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一枬:威漢環球伙伴機構的創辦人,香港廣告商會主席,曾為多個跨國及當地企業建立領先品牌,包括潘婷、箭牌、達能、康泰克、大眾汽車、海爾、萬科、康師傅等。
陳一枬前瞻2007
中國的自主品牌目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走在一條掙扎于‘生存’與‘品牌打造’的矛盾線上。大部分自主品牌都過分偏向于‘生存’,注重短期收益,往往很少投資在長遠品牌資產上。因此,跟國外品牌相比,我們認同的機會少了,品牌影響力也弱了。
一個公司優秀與否,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的引導作用上,每一個公司都是要引導這個市場的,引導市場就要樹立一些新的營銷概念、傳播概念。我認為2007年自主品牌的發展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品牌的國際化,一個是品牌的體驗化,因為我相信2007年整個行業的方向將是品牌的國際化和品牌的體驗化。
現在全球的眼光都聚焦在中國,現在不是Made In China ,而是Sale In China ,以前我們沒有品牌經驗,外國人帶進來的品牌工具很好,也教會了很多人?,F在的中國市場完全不一樣,中國的企業用外國的那一套我覺得不一定適合,現在我們有能力做一個全球化的品牌工具。
近年來,中國廣告界有一種新興力量,被人們稱為“第三股力量”,他們“比外國人了解中國,但比中國人熟悉外國”?!暗谌闪α俊钡拇砣宋?,是被圈內稱為廣告界“大姐大”的陳一枬女士,她所創立的威漢環球營銷機構,也是首家中資控股的國際廣告公司。陳一枬生于香港,留學美國,移民加拿大,在跨國企業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對中國品牌的國際化問題,有豐富的實戰操作經驗。《成功營銷》通過對陳一枬的專訪,系統地向讀者展現陳一枬的品牌國際化理念和品牌營銷工具。
中國是全球國際化水準最高的市場
“我認為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市場,國內企業要有危機感”,這個理念是與陳一枬交流品牌國際化問題的基礎,因為在陳一枬看來,國際化已經不是一個脫離中國的全球概念,中國已經成為比美國更國際化的市場。
可能人們會奇怪,中國是發展中的市場,怎么可能比國外成熟市場更國際化呢?陳一枬眼里看到的現狀是什么樣子呢?陳一枬告訴《成功營銷》記者,中國市場頂尖的品牌理念和操作手法,已經比美國更先進了,以她的了解,幾乎所有大的跨國企業要開發新興市場,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而且真正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因為沒有任何歷史包袱,往往直接引入最先進的品牌理念。
比如國際品牌百思買上海店,不僅是百思買全球最大的店鋪,而且比總部美國的店鋪更先進,同樣是在東亞的香港、韓國開店,百思買也沒有做到中國這么大的規模,因為沒有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拔磥淼闹袊袌鍪菄H水準品牌較量的市場,這是必然的結果,中國企業只能把自己的營銷提升到國際水平?!标愐粬澣缡钦f。
品牌國際化并不意味著中國企業都要到國外市場打造品牌,更多意味著品牌管理要達到國際水平,在品牌操作手法和理念上與國際品牌抗衡。“中國企業要有緊迫感,每一個人都會有惰性,除非必須要做才會做,而隨著最高水準的國際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要有國際化的決心了”。
品牌國際化的兩個方向
品牌國際化本身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陳一枬是如何理解這個概念的?陳一枬解釋,首先是影響品牌塑造細節的國際化水平,比如以她的觀察,國際水準的品牌和普通國內品牌一個重要的區別,就在衛生方面,比如國內很多餐飲品牌的衛生和環境并不是很好,而很多國外普通的餐廳,都能做到干凈衛生,連洗手間里的細節都不放過。在國外餐飲品牌紛紛進入中國的時候,大多數國內品牌在這方面的差距非常明顯。
“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國際品牌,一種是有鮮明地域特征的國際化品牌,還有一種消費者雖然知道這是一個國際品牌,但大多數不清楚到底來自哪個國家。”陳一枬對品牌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做了這樣的歸納。
第一種國際化品牌是在賣地域性的文化,比如法國白蘭地,其實是在賣法國的一種享受,賣法國體驗;麥當勞是在賣美國文化,賣美國體驗,這些品牌既要保留地域性的文化形象,又要加一些所在地本土化的作業;第二種國際化品牌,強調的是國際化的作業和國際品牌水準,沒有突出任何國家的特點,只是賣一種形象或者概念。比如GM是賣一個概念,讓消費者能以最高性價比享受到最前衛的時尚;再比如宜家公司國際化的成功,是因為它在賣一種DIY的生活方式。
缺少體驗是營銷人國際化的最大障礙
