩年混亂的審判后,伊拉克高等法院以“反人類罪”判處薩達姆死刑。
已經秘密下葬的薩達姆,即使在天有靈恐怕仍難得安寧:對在“安法勒屠殺案”中殺害5萬名庫爾德人的指控,在天國等著他。
作者為《財經》雜志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