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各個領域的決策者,由于生活背景、教育背景、年齡和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每個人的價值觀、知識架構、性情、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方式等都會有所不同,從而在決策過程中表現出各不相同的風格類型和決策特點。具體說來,決策者的風格特質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國際上每種類型都可以用一種動物來代表:
公牛型
公牛的特性是毫不留情地攻擊“敵人”,用角頂撞,直到將對手頂倒在地為止。
商場上也有類似公牛作風的決策者,這類決策者做事業的目標就是要打敗競爭對手,即使“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照舊會踩著別人的“血跡”前進。因為這類決策者的成功總以別人的失敗為代價,所以這種類型的決策者往往讓人敬而遠之。
老鷹型
老鷹的風格是喜歡站在高處俯視下方。但有時候,俯視固然容易發現問題,卻并不利于處理問題。因為從高處看問題,只能看到問題的輪廓,而無法了解問題的細節,因此很難找到具體的處理方法。
面對挑戰,公牛喜歡迎頭直上,而老鷹與公牛不同,它會選擇試探對手,斗不過就走。因此,具有老鷹性格的人會見機行事,靈活性比較強。
蜜蜂型
蜜蜂是群居型動物,一群蜜蜂會生活在一個大蜂巢內。它們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通過“嗡嗡”的發聲來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傳遞。一只蜜蜂并不可怕,但一群蜜蜂的攻擊性是很強的。
蜜蜂型的人在做決策時,往往不會獨斷專行,而是喜歡用開會等方式來集思廣益,盡量尋求讓各方都能達成一致意見。
獵犬型
獵犬的嗅覺非常敏銳,它會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直到發現答案。但是獵犬型的決策者往往決策較慢,除非有比較大的把握,否則會一直等待和觀望下去。
獵犬型的決策者喜歡三思而后行,有時候甚至是三思而不行,因為他們覺得還沒有找到最佳決策方案,所以寧可不決策。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或機會尋找到最佳的決策方案,因而在現實中,獵犬型決策者給人的印象更多是滿腹經綸卻很少付諸行動。
不同性格、不同類型的決策者,決策的特點往往是不同的。
公牛型和獵犬型決策者,做事都是有意識、有目的的,主動性強,并且擅長理性分析,善于獨自思考、判斷并做出決策;而老鷹型和蜜蜂型決策者則比較缺乏主見,喜歡聽取眾人的意見,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公牛型
公牛型決策者的決策特點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靠理性思維而不是憑直覺來理解問題;
●根據自己的觀察而不是按既有情緒做決定;
●希望現在就做,而不想等到意見一致;
●投入個人情感,對行動有主控權。
因為公牛型決策者在決策時具有以上特點,因此,他們認為其他三種類型的決策者有以下不足:
●老鷹型太天真;
●蜜蜂型太容易受制于人;
●獵犬型太缺乏想象力。
公牛靠有意識的主動思考來理解問題,習慣于根據自己的觀察來做決定,因此希望擁有絕對的主控權。所以,在公司的高管會議中如果遇到公牛型領導,就應當注意尊重他,盡量避免與他進行正面碰撞,用迂回的方式處理爭議。
老鷹型
老鷹型決策者的決策特點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不會不辭辛苦地研究問題;
●靠本能和直覺了解問題;
●決策時往往帶有主觀情緒;
●持續性比較差,對事物的興趣會很快消退。
因為老鷹型決策者在決策時具有以上特點,因此,他們認為其他三種類型的決策者有以下不足:
●公牛型不循正道;
●蜜蜂型過度縱容下屬;
●獵犬型缺乏能力。
蜜蜂型
蜜蜂型決策者的決策特點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憑直覺而非事實行事;
●根據既有偏見而非觀察的結果做決定;
●主控權比較低;
●喜歡群體決策,讓更多的人參與。
因為蜜蜂型決策者在決策時具有以上特點,因此,他們認為其他三種類型的決策者有以下不足:
●公牛型冷酷無情;
●老鷹型笨拙,喜歡冒風險;
●獵犬型只在意數字。
獵犬型
獵犬型決策者的決策特點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只根據事實行事;
●主動思考和分析問題;
●喜歡進行數字分析;
●視野不夠廣闊。
因為獵犬型決策者在決策時具有以上特點,因此,他們認為其他三種類型的決策者具有以下特點:
●公牛型在冒無謂的風險;
●老鷹型不愿修正瘋狂的想法;
●蜜蜂型太照顧大家的想法。
實際上,世界上的每一種動物對人類都有一定的幫助,如公牛可以幫助人們耕田,老鷹則激發了人類對飛行的向往、促使飛機的發明,蜜蜂可以為人們釀造甜美的蜂蜜,獵犬則成為人類忠實的伙伴。
同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同性格的決策者也各有自己的作用,并且每個人在各種不同的情景之下可能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大多數情況下,好的決策往往是集思廣益的智慧結晶。
有時候,決策者做決策,就像醫生給病人開藥方。由于醫生大多只擅長某一科,過于專注于一點就容易忽略其他方面,因此,在面對重大疾病和疑難病癥時,往往需要專家會診,由每個人發表不同的意見,然后從中選出最好的治病方案。
同樣,做決策也是如此。由于每一種性格都各有利弊,一個人單獨做決策,很可能由于一己之見而失之偏頗,所以,必要時需要群策群力,而不能獨斷專行。每個人在做決策時需要與其他人互動,參與決策的人越多,考慮問題可能就越全面。同時,任何一個人做出的決策,也都會對其他人產生影響。
因此,除了要明確自己屬于哪一種決策風格,還需要知道別人的決策風格,從而有效地進行溝通和互動。