許多國內品牌都在努力實現國際化作業,在海外也進行了大量的營銷實踐,但目前看來營銷的國際化存在很大的障礙。在陳一枬看來,中國營銷人的國際化,最大的障礙不是語言,也不是知識,而是缺乏體驗。
陳一枬講了她對國內營銷人的一些感受,在一些場合她發現國內營銷人雖然也能對國際化問題暢所欲言,甚至一些知識她也沒有聽說過,但總感覺好像在背書一樣,沒有找到感覺。陳一枬打個比方,就像做設計一樣,有的設計方案雖然具備很多國際要素,但就是不“洋氣”,為什么呢?有時候說不出來原因,只能歸結成沒有真正地從國際化的視角去看。中國營銷人最大的障礙是缺少體驗,如同一個去美國旅游過的人和在那里居住生活過的人,對當地的體驗截然不同。
在營銷國際化的體驗問題上,營銷人只能通過增加品牌國際化實踐來克服,對企業來講,也可以通過直接聘用各國人才來彌補。
打造品牌國際化的DNA鏈條
在國際化的品牌工具上,陳一枬告訴《成功營銷》記者,她可以勾勒出一個打造國際化品牌的DNA鏈條。其中第一個要素是要“用心”——要有“決心”國際化,建立國際化遠景。既有對國內市場的國際化趨勢的危機感,也要有整合全球資源讓企業優勢最大化的意識。
第二個要素是“用眼”——“品牌國際化比的就是眼界,眼界決定了營銷人有沒有國際化水平”。開擴眼界,觀察國際市場方方面面的變化,而且很多時候不僅觀察本行業的市場,也要認真觀察其他行業,“這樣容易找到創新的思路,把其他行業的卓越運作方法轉移到本行業中來,并能發現許多新的機會”。
第三個要素是“用腦”——用腦做策劃,建立品牌國際化的長遠規劃和管理體系?!叭狈ζ放乒芾碇贫仁侵袊放茋H化的一個重要障礙?!标愐粬澱J為,許多中國企業在品牌管理系統上仍然存在不足。因為國際化品牌不會一天建立起來,搭建一個國際化品牌的管理系統,必須做出一個明晰的發展規劃,在這個框架下一步步發展才可能成功?!拔易隽撕芏鄧H品牌業務,這些國際品牌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在于它們有非常完善的品牌管理制度?!?/p>
第四個要素是“用手”——執行能力。很多時候,國際品牌成功在哪里?關鍵是執行能力,最低端,也最直接體現執行能力差異的是衛生方面。陳一枬表示,麥當勞的成功在于它有一個推動執行的制度,而不只是因為它有產品標準,麥當勞在執行方面有非常規范的管理標準,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開店都一樣嚴格執行。中國一些餐飲品牌從衛生狀況可以看出執行能力的問題,雖然口味很好,但一個不衛生的問題,就和國際化品牌的水平拉開距離了。
高度重視所在地的企業公民資格
陳一枬告訴《成功營銷》記者,成功的國際企業通常都會融入當地社會,融入當地人的情感中。品牌的國際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取得當地的企業公民資格。
比如豐田汽車在美國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于它已經融入了美國社會,具有了美國的企業公民資格,很多美國人已經從情感上接受了豐田汽車。
品牌的國際化,同時也是對不同市場的本土化,要適應當地的市場,適應各地市場不同的作業方法,“肯德基在中國的本土化做得很好,浙江一帶的肯德基都會有些上海菜的口味,而北京的肯德基則會辣一點,都是適應當地市場的。不要讓當地市場的客戶認為你是外來人,是來占領我們市場的?!标愐粬澑嬖V《成功營銷》記者,品牌的國際化要特別注意對當地社會的回報,承擔所在地的社會責任。比如在法國巴黎市場,要問自己對巴黎有什么貢獻,怎樣把和巴黎人的距離拉得更近一些?如果在倫敦,企業在巴黎的貢獻已經沒有關系了,就要想辦法成為倫敦的企業公民。企業公民的資格越來越重要,相比較而言,產品和廣告等方面,已經不僅僅是最重要的。
中國品牌國際化的核心在于價值觀
真正國際化品牌的核心在于企業的價值觀,這是陳一枬的一貫觀點。一個國際品牌的背后是企業的文化在推動,有這種文化才能得到消費者對品牌的真正認可,而企業的文化怎么確立,由什么來推動呢?答案是:民族的價值觀,企業所在民族的價值觀對國際化品牌的建設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陳一枬認為,許多中國品牌宣揚的中國元素,不應只是龍、中國紅之類的表面元素,“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品牌國際化的核心是價值觀,是中國人的價值觀”,與西方價值觀的差異體現在管理、競爭理念等各個方面。比如美國企業文化強調操控性,強調非黑即白,沒有中間地帶,強調表達對員工升級的重要性,但中國文化是講究中庸之道的,和西方的企業文化本身就有很大差異。比如PG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公司,講究邏輯性,在廣告方面喜歡做對比廣告,但中國人一般是不喜歡這種對比的。中國文化,更講究兼容,從歷史上可以看出,西方世界總是因為宗教問題發生戰爭,而中國同時存在著許多宗教,一個宗教圣地可以和平并存好幾種宗教,這在西方文化里是不可想像的。
所以說,中國文化和體現中國文化元素的管理模式、營銷模式都可以輸出,這本身是中國品牌國際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